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忠安 《新高考》2010,(2):16-19
知识背景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使大气圈层的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经济、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现实,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一项环境保护协议——《京都议定书》,该协议旨在通过削减各国温室气体排放量,遏制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3曰凌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这一协定内容丰富,确立了2020年后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体的国际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安排,重申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14,(1):124-12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其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相似文献   

5.
【热点名词】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  相似文献   

6.
资讯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  相似文献   

7.
刘立栋 《新高考》2010,(5):114-116
【热点综述】 2009年12月7日~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贝拉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  相似文献   

8.
<正>2021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也称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在COP26上,英国强化了迈向净零排放和绿色未来的承诺,希望通过让儿童和青少年参与其中,成为全球教育系统引领气候变化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时事背景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开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在开幕致辞中呼吁各方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有效协议。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5万名各界代表与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本次峰会。  相似文献   

10.
刘涛 《考试》2006,(11)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稿公约)京都议定书》,旨在国际社会能通过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京都议定书》是全球惟一一个以法律形式通过的关于抑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种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CDM),2005年2月16日已经正式生效,给渴望清洁空气和环境的人们带来福音。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履行国际环保条约承诺的义务,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积极寻求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经过各方的艰苦磋商和共同努力,大会分别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决定延续“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进程,授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两个工作组继续进行谈判,并在2010年底完成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23,(2):30-31
<正>2022年11月6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强调了教育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加速各国气候变化教育的全球倡议,并发布了全球调查报告——《青年对优质气候变化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学习》2010,(1):68-69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全世界有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共同签署了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它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周玉华  肖亮 《生物学教学》2010,35(11):66-67
2009年12月7日,190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以及第5次《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探寻未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办法,并决定2012年~2017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职工教育》2010,(4):17-17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全世界有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  相似文献   

17.
试题设计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材料后的各小题。1.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奖励》2004,(12):86-87
12月6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拉开帷幕。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国际多边机构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形成了大气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温平均升高,冰川大量融化,现今海平面升高了10至15厘米。这样下去,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包括美国的纽约等将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美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虽然人口仅占全球的4%,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占全世界的25%以上。遏制全球变暖,美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其目的是针对气候变暖,减少人类温室气体排放,这是一件有利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20.
赵守拙 《新高考》2010,(4):57-61
一、单项选择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176;43′N,12&#176;34′E),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但因发达国家的强势态度,会议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据此回答1-2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