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常用的问题行为辅导方法——行为矫正法。主要包括强化惩罚法、代币法、行为契约法、认知行为矫正法等多种方法和技术。在对问题行为进行矫正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行为发生预期的变化,综合考虑自身、家庭、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行为矫正技术是用于矫正各种危害健康的行为、指导建立各种促进健康行为的系列性技术.目前心理咨询与辅导中行为矫正技术的基本原理源于行为强化、行为消失、惩罚等心理学常用的行为矫正技术和方法,包括差别强化、塑造、行为契约、系统脱敏法、行为技能训练法等.行为矫正技术在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为心理辅导工作者、教师、家长提供一条有效干预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也有教师及家庭、社会方面的客观因素。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可采用行为矫正技术,如强化、消退、暂停、团体偶联、契约、批评、积极地练习等,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行为消失是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原理与方法之一,行为消失的成功运用可以减少或终止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行为。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探讨行为消失在儿童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行为消失是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原理与方法之一,行为消失的成功运用可以减少或终止儿童生活中的问题行为。本文运用具体事例探讨行为消失在儿童教育中的具体遥用。  相似文献   

6.
行为矫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儿童行为的改变上,行为矫正的作用更为显。分别从建立希望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这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以改变儿童的行为,从而使儿童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美国课堂管理中的新方法:行为契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行为契约是美国课堂管理行为主义控制派的管理方法之一,用以矫正学生的行为.本文介绍了课堂行为契约的种种类型,并对它的起草、签订和修改进行了讨论,对课堂行为契约的功能与机理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而且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本研究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智障儿童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课堂中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现象的发生,验证该方法对干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性。研究者对智障儿童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功能。通过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中的ABA实验设计,制定有针对性的正向行为支持计划,并进行行为干预。研究结果表示,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处理智障儿童问题行为是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9.
攻击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之一,常由多种因素导致,往往会影响儿童与周围人的相处,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发展。矫正自闭症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分析法、行为矫正等多种手段,通过改善环境、树立示范对象、消退促进攻击的因素、正向行为支持等策略,分阶段开展矫正训练。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文教资料》2008,(13):92-94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智障儿童存在不同的障碍,且个体差异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表现出较多的问题行为,这为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积极行为支持是一种使用教育和系统改变的方法改善问题行为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本文试图探讨用积极行为支持的方法来改善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以期为智障儿童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2.
课堂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慧 《现代教育科学》2004,(1):48-49,20
如何减少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是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本文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了归类和分析,提出了最少干预原则和行为矫正原则,并简要途述了课堂纪律管理两大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441例4~5岁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等问题进行调查后,抽取部分儿童进行干预,并调查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1.56%,其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干预后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结论:应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佘丽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65-166
情绪与行为问题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直接影响智障儿童的融合,同时对其身心健康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本研究采用认知疗法、正向行为支持法、自我指导法等多种策略对一个中度智障学生情绪与行为问题进行干预,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行为矫正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儿童行为的改变上,行为矫正的作用更为显著。分别从建立希望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这两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以改变儿童的行为,从而使儿童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估,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本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的概念、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干预方法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几个有待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行为主义关于课堂问题行为预防和矫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为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于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矫正的程序以及采用的矫正策略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了预防和矫正问题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研究使用跨行为撤回实验设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在培智学校自然教学情境下对一名智障儿童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积极干预.研究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被试课堂问题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并实施以积极行为支持导向的干预.视觉分析、简化时间序列的C统计与社会效度分析结果表明,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的前事控制、后果控制等干预策略在改善智障儿童课堂问题行为中显示出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混变、观念混变、多媒体文化泛滥、童年的消逝、儿童文化缺场等多种因子的相互作用。学前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不利于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从社会文化因素分析,应对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策略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社会转型;革新观念,为学前教育注入新的内涵;严控多媒体,尊重儿童游戏的价值;重构儿童文化,解放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