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燕 《云南档案》2004,(4):33-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的一个耕读世家,先后诞生了三位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立下了卓著功勋的革命英烈。他们就是被誉为“祥云人民的优秀儿子、马列主义的播火先驱、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王德三(原名王懋廷)、王复生(原名王濡廷)、王馨廷烈士。  相似文献   

2.
<正>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云南就有一批优秀进步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投身到中华民族的救国救亡行动中。1920年3月,云南祥云人王复生与邓中夏、罗章龙等19人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和毛泽东同志有过深入的交谈(1)。其弟王德三1922年由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  相似文献   

3.
杨萍 《云南档案》2011,(1):10-1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纪念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本刊将刊载我党历史上的一些大事、要事,解密部分档案史料,供党史研究者参考,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期摘录了云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中王复生早期在北京求学时的几则日记,从中可以管窥先烈革命思想的成长轨迹。王复生,原名王濡廷,1896年出生于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王家庄一个书香之家。青年时代从边远的云南到北京大学求学,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场斗争中,王复生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决定与"旧我"决裂,作有益于社会、国家、世界、人类的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特意将名字改为"复生"。在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的引导下,1920年3月,他与邓中夏、罗章龙等19人发起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担任法文翻译组组长,积极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深入到京郊丰台铁路工人和门头沟煤矿工人中开展社会调查,向工人宣传马克思。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到陕西华县、绥德和广州等地开展革命工作,参与发起组织云南旅外青年进步社团"云南革新社"(后改称"新滇社")。他还引领自己的两个弟弟王德三、王馨廷走上革命道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复生被国民党云南省当局逮捕入狱,险遭杀害。出狱后,根据中央指示前往东北,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6月,日伪军在东北地区实行"大检举",大肆逮捕爱国人士,疯狂镇压抗日力量,王复生不幸被抓捕入狱。日伪军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在短短一个月内使用酷刑18次之多。但王复生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同年8月15日,被杀害。  相似文献   

4.
<正>位于大理州宾川县城南州城镇,始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后世各代不断添建和修复,文庙坐东向西,有四进院落,由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后宫(又称崇怪祠)及南北两院、各宦乡贤祠等建筑呈梯形建造构成,各院之间又以特色各异的砖砌石洞相通,曲折迂回,层层别有洞天。文庙紧邻的武庙坐北朝南,与文庙构成丁字形之势,系清康熙初年建成,为一进三院建筑,雄浑威仪,气势不凡。州城文庙与武庙总占地面积30余亩,  相似文献   

5.
溥杰的寓所护国寺街52号这是一座小型四合院,街门座南朝北,倒坐三间为正房,是溥杰的书房和卧室;南屋三间为客厅,东西厢房为厨房和保姆的居室。院子不大,中间有一株海棠。这所房子原本是溥杰之父醇亲王为溥杰置备的产业,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一直无人居住。1958...  相似文献   

6.
天津戏剧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展示戏剧物为主的专门性博物馆,它座落于天津老城区的广东会馆。广东会馆建立于1907年,1986年作为天津戏剧博物馆对外开放。会馆四和院的正房和东西厢房是介绍天津戏剧发展史的三个展厅,由回廊与四和院相连的剧场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悬臂、伸出式舞台的室内剧场。  相似文献   

7.
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新闻工作者不幸以身殉职,壮烈牺牲后,党和政府对三位烈士给予了高度评价,共和国以最高规格悼念英烈。·5月12日,烈士骨灰归国之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为三位死难烈士致哀,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亲往机场迎接烈士骨灰。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往新华社、光明日报社,沉痛悼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5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大会,热烈欢迎我驻南工作人员。会上,朱镕基总理宣布,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为革命烈士。江泽民总书记在讲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知府衙门--南阳府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档案管理》2003,(6):32-33
南阳府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民主街,是我国惟一保存比较完整的封建时代府级官署衙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至今已有730余年的历史。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40余间,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寅恭门、二堂、内宅门、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厢房、廊房、榜房、库房、官邸和吏宅等。整体布局坐北向南,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府衙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署的规划、形制、发展、变迁以及地方官员的袭封、属员诉讼、赋税等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关中哲,1903年生于陕西省华县少华乡。笔名索军、宗则、大森。毕业于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1923年在北京由邓中夏、王复生介绍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西安由魏野畴介绍转为中共党员。1925年8月参加魏野畴领导创办的《西安评论》,并且是该刊主要编辑。当时《西安评论》编辑部设在西安东举院巷58号旧式庭院的一间街房里,设备非常简陋,办公用具只有一张桌子、一条长凳和一盏油灯,早期的编辑人员就是魏野畴和他两人。关中哲在《西安评论》上先后发表20多篇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唤起陕西和西安的民众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党的发展壮大,为揭露军阀统治,团结工农大众,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在1925年8月《西安评论》第三期发表的“西安的报纸”一文中就提出报纸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上海虹口区东长治路(高阳路西80米左右)南侧668号,有一幢马头墙式的清末老宅.三间两厢房,屋内平顶是西式图案的石膏浮雕,楼梯和墙板均为雕刻,窗上也由红、黄、绿三色花纹玻璃构成图案,可见此宅不一般.笔者走访了虹口区档案馆及地方志办公室,询问了在楼下办公的东风居委会,也只知道解放初期这里办过佛堂,后来改为里弄食堂.<虹口区地方志>、地名志等史料均未记载此房原来主人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张华这篇文章,实际而辩证地回答了王清平在第二期的点题,很有说服力。不知王清平同志和其他读者以为如何?初搞新闻写作的人,常有没啥事可写的感觉,处在小单位和偏辟小山村的通讯员更以为单位小,地方偏辟,事件少而没啥可写。我刚开始也常有这种想法,通过参加新闻刊院学习和近三年的写作乡:践,我以为小山村也有好新  相似文献   

12.
旧日兰州城厢,人稠地狭,宅地小,俗称:“三分宅子四合院”,屋舍鳞次栉比。一般民居多为四合院,即四面各建房三间。家道殷实人家,则有“一进两院,三院”之规模,即南北主房各三间或五间,东西厢房五至七间。大门须开在东南角,相传兰州部分居民,系明初由南京迁徙来兰,有望东南怀思故土之情。厨房多设在院内东面,是依“东厨司命灶君”之古俗。厕所,兰州人称作茅坑,茅厕(si),一般设在院内西南角。所谓茅坑,坑口广及2平方米,深及2米,坑口搭铺厚木板,板上凿有长方形孔供方便处,屋顶开天窗,以排臭气。这是西北旱厕的一种典型形式。茅坑内除积存粪便外,…  相似文献   

13.
新闻窗     
南京政院新闻系向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学习本刊讯吴德、刘佩俊报道: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向我国驻南大使馆悍然发动空袭,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在空袭中壮烈牺牲。噩耗传来,被誉为“军事记者摇篮”的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师生以不同形式表达心中的无限悲痛和对北约暴行的极大愤慨。大家认真学习江主席的重要讲话,纷纷表示,要继承三位烈士的遗志,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学习动力,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山沟里的“笔杆子”插上科技“金翅膀”本刊讯李耀德报道:济后某仓库党委重视培养一支过硬的报道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4.
兴川大桥是岷江源头上的第一座桥梁,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境内,是西往黄龙、东往九寨沟、南往成都的交汇点。该桥为三塔三跨地锚式斜拉桥,是以“兴”、“川”二字为形,以“同舟共济”为意,并结合地方特色风情而建设的象形桥梁,充分表达了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一排穿斗房,座东向西,开门八、九间,三合院已不见。北边厢房没了,只有南边三间厢房。正门前,五步石梯上阶沿,檐领下,一挂挂玉米棒整齐划一,列队受阅,这里就是渠县有名的丁家院子。而它所在的龙潭乡,就是渠县"龙潭起义"的主战场,这里曾经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1948年8月,中共川东临时工委书记王璞在岳池县齐福乡伍俊儒家召开上川东干部会议,提出发动华蓥山武装起义计划。会议决定:在华蓥山区域的广安、岳池、武胜、合川、渠县发动联合起义,起义队伍统称  相似文献   

16.
<正>大龙祠坐落于禄丰县黑井镇后山坡,始建于明代,清顺治十六年(1659)遭兵燹焚毁后,清康熙元年(1662)重建。后经多次维修,民国初年重修。大龙祠由山门、大殿、南北厢房和戏台等组成。山门上层内侧为戏台,坐东向西,平面呈凸字形,面阔10米,进深6.8米,单檐歇山顶。戏台左右两边为化妆室,各宽4.5米,进深3.3米。厢板上彩绘有戏  相似文献   

17.
桥南新市场,在桥南市场原址发展性重建,由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政府主导,桥南市场开发总公司筹资兴建。规划着眼长远。规划中的桥南新市场东起车站路,西抵大湖路,南临鼎城路,北至隆阳路,分两期实施建设。一期工程为市场经营区,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左右,二、三、四、六、七区已建成,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设置门面4300多个,总投资约6亿元。二期工程为配套建设区,主要包括停车、仓储、餐饮、宾馆、电信、邮政等配套服务设施。设计理念超前。桥南新市场由中机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临沧市凤庆县城西文庙街,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清康熙八年(1669)、同治十二年(1873)两次迁建并多次增建,形成如今的文庙建筑群,占地8800余平方米,含大门、泮池、龙门、棂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南北厢房、大成殿、崇圣殿、鸣凤阁(又称魁星阁)等主要建筑。1995-2005年,先后修复了大成殿、南厢房、大成门、北厢房、魁星阁;在大成殿前增置了孔子圣像、石杆、香炉,大成殿内供奉孔子坐像,添置大成门及大成殿匾额;2005年6月完成文庙大门重建,凤庆文庙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19.
由南京大学图书馆程章灿、史梅主编的《书房记》,汇集了“上书房行走”专栏中40位南京大学教师、学生、校友以藏书、读书为主题的自述文章,试图展现其“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当代校风精神,尤其是“藏书为文,读书究学”的学人品格。文章通过介绍《书房记》的编选及其内容梗概,探讨了当代南京大学学人藏书治学、捐书为公、读书养性三个方面的特质,阐发了新媒体的阅读推广形式、作者们的读书经历和所拟“阅读推荐书目”,以及在当代高校阅读推广中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元648年,晚年的唐太宗身体不佳,忙着探求长生不老药,心情很是不爽。但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件令唐太宗特别兴奋的事情。唐朝派往天竺的一个使节,竟然一举消灭了天竺各国。这个一举扬名的使节,就是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右卫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天竺国在唐时叫印度,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天竺。唐朝与天竺国的友好往来,源于唐初三藏法师与中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的友好交往。王玄策的任务是作为正使,护送戒日王的使臣回国,并出使天竺国。他和担任副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