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每个人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地域意义上的故乡,一个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地域意义上的故乡,只要我们愿意,我们随时都能回去:可是时间意义上的故乡——童年,我们却回不去了。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回忆     
夜静静的,不知故乡的亲人们现在如何?重阳节快到了,我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不能和故乡的人们在一起过节了。在我的记忆中,故乡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那样的淳朴,故乡的伙伴们更是那样的天真、活泼、可爱。  相似文献   

3.
爱是心灵的故乡,只有爱才能拯救爱,只有故乡才能拯救故乡。漂泊的路上。我一直执着地寻找我的故乡。  相似文献   

4.
思乡情结醉倒无数文魂。这在鲁迅的作品中亦有深刻体现。《故乡》描绘的是灰暗悲凉的现实中的故乡,《社戏》展现的是温馨浪漫的理想中的故乡。鲁迅18岁离开故乡,故乡给予他的,也并非都是温暖的记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苛待——鲁迅对故乡,确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  相似文献   

5.
热辣的夏季     
故乡的春,花红柳绿,一派生机。故乡的小孩们都爱这个花花绿绿的季节,而我却更爱故乡的夏!  相似文献   

6.
故乡凉水井     
故乡的凉水井是故乡深情的眼眸,离家多年,无论走到哪儿,最使我难以忘怀的依旧是那故乡的凉水井。  相似文献   

7.
故乡,既是现在的故乡,也是过去的故乡,还是将来的故乡,它是永远的故乡。到了 20世纪,我们听到了台湾诗人余光中这样的声音: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在一唱三叹中,乡愁和“我”一起成长。   历史的故乡,从少年到白头,从大陆到台湾,从黄皮肤到黑眼珠。   故乡在哪里 ?…  相似文献   

8.
乡音     
说到故乡,往往易让所有美丽的词句黯然,而华丽的词句又极易使故乡的影像虚无失真。宛如淮扬菜系一般,故乡,因清淡味醇而隽永。  相似文献   

9.
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0.
旅次朔方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反望并州是故乡。 【阅读导航】   思乡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永恒的主题,首先就在于故乡是“亲人的故乡”。人在故乡长大,故乡是生活之源,也是生命之源。叶落归根这个成语其实就说明故乡是人之根本。作为根本的故乡因为有了亲人而可感、可亲,甚至可触可摸,可资回忆。   李白的《静夜思》现在几乎成为了一首摇篮曲,孩子们虽然不知道它的含义,但也能象模象样地背诵。上面引的白居易的诗歌,它与盛唐时代已有明显的不同。主题还是思乡怀人,但它的格局要大得多,情感…  相似文献   

11.
“人的栖居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诗人的诗人,而“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诗使我们回到故乡。而童年与故乡是相互缠绕的。故乡之所以是故乡,是因为童年时我们栖居于那里,是童年的生活使我们早期的栖居地成为我们的故乡。而童年又是故  相似文献   

12.
梦绕故乡     
故乡的云,梦绕故乡@guduzheren~~  相似文献   

13.
15岁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故乡。15岁离开故乡,从此很少回去。30多年过去,故乡已物是人非。偶尔与故乡匆匆邂逅,包围着我的依然是15岁时的故乡。尤其是行走在故乡15岁的海边,我会回想起一个不知姓名、人称无脚蟹的船老大。我家离海很近,大海啸的时候,半座小城便淹在海水里。大人们很犯愁,孩子们却像过节似的。海水浸街带来许多乐趣。撑着大木盆在街巷里漂流,到邻家的门楼去送水送粮问安。海水退尽时,水洼水沟乃至院子里有许多海鱼在游动挣扎。每年总会有这样的海啸,每年便也有了孩子们最憧憬最野性也最欢欣的节日。我于是常…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故乡的山梨 李辉英 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下的。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清晨     
我的故乡很遥远,离开它的时候还年少,故乡那晨雾朦胧的美景,成为我稚梦中最后一瞥,定格在我记忆的彩屏间。离开故乡的那一天清晨,邻居阿姨温柔地问道:“离开这里,最留恋的是什么?”我抬眼看了看晨雾朦胧中的故乡,清晰地知道,这边是静静的小路,那边是清清的小溪...  相似文献   

16.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许多老年人的心愿。离家在外几十年,思念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就选择回自己的故乡定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谷子 谷子的故乡在我国黄河流域,是由野生的狗尾草培育而来的。大豆 大豆的故乡在我国。有人认为在长江流域,有人觉得在黄河流域。甘蔗 甘蔗的故乡在中国。洋葱 洋葱的故乡在亚洲西部,据说我国的“葱岭”就是因盛产野生洋葱和其它葱类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游子离开故乡的片刻,故乡这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宇便承栽了浓浓的乡愁,乡愁成为游子和旅人的长久期望和渴盼。那长夜袭来的时候,故乡的一草一木所引起的思念是语言难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9.
1921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了《故乡》,其后被收入小说集《呐喊》。《故乡》发表不久即引起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茅盾在1921年8月的《小说月报》撰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中认为:“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对于现在失望,但作者对于将来却不曾绝望。”应该说.茅盾对《故乡》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的论评很长时间规定着《故乡》的阅读和阐释。直至新时期对《故乡》的重新阐释才随之增多。本文从文学与社会学结合的角度上,对《故乡》这一文本进行新的解读,认为《故乡》不仅仅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是一首无奈的哀歌,表达作家对个体社会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由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所决定,人们的乡土观念也“成为世界性的了”。郭沫若的代表诗集《女神》等,便是袒露“世界故乡情结”的佳构,其内涵主要包括:眷恋中国“第一故乡”,热爱日本“第二故乡”,讴歌世界“大同故乡”。这样的世界乡情诗,在加速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今天,更有其强烈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