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移动机器人与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如煤矿开采现场复杂且危险,开采设备的实时检测是开采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而自主避障是保证巡检机器人在煤矿复杂生产环境中安全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基于激光、超声、红外等多传感器的避障技术成为研究巡检机器人路径规划的重要内容。移动机器人发展至今,已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制造业、医疗福利服务、商场超市服务、餐厅旅馆服务、维修清洗服务和家庭服务等领域,极大的提高了煤矿生产等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多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是群体机器人协调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单机器人的上下位机通信以及多机器人的互通信。本文概述了移动机器人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目前在机器人通信中广泛采用的通信方式.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及通信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科技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路径规划技术作为机器人研究和人工智能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提高机器人功能和技术层次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路径规划能够有效地帮助移动机器人实现导航技术的成功运用,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评判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本文主要阐述了移动机器人技术中基本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同时改进并优化了该种蚁群算法,通过“三步走”的方式,帮助α、β与Q实现最佳组合确定的模式,以此来显著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以及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移动机器人协同合作这一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而目前我国对机器人协同所做研究甚少,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5.
球形机器人     
明月 《发明与创新》2006,(11):44-44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取代腿或轮子能保持平衡的球形移动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利用球体保持平衡,从而取代腿或轮子。球形机器人是独立的、依靠电池运行的全向机器人,通过具有氨基钾酸乙酯涂层的单个金属球不断调整平衡。它重95磅,体形与人相仿。正是凭借这副高挑瘦削“的身材”以及在狭窄空间中自由移动的本领,比起现有机器人“,球形机器人”在与人互动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工作。“球形机器人”的制造者、机器人技术研究教授拉尔夫·霍利斯说,该机器人代表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新范例。现在,霍利斯正在设…  相似文献   

6.
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称之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在工业部门的应用普及率已被国际社会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标志。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机器人中常用的传感器原理、类型、性能特点,包括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的传感器、检测机器人对外部触觉的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限位开关、电位器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自治型智能机器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阈。"机器人伦理学"在国外的兴起正是这一背景下的伦理反思。然而,"机器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机器人"有着特定的涵义,其存在领域也涵盖劳动服务、军事安全、教育科研、娱乐、医疗保健、环境、个人护理与感情慰藉等各个方面。其中,安全性问题、法律与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成为"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三大问题域。  相似文献   

8.
考虑到现有的生命探测传感器难以直接应用于蛇形机器人,通过改进传统的热释电传感器以实现对静止人体的检测,以及提出了三甲胺人体体液传感器的构想,设计出一种适用于蛇形机器人的生命探测系统。它具有体积微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使蛇形机器人在生命救援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琳洁 《科技风》2023,(20):1-3
建筑设施巡检机器人,作为一种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旨在代替人工日常巡检,实现无人化。移动机器人要实现自主导航,需具备实时获得自身运动状态和感知周围动态环境,并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定位、规划、移动的能力。本文对常见的自主导航算法和系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萌 《科技风》2011,(21):36
智能灭火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到机械、自动控制、通信、传感器信息融合、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本文设计了一种沿墙行走并自动避障的智能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的硬件采用89C4051单片机、红外避障传感器、碰撞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而软件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该机器人具有自动检测障碍,并绕过障碍物,准确定位,完成灭火任务等特征,结构较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机器人发展和趋势的了解,擂台机器人是一种综合利用自动化,电子技术,计算机的智能机器人,所以设计出滚动式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主要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PID技术,传感器控制、模糊控制等完成自主识别、自主决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移动机器人技术飞速发展,很多种类的移动机器人开始应用到实际中。爬壁机器人作为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把地面移动机器人技术与吸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扩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对爬壁机器人应用及研究目的分析,根据其行走机构介绍了目前爬壁机器人的种类,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目前磁吸附爬壁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相似文献   

14.
徐鹏 《科技广场》2011,(1):42-44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自动控制领域的一项伟大成就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移动机器人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移动机器人具有高度自规划、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适合工作于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中。本文以自主移动机器人为背景,着重对其关键的路径规划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据悉,2010年末,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服务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系列产品将在北京、上海两家敬老院和福利院应用示范,这将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等带来的重大社会服务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移动机器人传感器故障诊断是移动机器人故障诊断中的难点问题,本文运用GA-SVM对HHT算法进行优化,并将优化的HHT算法运用于机器人传感器的故障诊断,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对机器人传感器的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7.
黄军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65-166,172
机器人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领先地位的高技术领域.本文介绍了享有机器人王国美誉的日本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日本政府支持机器人技术的战略举措.日本在产业机器人、仿人型机器人以及个人/家用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小型移动机器人技术团队,针对未来具有高机动性的小型智能无人平台技术需求,以小型无人平台(移动机器人)高适应行走技术、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技术、自主控制技术、地面力学技术等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以小型轮式无人平台ARV、山地四足仿生机器人、小型履带式无人平台、便携式无人平台等为开发目标,突破关键技术,形成核心能力,为新式小型移动机器人研发项目提供技术支撑。该团队先后研制了FDTM型救灾机器人、轻型轮式侦察无人平台、小型履带式侦察无人平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的定义很多,照笔者的看法是指具有拟人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通常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代。第一代系指只有操作器(手)的机器人,以可编程序或示教再现方式工作,不具有对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第二代指装备了各种传感器(诸如力觉、触觉、视觉等)的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能感知客观环境的变化及动作的结果,即具有对外部信息的反馈能力,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第三代系指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装有丰富的传感器,并将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20.
刘显荣 《科技通报》2011,27(2):277-281
机器人的定位技术是进行机器人环境探索、协调运动研究的前提,从信息融合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传感器信息的合作定位技术.首先,对两轮机器人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建模,并针对超声波传感器建立了机器人之间的相对观测方程.然后,分别对机器人的内、外部传感器进行滤波和第一级融合,得到自身位姿和相对观测信息.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