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高校环境教育在课程设置、校园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都有先进的理念和充分的实践,美国环境教育重视顶层设计和基层推动的结合,重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作用,重视跨专业和跨学科教学的研究,重视课程设置和教工环境素质培养,对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师范教育的新趋势是把学术标准与教育专业训练作为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整个课程设置内在关联性强,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并重,选修科目旨在使学生对学术、专业领域或通识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及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美国与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开放性,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课程门类多,注重前沿学科,并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紧密衔接;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和资讯科技的培训,重视教学见习、实习.对照美国与香港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我国大陆地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通识课程设置有待拓宽;学科课程设置缺少内在关联与整合;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而,美国、香港的师范教育在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方面对我们提供了多重启示.而我们的课程改革长时间徘徊不前,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美院思维"实为一大"魔障".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关专业课程课时设置差别较大,健康教育类课程较少,专业技术课程科目陈旧,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结合度不够;有关教师教育课程,课程科目较多、课时占比较少,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缺乏.针对存在问题,建议进一步平衡课程课时量与科目量,调整更新课程设置,教育课程与教育实习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4.
对融合教育理念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发现,当前仍存在特教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较低、学生实践机会较少;能紧跟"新课标"课程设置改革,但适应性较差;特教课程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精简特教课程,注重操作技能;学前、特教协作,提供实践机会;重视伦理教育,加强素质培养等应为改革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受专业限制较多,通识类课程较少。而在国内受热捧的知名国外公开课程无一不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设置合理,进入门槛较低的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相似文献   

6.
席嘉 《语文知识》2011,(4):65-67
我国现代大学开设中国语文课始于20世纪初,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美国大学语文通识教育积累了较多经验,但我们应根据国情和校情有针对性地加强语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而不可简单模仿他们的课程设置,应吸取美国功利主义课程思想的教训而不可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教师专业化走在了世界教师教育的前列,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独显特色。该校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课程设置细致;重视实践课程。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给我国师范大学的启示是:完善课程结构与比例、优化课程的内容、增加教学实践时间,重视教学实践的质量是改进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提高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质量的重要方面。借鉴其合理经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可达到提高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来我国高校推行文化素质教育,虽有有益探索,但在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安排、教师素养、高校投入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真正实现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基础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各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已相继出台,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内容相对较少,而且争议较多,绝大多数中学受升学、就业的压力,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表面重视,内心忽视”的现象,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前进步伐明显落后于其他课程,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设策略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在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两国教育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授课过程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注重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美国的教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重视动脑与动手的训练,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两国教育的差异,启示我们在发挥我国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应当借鉴美国教育中的优秀理念,把勤学苦练与调动兴趣结合起来,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注重基础与重视创新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与高等技术教育存在课程体系中知识、能力、道德教育目标不够清晰.以及教师的教法体系、学生的学法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体系割裂的现象.从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角度,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关键在于按照知识领域、能力领域与道德领域三个维度设计对应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模块,对每一模块分解出相应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同时针对课程和教学目标,构建教法与学法"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SE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院级公共课程和系级课程,上海交通大学MSE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研究两校MSE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对国内MSE专业乃至其他理工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在培养“全才”和“通才”,而不是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工程师。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要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包括生态整体观、和谐并且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偏废。要做到这一点,应当调整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重点开设科技史、工程学等课程,并且提高工程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全过程相融合。  相似文献   

14.
面向终身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通向学习型社会的路径和基石。课程体系设计包括:课程选择、课程组织、学习路径规划。文章基于灵活性、开放性和衔接性的设计原则,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工学科机械类专业建设,研究学科、专业和课程之间的关系,设计模块化、多入口、多出口、多层次、多通道的工科远程课程体系和学习路径,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证书规则和选课规则,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岩土测试技术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育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等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建筑、道桥、水利、市政等工程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行业壁垒破除的趋势明显。岩土测试技术作为跨行业、跨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传统教学存在教程、课程、实践、学时、考核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新兴教育模式对岩土测试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是课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工程伦理教育既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先进,伦理关系复杂,目标和结果难以预测,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结合智能制造工程的专业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该专业的工程伦理教育模...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以电子类工科专业为对象,结合作者所在师范类院校的特点,从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育合作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了创新性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在工程技术类专业培养真正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应主动适应新工科的发展形势,努力融入新工科的建设理念。文章在简要介绍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融入新工科的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举措,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德学兼修的引领、开设学校的特色课程、设置新工科的标志性课程,最后,提出新培养方案修订后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工程化教育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工程专业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工程化为视角的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类课程体系改革,要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在力学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期为培养合格工程师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特别是旅游院校逐渐将休闲教育与旅游教育融合在一起,并有从开设休闲学相关课程或方向朝设置休闲学专业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应的是,分别由旅游学界的几位研究者撰写的三种休闲学教材无疑对推动高等学校休闲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