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周俊 《教书育人》2005,(11):52-54
某市一所著名小学.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新教师分配到学校.年轻教师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与生机。每天一大早.操场上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小运动员在他们的带领下正精神抖擞地体训:每天放学后.从音乐排练厅里总能传出悦耳动听的童声,那是他们正带领百灵鸟合唱组的同学排练准备参加全市歌咏比赛节目:课间十分钟.他们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校园里充满了欢乐。望着青春活力、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校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2.
2010年初.一位街头流浪者,因其沧桑、深邃的表情.不伦不类的“混搭”穿衣风格.迅速窜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犀利哥”。随着“犀利哥”的大红大紫.“犀利”一词也开始华丽丽地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相似文献   

3.
题目 有6本不同的书,求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1)平均分成3组. (2)分成3组,各组分别有1本、2本、3本. (3)分成4组,有2组每组各1本,另2组每组各2本. (4)分成4组,有1组3本,其余各组各1本.  相似文献   

4.
唐丽 《语文学习》2010,(7):126-126
当下有不少为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变脸”了.即词的读音和意义不变.但书写形式变了。在网络中火速蹿红的“杯具”就是其中的代表。“杯具”.本为日常生活用品.但是现在用以指代“悲剧”。它不仅仅是网络流行用语.也频现于社会语言生活的各个领域,大有取而代之之势。我们不妨看几则实例:  相似文献   

5.
在市教科所组织的一次“语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向一位语教学的资深专家咨询了一个问题。我说高考的现代阅读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但新的教学理念却倡导对本的阅读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这样,语教师往往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这位专家笑而作答:既要“多元解读”.又要“追求真理”。专家的话体现一种辩证的艺术,我十分信服。语教学实践也证明了专家的结论是正确的。诚然,对本的解读.很多地方的确可以作多元解读,答案不是唯一的.也无所谓是非高下之分.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也有不少地方却有最佳答案的选择。下面仅举两例作些阐释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形结合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华罗庚先生曾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是一个极富数学特色的信息转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或者巧妙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里介绍“数”上构“形”的几例.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7.
若p、q表示命题,把“p或q”、“p且q”、“非p”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要正确理解“或”、“且”、“非”的含义,只有掌握这三种复合命题的判定与构造.下面就此谈谈看法,仅供参考.1含有“或”、“且”、“非”命题的判定 含有“或”、“且”、“非”词语的命题并非都是复合命题.如: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 (2)若X>1或X<-1,则X>0. (3)X2-X-6的解是X>-2且X<3.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等四边形. (5)非本实数的零次幂等于1. (…  相似文献   

8.
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都有了较大改观。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在数量和结构上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相匹配.更要求中职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对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刊发了刘学伟老师的《披文人情是关键》,该文写道:待老师抛出“大胆将‘醉翁’之‘醉’字进行一番改动”这一问题后.同学们随之各抒己见,结果“‘乐翁’、‘仙翁’得票率最高”。应该说.问题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但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吃透文本。只看到表层的众多“乐”字.  相似文献   

10.
点评:成功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构筑“共同愿景”。本案例中,校长的高明之处就是采用至善管理.对待个别老师的消极怠工.并没有武断地从惩罚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是委以重任.给老师加担子.增责任,让老师找到了被重用的感觉.激发了老师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入到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上,使被动的接受方式学习转到主动探索性的求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目前的教育中,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立足于课堂,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具有统一的一面.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关系。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从实践的层面来看,生成往往是基于预设.以预设为基础.是对预设的丰富、拓展或调节、重建。  相似文献   

13.
1.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10%。仅次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是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人体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相似文献   

14.
刘润生 《江西教育》2004,(13):27-27
“家长会”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都要召开家长会。据了解,不少学校的家长会.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一般采用的模式是班主任介绍本班学生的考试情况和主要表现成绩排名.布置后期工作.催缴有关的费用。在会上.对优等生赞扬,对后进生提出批评甚至大发脾气。结果呢?优等生的家长越来越“光彩”.后进生的家长越来越烦恼.有些望子成龙心切而教育方法又不当的家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是灵动鲜活、意蕴丰厚的.需要不断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一个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正如歌德所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钱钟书论文学选》也曾经有这样的评述:“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入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反映人们亚健康状况的“XX综合征”与“XX综合症”,在报刊网络上的使用越来越频繁,请看例句:  相似文献   

17.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由耻。”  相似文献   

18.
语言:多一些黏着力,少一些匠气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的语言要锤炼、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像磁石吸铁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常常通过风趣幽默的表述、鞭辟人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在给人以莫大的愉悦感:美的享受和诗意的熏陶的同时.把学生带进知识殿堂。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特别羡慕父亲出差,看见他拎了一只外边套着灰色布套的皮箱去码头.踏上温州到上海的轮船,随着东流而去的瓯江水消失在天际。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真想跟随父亲去看看上海是什么样的。可是.小小年纪的我,  相似文献   

20.
广东高州市人民医院在管理上重视非物质困索的力量.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十分注重开展医院文化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打造一流现代化医院。工会在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文化建设中找准定位,彰显职能,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