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篮球是一种攻守交替的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应用全身冷冻疗法对篮球运动员的损伤进行治疗,并通过对篮球运动员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运用数字疼痛程度分级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来评定全身冷冻疗法对运动损伤后的皮温、疼痛、肿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试图为运动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李男  檀志宗 《体育科研》2021,42(4):34-41
近年来,冷水浸泡(CWI)和全身冷冻疗法(WBC)在运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们被认为起到促进运动能力恢复、减少运动损伤发生、抑制运动中核心温度过快增加等作用。然而,这2种方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尚存争议。根据冷冻疗法的干预时机可以分为:运动前(预冷)、运动中或间歇、运动后。查阅近年来关于CWI和WBC对运动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在不同时机下2种身体冷却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是指高强度离心收缩或不习惯运动引起的肌肉结构、肌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破坏,通常表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肌力下降等.冷冻疗法是指将人体暴露在超低温下进行治疗的一种康复手段.本文初步研究了冷冻疗法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干预效果.冷冻疗法对机体的氧化应激、延迟性肌肉酸痛和炎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肌肉力量的恢复效...  相似文献   

4.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学院踢拳道专选班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得出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并将其概括为擦伤、软组织损伤、骨伤。同时通过文献查阅、走访各医疗机构了解低频电磁场疗法的概念、作用及其在运动损伤中的最新进展。提出低频电磁场疗法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应用。得出结论,低频电磁场疗法对跆拳道运动中常见的擦伤、软组织损伤及骨伤治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疼痛等好处,可以在跆道运动损伤中广泛开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建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544-545
体外冲击波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泌尿外科和骨科,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旨在总结冲击波疗法在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冲击波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梳理有关超低温冷冻治疗的研究文献,对超低温冷冻治疗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超低温冷冻治疗可分为全身冷冻治疗和局部身体冷冻治疗。2种方法都是通过低温刺激促进机体的恢复,但也在降温材料、冷疗部位、冷疗温度和冷疗姿势等方面有所不同。超低温冷冻治疗能有效改善高强度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限制运动后炎症反应的发生、增加骨密度来改善骨骼健康、增加静息能量消耗。超低温冷冻治疗可通过促进运动后的副交感神经再激活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促进运动引起的肌肉损伤恢复并提高运动表现。单次的超低温冷冻治疗可能会影响下肢爆发力,但长期进行超低温冷冻治疗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消除对运动表现的负面影响。目前研究多建议在运动后60 min内进行150 s、-140℃~-110℃的超低温冷冻治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极端环境下运动后的治疗效果是超低温冷冻治疗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如何消除潜在的安慰剂效应,获得高质量的证据来证明超低温冷冻治疗的效果,也是超低温冷冻治疗获得更多支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针刺疗法治疗运动损伤时的选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疗法治疗各种运动损伤时,选穴问题是首要的。根据近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结合典型病例,阐述运动损伤针刺疗法的选穴方法,注重伤部归经,循经取穴,远近搭配,且按穴位性能,选用一些特定穴,从而拟定治疗方案。按照这样的选穴方法治疗19例运动损伤,其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治疗手段被应用在运动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富血小板疗法在治疗半月板,韧带,肌腱以及骨组织损伤等方面效果显著,机制明确。在实践临床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认可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檀志宗  刘新宇  李男  任雪 《体育科研》2014,(4):50-54-61
冷冻疗法(简称冷疗)作为一种新颖的恢复措施,逐渐被应用于运动实践。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冷疗的种类及应用,分析影响冷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依据以往研究,探讨冷疗对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与运动性肌肉酸痛和自由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超低温冷冻治疗在运动领域主要用于加速运动后的恢复和促进损伤后的康复。尽管超低温冷冻治疗在竞技体育领域进行了较多的实践应用,但现有研究在其对包括血液、抗氧化、免疫、心血管、内分泌和骨骼肌等诸多系统在内的生理学效应证据均表现为证据不足或缺乏证据。除了进一步积累充足的研究证据之外,实践应用方面仍需要重视常规冷疗手段所带来的生理和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运动损伤方法,文献资料法、分析与综合法表明:我国传统医学疗法——针灸法对治疗运动损伤有显著效果。它是以经络传导为依据,通过刺激体表一定的部位,利用经络的传导而起到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疏通经脉,去淤生新而使损伤组织恢复正常来实现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冷敷疗法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中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敷疗法是利用比体温低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受伤部位,达到治疗目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之一,简便易行。本文就冷敷疗法温度变化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冷敷疗法的正确使用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为运动损伤后的早日康复,为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统计分析福建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康复中心常用物理因子疗法的使用情况,探讨物理因子疗法的优越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电疗法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特定电磁波疗法和超声波疗法等,物理因子疗法治疗损伤部位依次是膝、踝、腰、腿、肩、肘、腕等。认为应重视物理因子疗法在治疗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合理配备康复治疗医生及物理因子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手法、药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治疗8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有效率为87.5%。提示: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半月板运动损伤的恢复可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项目、部位、病理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找出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与特点,为有效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3年级本科在校生的运动损伤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在254名调查对象中,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有229名,平均发病率为90.1%。另外,年龄越大,运动损伤的发病率越高,而男生比女生发病率高;体育学专业比运动训练专业发病率高;运动损伤的活动类型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发病率分别占62.9%、23.2%;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主要是大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发病率各占59.0%、42.1%;多发部位集中于四肢和躯干部位,发病率为64.4%、14.0%;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直接原因为缺乏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局部负担量)过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思想上不重视;运动损伤发生后的主要治疗和康复手段为中草药疗法、物理疗法、伤后康复锻炼等。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生,从总体上看,运动损伤的程度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与年龄、课外活动、大球类项目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火针、激光火针在慢性运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火针的概况、慢性运动损伤局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角度初步分析了火针、激光火针治疗慢性运动损伤的机制,总结了火针和激光火针在治疗慢性运动损伤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鱼的贮藏方法无非三种:晒干、腌渍、冷冻。就保鲜效果来看,以冷冻为佳。  相似文献   

18.
冷疗法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冷疗具有止痛、防肿、减少继发性损伤等作用,既可以用于急性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置中,也可以用于运动损伤的康复中。急性运动损伤紧急处置中的冷疗方法包括冷喷雾、冷水浸泡、冰敷和冰按摩等,作为功能恢复的冷疗方法主要有活性冷敷(冷敷与主动性治疗的组合)、低温条件下的伸展(冷敷与伸展活动的组合)以及冷热交替治疗等。作者对冷疗的具体模式、疗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刺疗法在治疗运动损伤中,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采用此种疗法,一般总是要由专门的针灸大夫来操作进行。近年来,经日本经络神经学会医生博士中谷义雄的研究,取用“米粒穴位疗法”,在治  相似文献   

20.
经络与经筋结合孔穴对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和原理遵循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和走向,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是无创伤、无后遗症的健康绿色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