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美国登月航天员巴斯·奥尔德林曾说,站在40万千米之遥的月球上,是无法用肉眼看到中国的长城的。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地球后也称,他在太空中没有看到长城。 在太空中难以用肉眼看到长城的原因是什么?一种  相似文献   

2.
太空是令人敬畏的。它的古老历史、它的博大空阔、它的深遂幽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神秘,令人类对它既敬且畏。敬畏之余,天生的好奇心又使人们对它痴迷向往。最近欧洲航天局利用“普罗巴”卫星在距地面600公里的太空拍摄一张照片,第一次说是长城,第二次说是河流。照片一出,一段曲曲折折的路线陷入了扑朔迷离的境地,引起了百家争鸣。然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欧航局声称在太空中用肉眼能看见长城。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被我国的有关专家否决,最终经北京测绘局测定实际是一段山间公路。  相似文献   

3.
“老爹啊,原来用肉眼从太空能看到长城啊!”易小A的声音从另一个房间传过来,“我就说嘛,长城这么伟大的工程,谁要飞上天了看不到,谁就是缺心眼。”  相似文献   

4.
“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当微笑的杨利伟在太空中向地球轻轻挥手,他已经成为2003年最潇洒的中国人。在鲜花和掌声之中,航天英雄的低调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令人敬佩。面对荣誉,他谦虚地说,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太空;面对“第一人”的称号,他清醒地纠正,在我之前人类已经有数百人进入太空;面对是否看到长城的提问时,他明确回答,在太空中并没有看到长城(语见2003年12月26日新华社记者所写的文章《2003,有一些人我们不应忘记》一文)。他的实地观察击碎了近年来的传说“从月球上看地球,长城是用肉眼惟一能看得见的建筑物”,使这个…  相似文献   

5.
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横贯我国北部万里群山,把成千上万雄关隘口、望台和烽火台连成一气。最宽处近10米,构成泱泱五千年东方文明古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团结奋进的象征。前些年,国外宇航界介绍说:“从太空看地球,长城是用肉眼惟一能看见的建筑物。”这段话后来被写进了我国的教科书。但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从太空归来后却告诉我们:在太空“不能看见长城”。他的说法得到了我国科学家的支持,并删除了教科书里的说法。可是,2004年5月底,欧洲航天局公布一张高清晰卫星照片(右上),认定拍到了北京的一段长城。…  相似文献   

6.
天下     
张曼玉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她在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执导的《清洁》一片中扮演摇滚明星艾米丽,在公公婆婆将儿子带走以避免受到她的不良影响后,艾米丽立志夺回儿子,为此,她远离毒品并开始清洁的新生活。张曼玉首次戛纳封后太空看长城欧洲航天局在最新发布的公告中说,如果天气、光线合适,宇航员从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见中国的长城。“太空中看到长城”曾编进小学语文课本,但去年10月,我们自己的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地球后说,他什么也没看到。现在,欧洲航天局的公告又让我们兴奋不已,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但也有专家论证指出,无论…  相似文献   

7.
太空烟花     
宇宙空间中处处绽放着科学的奇葩。一些星云犹如缤纷的烟花,绽放在浩渺的太空中。“哈勃”太空望远镜用它那神奇的巨眼洞察并记录下了这一切。以下是“哈勃”拍摄到的一组“太空烟花”。  相似文献   

8.
人类究竟能不能从太空看到长城?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戴昌达研究员在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宣布:肉眼无法从太空看长城,但遥感技术可以"看"到长城.  相似文献   

9.
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在返回地面后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好奇地问:“你在太空上看到万里长城了吗?”杨利伟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为什么在太空上用肉眼看不到长城呢?设想在太空中某一高度能看到长城,看到的自然是长城的顶部.长城顶部的平均宽度只有10米.由物理学可知,人的正常视力能看清的最小物体所形成的视角为1分.现在让我们计算一下,此时太空人到地面的距离.如图,设∠AOB为正常视力观察长城所形成的夹角,即∠AOB=1',AB=10m,OD⊥AB.由tan∠AOD=ADOD,得OD=ADtan∠AOD=5tan0.5'≈5tan0.0083°≈50.0001449≈34506.556(m)≈34.…  相似文献   

10.
"看见长城"只是传说简单地说,太空中是看不到长城的.但若要深究,情况又有些复杂.要否定"看得见"的观点其实很简单.长城的宽度可供四马并骑,也就四五米宽,最多不超过10米.今天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机场大都超过了这个宽度,它们比长城更宽也更整齐.如果从太空能看到长城的话,那就也能看到这些建筑,还有更为庞大的城市建筑群. "唯一的人工建筑"这个说法是无法成立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后来的中国航天员也没有看到长城.  相似文献   

11.
太空望长城     
科学课上,有个同学提出了在太空中看长城的问题,老师说,这纯属胡扯。可是我看过好多书上都说在太空中是可以看到长城的,还说宇航员在太空中用肉眼看到的人工建筑就只有咱们的长城和荷兰的围海大坝。我都被搞糊涂了。  相似文献   

12.
偶然翻看老报纸,便有了以下的感触。2003年,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飞行员杨利伟成为了航天英雄。面对记者的采访,杨利伟坦言一句话:“我在太空中没有看见长城。”此话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在太空中能否看见长城”的讨论成为了各个媒体的热点话题,在这场讨论中,语文老  相似文献   

13.
人在太空中能否用肉眼看到长城?这一问题曾引发广泛争议。中科院一个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经过科学分析后再次确认,肉眼不可能从太空轨道上看到长城,只有达到  相似文献   

14.
千枚行星飞太空“灶神星”可能是母亲美国科学家最近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分析,名为“灶神星”的一颗微型行星可能是小行星之母,即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运行的数以千计的小行星都是由“灶神星”分裂出去的物质形成的.“灶神星”本身就是一颗较大的...  相似文献   

15.
太空谍网的“盲区美国情报系统是怎样收集情报的呢?概括来说,用海、陆、空、天、电多维一体化侦察术,靠听、照、截、破、测等手段进行着交相辉映、覆盖全球、实时传送、无孔不入的情报采集。在太空,有高轨、中低轨道的间谍卫星和民用卫星网络,再加上航天飞机,它们一直从事着不受国界和地理环境限制的大覆盖范围的航天侦察。“9·11事件后,太空谍网关注的重点集中到阿富汗战场,8颗间谍卫星不停地运转,它既可以拍摄图像又可以窃听通信内容。其成像分辨率已提高到0.1米。太空谍网不停地传回有用信息。但太空谍网也有“糊涂的时…  相似文献   

16.
太空望远镜从地球上发射,安放在大气层之外“朦胧”的太空。凭借其惊人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宇宙的奥秘正不断被揭开。★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千米的太空轨道。哈勃望远镜以时速2.8万千米沿寂静的太空轨道运行,默默地窥探着太空的秘密。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  相似文献   

17.
一日,某生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我国科学家澄清历史谜案,肉眼在太空中不可能看到长城。"某生想,科学家还能研究这个呢。他饶有兴趣地继续看下去。人类肉眼为什么无法从太空看到长城呢?被誉为"我国遥感事业的前辈先驱之一"的科学家戴达昌等人一项实证研究表明,虽然人类肉眼无法从太空看到长城,但却能依靠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看到"长城。从事遥感图像解译50多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戴达昌认为,即使长城的宽度达到10米,常人识别长城的最远距离约为36公里,视觉分辨率高的侦察员大概可远在62公里处识别长城。这距离都远远低于一般公认的太空高度。 那么,"遥感眼"是否可以看到长城,科学家们利用法国的"SPOT"资源卫星提供的资料,经过实验得出结论:5米左右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图片经过适当处理,才能比较清晰地显示长城的存在。因此,人类依靠"遥感眼"可以看到长城。  某生看后,顿感惊奇,自己总算是开了眼界了。原来,遥感科学那么神奇、有趣。于是,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以后一定要考上大学学习这个专业,以后也像科学家们一样搞些研究,去探询大自然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据12月6日文汇报刊登新华社播发李斌、卜云彤、吴晶晶的文章说,人类究竟能否在太空看到长城?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我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实证研究为这一历史谜案画上了句号:科学家通过理论分析、遥感实验和实地验证确认,人类肉眼无法从太空看到长城,但依靠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能"看"到长城。科学家的文章即将发表在核心期刊《物理》上。  相似文献   

19.
最近,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到了一幅令人恐慌的红外线图象,一条“巨蛇”好像正从我们的银河系上滑过,这着实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这个被天文学家称之为“蛇”的太空天体距离人马座大约有11000光年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宇航局近日表示,“近地小行星约会"太空探测器于2001年2月中旬首次降落“爱神"小行星后,当日完成了最后的使命。美国宇航局设在加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说,“近地小行星约会"当日从“爱神"上发回最后数据后,结束了长达5年的富有成果的太空之旅。 美国宇航局负责该项目的官员披露说,“近地小行星约会"在5年的太空活动中,飞行了32亿公里,其中一年是绕“爱神"飞行,共拍摄了16万幅图片,搜集了比科学家原先计划还多10倍的数据,“这次任务很成功,超过了原来的预期"。 “近地小行星约会"太空探测器于1996年1月从美国发射升空,2000年2月14日成功进入“爱神"小行星的轨道,2001年2月12日成功降于“爱神"小行星,实现了历史上探测器与小行星的首次:相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