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白马庙》(片断)作者:汪曾棋《苏州赋》(片断)作者:王蒙点评这两篇文章,一个写乡镇,一个写城市;前者侧重写人,后者侧重写景,但都同样精彩,同样感人。可见同一个题材,不同的作家去写就会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杜牧《清明》一诗,看是写景,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凄迷哀婉,忧愁悲伤,意蕴深刻,让人回味无穷,咀嚼不尽。  相似文献   

3.
杜牧《清明》一诗,看是写景,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凄迷哀婉,忧愁悲伤,意蕴深刻,让人回味无穷,咀嚼不尽。  相似文献   

4.
欣赏写景诗的神韵美诗人们在描绘诗中的形象时,常常用国画的写意手法,不求形肖,而求神似,以得其神韵为最佳。苏轼有这么一段诗论: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绝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绝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相似文献   

5.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 :“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进而指出 :“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情、景确实是古典诗词中最基本的内容 ,这就为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提供了最基本的切入点。由于情与景在诗词中构建的方式不同 ,所以我们鉴赏品味的着眼点也会不一样。概而言之 ,可从如下几方面着眼品味。一、寓情于景。有一类诗词中常是情景分写的。有的是上句写景 ,下句写情 ;有的是上联写景 ,下联写情 ;有的是前半部分写景 ,后半部分写情 ;有的是上片写景 ,下片写情等等。这类诗词的情景抒写虽有侧重 ,但其内涵是统…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扬州文化名人、著名诗人陈含光的一部诗集以及诗人的有关资料作了搜讨与研究,本文侧重对其《台游诗草》作了探讨,用分类研究法,初步分析了该书对故乡的深情,对台湾省的写景诗,对诗人画家的赠答诗与题画诗.  相似文献   

7.
×××同学问:《过故人庄》通篇是写景叙事,似乎没有写情,但为什么还说这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三者结合的田园诗呢?这首诗描写“我”应邀至“故人庄”作客的全过程。乍一看,确实是通篇写景叙事,似乎没有抒情。其实,细读全诗,就会发现诗行中元不充溢着主客之间的深挚的感情,表达着对田园情趣的愉悦之情。因此,说《过故人庄》是写景、叙事、抒情三者兼胜,完美结合的田园诗,决非虚言。下面拟通过对该诗的分析以证明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背诵导入生背诵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诗词:离别诗,写西湖的诗,陆游的诗,写春景的诗。引出课题。二、整体通读,了解诗意(生读诗词,自学生字,借助注释了解大意。师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生齐读。然后比较这一诗一词的异同)生:都是写钓鱼的。生:都是先写景再写人(渔翁)的。生:作者不同。生:《渔歌子》是词,《江雪》是五言诗。师:体裁不同。生:钓鱼的季节不同,《渔歌子》是春天,《江雪》是冬天。  相似文献   

9.
人教社编写的例中语文第二册教参,在分析杜牧的《江南春绝句》这首诗的主题时写道:“从字面上看全属写景,但仔细品味起来,其中仍蕴含着诗人的感慨。”“前人评说此诗,多认为旨在讽喻现实。其实,诗人写殿字楼台,也还是写景,景中有情就是了,不一定  相似文献   

10.
杜荀鹤自称“苦吟士”,但不是典型的苦吟诗人。他以“伤时”、“济物”的时事诗、政治诗而奠定了讽谕诗人的地位和影响,又以明丽清新的写景诗句而与苦吟诗派某些诗人创作的幽冷奇僻场景和哀怨凄苦情调大异其趣。《唐风集》全部是近体诗,其创作的特色是:散句多用重字叠词;对句多用数目字;对联多用流水对;对联精心写景。“杜荀鹤体”的特征是以律诗写时事,以通俗的语言炼字炼句。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74):8-9
安史之乱成就了一名伟大的诗人——杜甫,他以诗写史,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血泪,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呼号,被誉为一代"诗圣"。本文以杜甫诗作《春望》为解读文本,探究诗中的景物描写,并以此诗写景的三大特点来结构全篇:一、写景状物注重临摹现实,凸显乱世之离殇;二、写景状物讲究布局章法,呈现"顿挫"之气韵;三、写景状物力求传情达意,流露"沉郁"之哀情。借此,窥视诗人那颗流血悲痛的心!  相似文献   

12.
写景诗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本文通过对写景诗的语篇特点及其认知基础的分析,运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背景分离理论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对写景诗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研究表明,写景诗通过图形和背景的转移和变换来给读者呈现变换的写景画面。  相似文献   

13.
《小雅》之诗兼具民歌与文人诗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其修辞方面,《采薇》一诗堪称典型,该诗以情写景而景中有情,以景托情而情中有景,达到了情融于物、景融于情的艺术效果.该诗赋兴合一的手法以及多种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是本单元的点睛之作,可作为写景状物散文写作的范例。读的目的是为了写,这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可谓是散文写作的典范,以下几点值得好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崔颢诗歌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颢是盛唐时名诗人,其在言情,边塞,写景等题材方面都有脍灸人口的名篇佳作传世,然其诗却未能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如人们多肯定其边塞,写景诗,而对其写女子,情受的诗颇有微辞,殷Fang,李邕等人就曾有对其“轻薄”,“无礼”的无端指责,实际上崔颢此类诗篇不仅言情纯正雅洁,而且寄恨遥深,含蕴丰富,艺术上多见创新之处。《卢姬篇》,《邯郸宫人怨》更是在主旨,题材,结构,叙事,语言,表现诸方面给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诗以巨大而深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郭新民的诗,委婉细腻,淡雅清新,独特新奇。其诗含蓄的基调随处可见,以隐曲暗示的手法演绎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诠释,表现了曲尽其妙的含蓄美;无论写人、写物、写景,都给人以出人意表的新奇美;其诗气韵天成,淳朴自然,给人以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7.
这一课两首古诗,《所见》为五言绝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这首诗描写的是牧童生活。《小池》为七言绝句,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小池景色。虽然两首诗描写的对象不同,内容各异,一叙事,一写景,但都是写夏天的景象,都具有通俗活泼,清新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为描写西湖六月风光的七言绝句进行教学,完全将其定位成一首写景诗,这一理解和教参提示的这是一首写西湖的晴日荷花壮观景象的诗的理解也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美好时光的田园诗,王维不愧为田园诗的大家,这首诗以清朗亮丽的文字,写情写景,写物写人,把初夏时光的渭川田家描写得有声有色,好个其情也依依,其乐也融融的渭川田家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