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解决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试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编写体例的分析和正文内容的实用性评述基础上,介绍了该表实用性体现的若干方面,并对其实用价值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导致<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索引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并相信用大幅度提高增补汉字收字数量及按其使用率编排汉字的办法,这样可以解决增补汉字索引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6.
书次号码的三次研究热潮及其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出现我书次号码的三次研究热潮。第一次研究热潮:研究与编制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第二次研究热潮:同类书排列采用著者号码还是种次号;第三次研究热潮:书次号码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还对书次号码的发展提出了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著者号码选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使用著者号码过程中所遇到的及著者号码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简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仅著者号码就有14个类型20多个品种,这种诸家多表齐用的局面,很不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了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标准统一的书次号码,我国图书馆界自1988年起,开始了对书次号码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地的联合攻关,于1992年由全国情报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会、《中图法》编委会和中国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分类主题研究分会编制出了音序查号法的第三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以下简称《通表》),这是我国图书馆界的又一大成果,在提高编目工作标准化水平,利于计算机联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一、简介 本软件是依据国内图书情报界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著者号码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结合《汉字属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作为标引工具开发研制的"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自动配号系统".于1996年底通过了河南省科委成果鉴定,荣获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1997年6月在"全国图书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学术研讨会"上进行演示,赢得了众代表的赞许.  相似文献   

10.
著者码问题     
自从西洋图书馆学传入中国以后,对于图书的编号,就多了一个著者码;五六十年来,一直是这样。每一本书照例编上一个著者码,认为这是“规律”。从来对于著者码的研究只管著者号码表的编制,要求姓氏包得齐全,号码编得简短,检查来得方便,并有伸缩扩充可能等等,还考虑到同姓不同名,同姓名而不同作者等种种情况;但这些要求事实上是不可能全都实现的。因此,著者号码表的一编再编,除了越搞越复杂外,并没有触及著者码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同类图书排列次序的编号,有以著者为依据的,即著者号;有以图书分编先后给号的即种次号。后者简单易行,为解决书次号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给人以很大的启发。编制著者号码表是一项相当精细的劳动。长期以来,为了编制一份合用的著者号码表,许多专家和图书馆工作者想出各种各样的办  相似文献   

12.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收录汉字不足,增字配号细则不够完善,编目员对某些姓氏汉字的增加及配号难以把握。文章介绍了几种著者号码表缺字增补以及配号的方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汉语著者号码的索取。  相似文献   

13.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就《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编辑说明、正文(著者首字拼音、著者首字、分段字母、著者号码和复分标志)、著者复分表、特定类目取号、排版印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概况克特号是代表文献主要款目标目的顺序号。它取自克特号码表。克特号是一种书次号,却不是一种单一的著者号。可是,现在有不少人把克特号称为著者号,把克特号码表称为克特著者号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界现行的书次号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种次号,著者号,年代号,书名号等.在我国,西文编目所采用的书次号大多是卡特著者号。卡特著者号码表是美国国会图书馆卡特(Charles Ammi Cutter)于1880年编制的。1896年桑伯恩(Kate Emery Sanborn)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补充,重新编制了“卡特氏三位著者号码表-桑伯恩改编本”(C.A.Cutters alphabetic order tabl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在延边大学图书馆工作,多年从事研究著者号码问题,这是他为所编的汉文著者号码表初稿而写的一篇说明性文章。  相似文献   

18.
孙月梅 《图书馆杂志》2003,22(3):27-29,39
著者号优点很多,但使用频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既科学又简易的著者号码,本文分析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查号方法及其不足,建议采用“汉语拼音首字母四角号码著者号”,并对该著者号的取号方法及其优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陈琳  方小苏 《图书馆杂志》1999,18(6):9-10,3
本文分析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五点改进意见,同时也对书次号码表的编制方法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解决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