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2003年6月第1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以下简称“(必修)教材”)发行的最新版本.笔者在用此书教学时常参阅第三册(必修加选修)教材(以下简称“(必修加选修)教材”),发现其中对发现“铀核裂变”的年代问题,两教材叙述有点偏差。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第79页注:“[旋其面目]转过脸来。旋,掉转。面目,指面部。”《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也是这样。而联系上文,这根本不合事理。河伯“顺流而东行”,见到“北海”,他的前面是海神,没有必要转过脸来。  相似文献   

3.
笔者写过一篇《〈祝福〉中的词语标点不规范》的文章,分析的是人教版(本文所谈教材均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2001年10月第2版,2003年11月贵州第3次印刷。以下简称2001版)教材中《祝福》的词语标点不规范情况。2006年2月拿到"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高中《语文》(必修本)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2005年11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编写的。全套书共六册,本文介绍第五册。这套教科书的“说明”指出: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一),在初中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五)《左忠毅公逸事》中的“微行入古寺”一句.编者注释“微行”为“皇帝或官员穿平民衣服出行”。原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必修)第四册则注释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而其他古文选本的解释大多也与此类似。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一节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的重点,共分五部分: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较后者更科学,更完美,受到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肯定和赞誉。然而,智者千虑,或许有失。通过对2003年6月第1版2004年5月第2次印刷本的学习使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收入了庄子的名篇《逍遥游》(节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教材注释为:“[彼其于世,未数(shuó)数然也]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数”注音为shuó,笔者认为,此注音有误。正确读音是什么呢“数数然”又为何解释为“拼命追求的样子”呢?现就这两点作如下考辨。“数”,《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汉语大字典》都只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对先轸“不顾而唾”释为“不顾是在君前”、“不顾君臣之礼”,改掉了“不回头(面对襄公)”的旧注。笔者却认为新注是一大进步,符合“信”、“雅”、“达”,准确可靠,通畅合理,易于理解而不生。因为原注似乎注意了“顾”的本义,但难免望文生义之弊,略为牵强。现就“顾”的义项探究如下: 顾(《辞海》第1985页) 1.回看;瞻顾。掉头不顾,义无反顾。 2.视;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 3.照顾;照管。如顾此失彼。 4.顾惜;眷顾。如奋不顾身,毫无顾忌。  相似文献   

10.
说“无赖”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下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词中的“无赖”,一般注解都说是“顽皮”“无赖”的意思。如浙江版《语文》第五册“无赖”注:“这里是顽皮的意思。”《语文月刊》1999年第4期《名句欣赏》也说“小儿”“不顾众人正忙于农事,自个溪头卧剥莲蓬”,“有违农家以劳作为根本”,“实是‘无赖’”,“但辛弃疾坦言‘最喜’小儿‘无赖’,迥异常  相似文献   

11.
引语《项链》是人教版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课。1956年,《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列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1959年,人民教学出版社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和人教社出版的师范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第十二课第一次收录本文。可1961年就删掉了。几经反复,“文化大革命”后,《项链》被再次收录,编排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课,成为经典篇目并一直选用至今。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主题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胡尊山 《物理教师》2003,24(8):24-24
在《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2000年12月第2版)学生实验五“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中,测定电流表的内阻r_g所用的方法是半偏法,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上)第一章介绍了一点简易逻辑知识.对命题p的否定“非p”这个概念介绍的不透彻,使许多学生和老师产生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对古代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有所了解,而且也要求对一些基本语法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笔者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近十年中,常被一些细心的学生问的哑口无言。其中文言文中的“文中自注”现象就让笔者颇费周折。例如《高级中学课本语文(必修)》第一册《鸿门宴》中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教版节选了《离骚》的第三部分。课文注释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生”理解为“人民生活”。而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中的“民生”课文注释理解为“人生”。教师教学用书,却将“长太息以掩涕兮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人教版&;#183;试验修订本&;#183;必修)第16课《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编者不应将“数请朱亥”一段删去。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重新把《简化字总表》作为附录编写在课文的后面,这是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等语文法规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广大高中生规范使用简化字和了解与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提供了一份不易查找的资料。可是,该册教科书(江苏徐州新华印刷厂印装)附录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把繁体字“陕”不可思议地印成了“”,生造出一个本不存在的“”字。繁体字“陕”的声旁是“”(shǎn),汉语字典都一致确认这一形体,原版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也确认这一形体。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差错呢?1郾粗…  相似文献   

18.
山东人民出版社(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P52注释对张生念白“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中“咱”字的解释是“代词,相当于‘我'”。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9.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句,课文对“其”字的注释是“语气助词,表示猜测”,可第三册《伶官传序》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的注释却是“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祭十二郎文》中“其能久存乎?”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和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五(2006年11月第2版)所选的《说“木叶”》中倒数第二小段均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