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朝阳一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的模范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技术实验校、全国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研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为了实施适合学生的教育,为了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朝阳一校研发了《朝阳学子成长教育计划》。《成长教育计划》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为每个孩子发展个性、释放潜能提供平台。设立了教会学生做人的"习惯篇"、"国学篇",教会学生学习的"读  相似文献   

2.
朝阳校园     
《辽宁教育》2013,(1X):2-98
<正>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百年,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现在,朝阳一校有南北两个校区以及一所幼儿园,有教师225名、学生2733人,是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近年,在以省、市级优秀教育专家彭丽君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以"用心打造活力教育,让师生快乐生活每一天"为基本理念,以《朝阳学子成长教育计划》为载体,以科技和读书活动为双翼,用心打造活力教育,构建活力校园,培养活力师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辽  相似文献   

3.
朝阳校园     
《辽宁教育》2013,(2):2+97-98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百年,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现在,朝阳一校有南北两个校区以及一所幼儿园,有教师225名、学生2733人,是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学校。近年,在以省、市级优秀教育专家彭丽君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以"用心打造活力教育,让师生快乐生活每一天"为基本理念,以《朝阳学子成长教育计划》为载体,以科技和读书活动为双翼,用心打造活力教育,构建活力校园,培养活力师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获得"辽  相似文献   

4.
星海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品牌强校、特色亮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双语与国际理解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特色。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教育现代化先行实践研究》子课题《区域推进特色品牌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的个案学校,学校提出了《以学生"科研院所"为平台,构建  相似文献   

5.
正"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呼声响彻全国。当前,教育科研工作已公认为是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重要措施,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强大助推器。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建校58年,现已成为融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公办国家级重点学校,2012年又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作为大连市教育研究基地学校之一,学校自上而下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教师敬业、乐业、专业。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洮南市第六小学座落在洮南古城的西北部,是一所园校一体的特色校。为了彰显学校特色,我们尝试着探索出一条适合孩子终身需要、长远发展的教育之路,全心全力挖掘教育潜能,尽心尽力开发校园文化。"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学校所有工  相似文献   

7.
虹口区教育局于2004年承担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区教育系统在2006年实现了"一校一章程",2008年起开始倡导"一校一制度"。2010年起,教育局把"一校一特色"列入《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虹口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规划、评价、章程、制度体系和特色建设等,初步构建起了学校层面的区域现代学校制度。为了实现虹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屈瑛 《中国教师》2014,(14):89-91
<正>学校与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整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根据《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与研究,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体制,从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虹口区教育局于2004年承担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构建区域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区教育系统在2006年实现了"一校一章程",2008年起开始倡导"一校一制度"。2010年起,教育局把"一校一特色"列入《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虹口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规划、评价、章程、制度体系和特色建设等,初步构建起了学校层面的区域现代学校制度。为了实现虹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宗旨应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教育。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围绕"成长教育"进行校本建构,按照"创办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在理念、课程、课堂和活动方面进行校本探索,实施"适合的教育",引领和促进师生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1.
区域教育发展建立在学校教育发展基础上。各学校只有扬长避短,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发展方案,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要,才能育好人。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打造的"多彩教育"就是要让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创出特色,各具精彩。校校出彩,区域教育才多彩。目前,二七区教育俨然已成为一个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相似文献   

12.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我国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就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认为学校教育既要为学生的当前成长负责,更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这既是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家校联通     
恰当使用"学校联系卡",可使家庭和学校形成1+1>2的教育合力【本期话题】家校联通恰当使用"学校联系卡",可使家庭和学校形成1+1>2的教育合力【话题背景】为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些学校与学生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具体做法是:联系卡分正反两面,正面是"学生在校行为规范月评分卡片",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条例》设计了多个栏目,内容有按时上学、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论坛》2013,(32):2+65
武汉市粮道街中学是以希望教育为品牌、享誉全国的单设初中,是武昌名校、市素质教育特色校、市示范学校。创办于1978年。学校在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希望教育"的实验探索与理论研究。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行为,"希望教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希望教育"和粮道街中学被誉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三大流派"之一、"教育思想端正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程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不断沉淀的过程,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一个过程。一所学校,只有思想立校、文化立校、以文化人,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人文教育环境,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教育文化,营造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文化氛围,学校才能成为师生身心健康、愉快学习的成长乐园,我们的师生工作、生活、学习才更有意义,我们的学校才更有品位、更具生命力,才能促进学校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湖南桂阳县城南完小是一所百年老校。一直以来,学校始终把“教研兴校”、“科研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因为我们认识到卓有成效的校本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十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老师们的研究能力,积极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校本科研的新路子,逐步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校本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校的课题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截止目前,我校已经结题的国家级课题《快乐作文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研究》获二等奖,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获省一等奖,《开发创新思维,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新学习模式的研究》均获省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一、 语文目标教学的教育观念 (一) 教育功能观 布鲁姆在目标分类中提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学生因为成长背景有所不同,所以其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特征也会具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学生通过合适的教育都可以成才,学校要改变传统的“选择适合学校教育的儿童”的观念,转变为“为学生设置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教学环境”的理念。初中阶段教师的教育方式要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根本出发点,要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学习。学校教育不再只看重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教育学生终身学习正是目标教学的根本目的,它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巴学园’中健康、自信、快乐的成长。"——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马骏校长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始建于1962年,距今已有50年的历史,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活力的美丽学校,目前一校三址,共有2096名学生。在近些年的学校改革与创新中,学校教育与管理充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倡导"发现、唤醒、激活、点燃"的全新育人理念,努力"创设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马骏校长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个孩子"。在她的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是重要的。她认  相似文献   

19.
《辽宁教育》2013,(2):96
她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使她不断超越自己,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创造着奇迹。她1959年8月出生,1977年参加工作,1993年走上校级领导岗位,曾担任莲花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文艺一校校长,现任朝阳一校校长。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彭丽君校长关于"本位发展"及"活力教育"的办学思想,均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个人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绿色学校"工作优秀教师、全国基础教育研究先进个人、全国教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环境系统。一方面,学校教育影响并制约着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以它的力度和成效制约学校教育的成果。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机制,让两者紧密结合,携手育人,发挥最大的效力,这是当前提高家校合作成效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基于"人文立校、主动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着力于构建"适合初中生主动发展"的家校合作模式,要求家长成为学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