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探讨传统分类法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入手,分析各主要分类法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中的应用,并结合各指南工具,总结出各分类法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方面所他的调整。最后指出目前网络分类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的特点以及与图书分类的区别,并粗略评价了网络分类法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从国外分类法看《中图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剑祥 《图书与情报》2004,(2):58-61,66
分类法是组织文献信息资源的重要工具。文章回顾了中外分类法的发展情况,联系网络信息对分类法的呼唤和国内外主要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网络信息分类法的类型和存在的问题,着力探讨了《中图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并对开发与研制基于《中图法》的《中图法网络信息分类表》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型图书分类法在因特网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环境下,传统图书馆分类法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挑战和质疑。国外在研究和实践表明,图书分类法在网络上的应用开拓了传统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使用规则,并为网络信息的组织和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图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改造和修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琳  侯汉清 《中国索引》2010,8(2):45-50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以《中图法》为代表的图书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本文主要从国际化、智能化、社会化等几个角度探讨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如何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的要求,以期为今后《中图法》的修订和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出发,分析了分类法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运用状况;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中图法》与网上中文自编分类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网上中文信息资源对分类法的要求、建构网上中文信息分类体系的原则、基本思路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传统分类法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分析了传统分类法在网络化环境下应用的现状、优势、适应性,并对如何改进现有的分类法以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整合,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图书信息资源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图书信息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形式划分等基本概况进行初步探讨,在全面、系统搜集网络图书站点信息的基础上,从网上书店、网上出版社、电子图书网站、原创图书站点等四个方面介绍网络图书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以期能起到一个较好的网络图书信息资源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中的适应性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为代表的图书分类法是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知识分类体系,同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用户基础。从国际化、智能化、社会化等几个角度探讨以《中图法》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如何能够适应网络环境中信息组织的要求,以期为今后《中图法》的修订和改造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分类法在组织网络信息资源有着一定优势,文章具体阐述国际三大分类法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文件分类方案是指导电子文件分类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典型的文件分类方案、指南、标准等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明确了电子文件分类的定位,提出了建立基于业务活动分析的电子文件分类方案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对其建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期对我国电子文件分类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系。这个分类体系的特点在于充分体现了商业行为的特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设计一种初始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电子环境下分类检索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法作为一种系统检索方法,在知识组织系统中有其独特的价值;分类法在电子环境下的应用特点、形式,甚至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在重视与检索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汲取、探索;文献分类法在电子环境下的改造,包括改进专业领域的完备性、多维系统的构建和标引方式改进等多个方面,底层类表和上层类表结合应用是多维类表构建的基本方式.图1.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起渥太华市档案馆一直致力于探索建立城市电子文件管理体系,为此渥太华市档案馆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将各种形式的现行和非现行的文件管理与其档案价值联系起来,按照业务分类法对各类电子文件进行分类管理,依据宏观鉴定方法确定档案保管期限与处置方案,并通过在线联合目录的方式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利用服务等。渥太华市档案馆基于文件连续体理念,正在探索多元主体协同的信息治理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SKOS描述自动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KOS为知识组织系统(叙词表、分类法、主题词表、术语表等)提供了一套语义Web环境下简单灵活、机器可理解的描述和转换机制,使叙词表之间、叙词表与本体之间的共享成为可能.利用Java语言编写内容提取程序,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电子版中的主题词、词间语义关系、分类号、注释等提取,并分别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然后通过SQL语言从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字段,用Java语言写入SKOS描述的对应标签中,形成自动转换的SKOS描述代码.但对<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附表部分如何在语义环境中实现SKOS描述及自动转换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In the business world, electronic mail (e-mail) has emerged as a widely used communication tool for transmitting knowledge between managers. As a result, these messages will require organization should future access to this trapped knowledge be expected and desired. A manager's e-mail classification scheme should be logically constructed in anticipation of future need, but future need may be driven by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other peopl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such as superiors or subordinates. This researcher explored the nature of e-mail classification and documented the emergence of a high utility, multi-stag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The resulting framework consists of four categories that help explain how managers classify business-related e-mail. The first category reflects the immediate needs of the manager and the behavior of establish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ssages. The second category reflects the manager's use of the in-box as a crude task-manager. The third category aligns with the manager's interest in scanning the environment. The fourth category reflects the managers perceived future need for the captured knowledge. The subjects rejecte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and preferred an enumerative scheme. The researcher illustrates ho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ign with Marco and Navarro's three stage cognitive process that leads to stored knowledge (On some contributions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 and epistemology to a theory of classificatio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0(3), 126–132).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underlie classification are an essential component in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d have remained in focus during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7.
宋芸芳 《图书馆论坛》2012,32(2):104-108
通过实例归纳和解析《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电子版在中文文献标引工作中的若干方法,提出提升电子版使用效能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香  刘晋伟 《档案学研究》2020,34(2):107-111
本文从高校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分析目前高校档案分类的现状,提出应将职能分类法引入高校文档管理工作,构建了基于职能的高校文件分类方案框架,并将分类方案与保管期限、处置方案、权限设置联动,促进文件精细化管理,同时将分类方案与高校主题词表相结合,促进学校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电子版《中图法》体系之五部分的宏观结构和类目类型、类目关系、类目注释及参照显示的微观结构,提出了电子版《中图法》的不足与改进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钱毅 《北京档案》2018,(6):23-28
本文介绍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29194-2012)的研制思路,从标准定位、信息模型和功能模型三个主要方面对标准进行了分析与解读.从概念和管理两个角度分析标准的具体定位,从宏观分类方案和文件-文档-组件结构模型两个角度解读标准的信息模型,从配置功能、文件管理业务功能、安全管理与系统管理功能等方面分析了标准的功能模型,并提出了标准的后续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