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荔 《当代传播》2008,(2):43-46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人们对纸质媒介的存在前景表示怀疑。本文从传播倒三角形理论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原创内容是一切传播的基础,传统纸质媒介与原创内容和思维的联系紧密,纸质媒介比数字媒介更处于基础的地位,所以,纸质媒介和纸质出版必然不会消失,并且新的出版必是传统纸质出版的核心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生儿。它将是多样统一的完全形态的出版形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大行其道,纸质媒体的发展日渐式微。毫无疑问,纸质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今后纸质媒介该何去何从,不仅仅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课题。从长远趋势看,纸质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是纸质媒介获得长远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媒体都是不可缺少的。鉴于此,本文对媒介融合下纸质媒体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媒介融合趋势逐渐明显的今天,新技术在媒介中的推广与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以刚刚兴起的手机二维码为例,探讨其在媒介中,尤其是纸质媒介中的经营、发展现状,分析它带来的传媒行业革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此外,还将寻找手机二维码在媒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作出营销推广战略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常砚溪 《新闻窗》2011,(1):73-73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纸质媒介为了与影像媒介争夺市场争夺受众,已经开始体验市场竞争的残酷。在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具有比电视媒介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我国的报业很早就开始从市场、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首先,我围报业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化、制度化和集团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背景下,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纸质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都面临重重阻碍。尤其是在电子期刊、电子阅读物逐渐盛行的情况下,纸质期刊的印发数量更是逐渐呈现低迷的状态,整个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基于此,纸质期刊编辑需要迎难而上,主动承担起创新发展的责任,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做好严格把关的同时要及时促进能力的拓展,以满足受众群体对于期刊内容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字图书馆和现代通信技术结合形成的网络环境,使文献的载体从传统的纸本印刷发展到电子化、网络化.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读者使用文献资源的方式,而且还给教学科研带来了高效、方便的信息服务.然而电子文献并不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纸质文献在电子文献的冲击下也在努力寻求生存与发展.两种载体文献优势互补,将形成长期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多媒介传播纸质出版物的形式和内容,分析了多媒介传播纸质出版物时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图书采访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发展的媒介叙事兼具纪实性与时代性。其中,纸质媒介叙事是数字经济发展语境下媒介叙事的一种重要方式、载体,它讲述的“数字经济发展”故事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引导社会认可和普遍接受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政府建设的新理念、新形态,全过程呈现数字经济建设和发展成果,昭示成功经验,形塑国家形象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文章从纸质媒介讲述了怎样的“数字经济发展”故事、如何讲述“数字经济发展”故事、这种创新实践的社会文化意义等三个层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跨媒体到媒介融合——谈纸质媒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敏 《新闻世界》2010,(5):171-172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纸质媒体在跨媒体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应对竞争,媒介间的相互取长补短与媒介融合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条军事格言出自我国古代兵家鼻祖孙武著的《孙子·谋攻篇》,在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发展共生阶段,甚至有人预测:50多年以后纸质文献将在主要国家退出历史舞台.100年后,人们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文献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纸的发行量减少,广告额度下降,报纸的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试想当下纸质媒介应如何面对网络传播这来势凶猛的当下和未来,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呢?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的阅读发展史中,阅读媒介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阅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阅读媒介和阅读文化的关系,可将人类阅读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媒介依附阅读文化阶段、阅读媒介独立于阅读文化阶段、阅读媒介主宰阅读文化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催生出不同的阅读文化发展模式,即以纸质媒介—默读—私人阅读—理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纸质阅读文化;以电子媒介—有声阅读—公共阅读—感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电子阅读文化;以数字媒介—默读和有声阅读并存—私人阅读和公共阅读并存—感性思维为发展模式的数字阅读文化.通过对不同阶段阅读媒介和阅读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阅读媒介正朝着不断征服阅读文化的方向发展,学界和业界关于阅读危机的讨论也越来越多,辩证地看待数字时代的阅读危机,对于正确认识数字阅读、把握未来阅读文化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性,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电子图书的媒介形态能否代替纸质图书,二是电子图书出版能否形成不同于传统图书出版的模式和体制。本文认为,新的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不可夸大,从媒介形态和媒介机制这两方面来说,电子图书出版都难于替代传统图书出版。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不仅是曲折而缓慢的,并且最终将是局部的,电子图书出版与纸质图书出版将长期并行、复线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夷  袁嘉秀 《晋图学刊》2005,(3):64-65,70
本文通过对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比较分析,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将与纸质文献长期共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冬冬 《传媒观察》2006,(11):18-20
第四次《全国国民问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05年我国识字阅读率只有48.7%,首次低于50%,比2003年的51.7%下降了3%,比1999年的60.4%则下降了11.7%。从而证明纸质媒介的阅读正与人们渐行渐远已成事卖。一方面,我们端坐在“第一出版大国”的宝座上制造出版业的繁荣景象,另一方面却有一半以上的识字国民不读书。问题出在哪儿?是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介抢走了读,还是工作生活的压力挤占了我们阅读的时间,抑或是出版业的急功近利、出版物鱼龙混杂的现状让我们没好书可读?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面对国民阅读危机,我们将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5.
尹雯婷 《新闻世界》2011,(9):163-164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各报业集团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在全媒体实验、集团化倾向的当代纸媒发展大趋势下,本文从纸质媒介的商业模式这一维度,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方式,探讨新传媒环境下纸质媒介面临的实际挑战和生存缝隙,得出纸质媒介的价值核心为内容这一结论,并由此提出《南方都市报》注重“第一市场”销售的新商业模式的可行之处。  相似文献   

16.
陈蒙蒙 《新闻世界》2011,(3):151-152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互联网、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使受众获得信息更加便利,其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的优势俘获了众多传统媒体的受众,尤其受到年轻受众的青睐。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报纸等纸质媒体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传...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是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大势所趋,在它的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介呈现出全面放缓甚至停滞、下滑的发展态势,但纸质图书出版却成为纸质媒介中唯一能够连年保持稳步增长的领域.本文在概述我国图书出版业数字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出版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其未来应对数字化挑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纸质文献会消亡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一驳斥了纸质文献具有的所谓"优点",指出在便携性、权威性、真实性、经济性、阅读习惯、健康影响、保存性等方面,新媒体其实具有更多的优势。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事实论证了纸质文献在迅速衰退,认为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而纸质文献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新媒体的许多优势是纸质文献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纸质文献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19.
电子书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纸质类图书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纸质类图书的出版将走向没落?传统纸质类图书所独有的功能与特点不容忽视,也无法由电子图书替代;只要传统纸质类图书出版者把握发展机遇,认清方向,科学规划,传统纸质类图书不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还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