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草船中———鲁肃:“这样真的可以借到箭吗,孔明先生?”诸葛亮:“相信我。”鲁肃:“我还是有些担心……”诸葛亮:“没必要。”鲁肃:“可是,你不觉得船里越来越热么?”诸葛亮:“这么说起来是有一点啊……有什么不对劲吗?”鲁肃:“是啊,天黑,我担心敌人射的是火箭……”诸葛亮:“哎!?子敬……你会游泳么……我不会……”中军大帐———诸葛亮(戴上眼镜,翻开点名簿):“张艺谋!”众将:“……”诸葛亮(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看点名簿):“张艺谋何在!”众将:“……”魏延:“军师……应该是张翼德吧?是张翼德……”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厌恶…  相似文献   

2.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师:同学们说说句子中哪些词是描写人物神态的?生:“鲁肃吃惊地说”中的“吃惊地”。生:“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着”。师:大家能按提示语的要求朗读人物的语言吗?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学生练读)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师:你读得有声有色。同学们听他这么读,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形势这么紧张,诸葛亮怎么还笑得出来?生:诸葛亮不怕吗?生:诸葛亮真的在笑吗?师:大家读读这句话,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诸…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在讨论《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请鲁肃来帮他做事的原因时,一位学生说:“因为诸葛亮觉得鲁肃是个老实忠厚的人,所以才请他帮忙。”这时,另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鲁肃不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他尽忠于诸葛亮,必然背叛周瑜。况且,周瑜这么信任他、重用他,他吃里扒外,怎能说忠厚老实呢?”一些学生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周瑜对鲁肃很好,鲁肃怎能这样对待周瑜?我想不通。”“诸葛亮请鲁肃这样的人做事,看来诸葛亮的  相似文献   

4.
小呆 《初中生》2005,(15):45-46
1 草船中. 鲁肃:"这样真的可以借到箭吗?孔明先生?" 诸葛亮:"相信我."  相似文献   

5.
“要是世界上没有诸葛亮该多好......”这个问题久久困扰着天下第二聪明的周瑜。周瑜便与老好人鲁肃商量:“有什么办法能将诸葛亮哄到东吴,然后把他扣留起来。”鲁肃说:“除非你死了,诸葛亮就会来吊唁,他是很有人情味的。”“什么?”周瑜气得头发竖了起来。不过,当那些头发慢慢平静下来,周瑜拿定了主意:“好吧,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就死一回吧。”“什么?”这次轮到鲁肃目瞪口呆了。周瑜关起门来折腾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周瑜开了门,把鲁肃叫进去悄悄吩咐:“你可照我计策行事......”鲁肃立刻爬上高台发布消息:“周都督昏迷不醒,重金聘请天下…  相似文献   

6.
幸运包子     
鲁肃今天上班迟到了。他想悄悄混进文官武将的行列,却被大都督周瑜发现了。“子敬,出来!”鲁肃只得尴尬(gān gà)地出列。他嘴里咀嚼着什么,手里还拿着一个没来得及咀嚼的食品。周瑜说:“子敬,我很生气!你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鲁肃惭愧地说:“我应该早一点起床,早一点吃早点。”周瑜说:“早点早点,就是提醒你早点吃它!——不过我今天生气主要不是为了你迟到的事。”“那为了什么呢?”“你明明知道我对诸葛亮反感,因此对他发明的馒头也反感,你为什么偏偏要在我面前吃馒头呢?”鲁肃辩解道:“我没有吃馒头!”周瑜说:“你手里圆圆的那个,不是…  相似文献   

7.
上期回顾一场流星雨后,魏、蜀、吴三国纷纷降下了陨石。五种陨石各有不同的功能,好不神奇。特别是土陨石,连蒋干的臭袜子也能在上面长出袜子树来,这可真是神了……鲁肃回到吴国向周瑜汇报。周瑜想:“种什么就能长什么,看来蜀国的陨石更有用。能种出袜子,一定也能种出金子、银子……”周瑜吩咐鲁肃:“你再去一趟蜀国,用我们的两颗陨石换他们的那一颗!”鲁肃跑到蜀国换陨石。诸葛亮说:“对不起,我们不换,我们不是傻子。”鲁肃碰了钉子,只好向后转,但诸葛亮叫住鲁肃:“不过,你跑来跑去的太费鞋,我帮你种点鞋子吧。”鲁肃就脱下一只鞋子让诸葛亮…  相似文献   

8.
减压诸葛枕     
今天鲁肃看见周瑜时吓了一跳。“公瑾,你怎么啦?”周瑜的眼眶发青,神情疲惫。周瑜嗓音沙哑地说:“头疼,浑身提不起劲来,刚才还流了鼻血。”“是不是夜里没睡好?”“开始时是失眠,睡不着,老想着诸葛亮的新发明……”“是诸葛亮发明的测智商苹果吗?那苹果是白色的,高智商的人咬一口,苹果就变红;中智商的人咬一口,苹果就变蓝;低智商的人咬一口,苹果就变得灰不溜秋的。好玩!”“好玩什么呀?”周瑜恼怒道,“我想着诸葛亮那家伙老是有一个接一个的无聊发明,而我已有好长时间没出什么成果了,越想越睡不着。到了下半夜,好容易睡着了,又开始做噩梦了…  相似文献   

9.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阅读教学中,注意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强化教学重点,帮助突破教学难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关键。一、辩驳收集学生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在课外让学生互相争论、反驳,这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思维密度大有裨益。如学习《草船借箭》时,学生甲:如果鲁肃不帮诸葛亮的忙怎么办?学生乙:诸葛亮就请别人帮忙。甲:如果鲁肃到周瑜处泄密怎么办?乙:诸葛亮早已安排好暗哨,跟踪鲁肃……这些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在辩驳中激发了思维,练就了口才。  相似文献   

10.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课文之一 ,对此历史故事的教学 ,可以说深知熟透。为打破框框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采用“自学——质疑——解疑”的方法使学生读而思 ,思而疑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授课中 ,学生在自学本文后 ,开始质疑 ,一位学生提出 :“诸葛亮明知周瑜暗藏杀机 ,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 ,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 ?”面对学生的发问 ,我欣喜之中笑而不答 ,只是说道 :“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高妙之处 ,请你们仔细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于是 ,同学们在读文之后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 :“这是鲁肃与诸葛亮的私人交情很…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其中有四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即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在教学时 ,我以人物为主线 ,先让学生弄清“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然后弄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再说说几个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们作出简单的评价。在评价时 ,我发现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妒贤忌能及曹操的谨慎多疑看法基本一致 ,但对于鲁肃的评价却出现了争议。鲁肃何许人也 ?甲生说 :鲁肃身为吴国将领不与周瑜齐心协力 ,却与诸葛亮暗…  相似文献   

12.
鲁肃郑重其事地来跟周瑜商量:“公谨啊,你知道,我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周瑜说:“是啊,我知道。我也有儿子,我儿子十岁了。你想说什么?”“我一直在为我家鲁速的学习操心……”鲁肃父子俩的名字听起来没什么区别,鲁肃夫人觉得很不方便,只好把丈夫叫做“大鲁su”,把儿子叫做“小鲁su”。鲁肃的意思是希望儿子在学业上进步神速。周瑜说:“小鲁su的成绩不错呀,你有什么可操心的?”“有人对我说,‘像你儿子这样的年龄,早该送出去留学啦。’是这样吗?”“这话没错。我们周循要是也有这么大了,我一定把他送得远远的。你要知道,留学留得越远越有出息…  相似文献   

13.
[教例]:“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相似文献   

14.
刘备、孙权、曹操三人厌倦了常年征战的生活,于是他们签定了“三年不战”的协议。可是过了一年,刘备觉得没有战争的生活真是无聊,可又怕毁坏协议被天下人耻笑,这可怎么办呢?诸葛亮看刘备整天愁眉不展,就向刘备建议:“主公,您何不建座游乐场来玩玩呢?”刘备一听大悦,说:“军师,这个主意真不错!既然是你的建议,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吧。”“可是,修筑费……”“你才智过人,本王信得过你,这点小事,还能难倒你吗?哈!哈!……”说着打着哈欠,背着手回房睡大觉去了。诸葛亮十分懊恼,在回去的路上自言自语:“本以为能有奖赏,现在可好,还要我出钱去…  相似文献   

15.
鸟与人     
小鸟问它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  相似文献   

16.
●“照”之:王崧舟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为什么而“笑”?生: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嫉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生: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生: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一种鄙视的笑。生:诸葛亮还在笑鲁肃,笑鲁肃宽厚仁慈、忠心为人,这是一种幽默的笑…  相似文献   

17.
文中写道“: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试想吕蒙若还是昔日的“吴下阿蒙”,鲁肃会吗?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知两人的关系已是较为亲近,但鲁肃却是此次会晤之后才有此举。这么一引导,就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要赢得像鲁肃那样儒雅之士的青睐,自己必须努力成为像他那样的人,这样才能成为知己。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上又有同学应和“:是的,士为知己者死,古往今来,多少可歌可泣的事值得我们品读。伯牙一‘曲高山流水’觅得知音,钟子期若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岂能有伯牙摔琴以示知音难觅?诸葛亮若…  相似文献   

18.
在诸葛亮那时候,天文学的设备还很简陋,他只好爬上山顶,卷起一本书当望远镜,还得把另一只眼睛闭起来,就这样观测星空。但诸葛亮还是常有收获的,只要听到山顶上嚷一声“太棒了”,张飞就知道军师又有新发现。这次张飞闻声赶来时,诸葛亮告诉他:“据我的预测,三天后会出现大型流星雨……”这消息很快传到吴国,鲁肃报告周瑜:“诸葛亮说,魏、蜀、吴都能看到流星。”但周瑜暗想:“但愿一个流星也没有,我就可以嘲笑诸葛亮了。”消息也传到魏国,蒋干来见曹操道:“诸葛亮说,到时候会有一些陨石落下来。”曹操吃了一惊:“最好都落到吴国或者蜀国。”“…  相似文献   

19.
话说当年周瑜心里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命令他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即可。第三天四更时分,诸葛亮便驾二十只船驶向曹营,向曹军“借箭”。周瑜听了诸葛亮的借箭过程,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假如诸葛亮“借箭”的时候,曹操用的是火箭,诸葛亮还会那么神机妙算吗?火箭会把草船和草把子烧掉,那诸葛亮会怎么办呢?难道他会法术,还是他有别的锦囊妙计呢?我估计诸葛亮没办法了。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计提问,大胆地让学生去设想,可以发展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草船借箭》一课,讲到诸葛亮为借箭做准备,希望鲁肃借给他二十只船,每只船上配备三十名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并要求鲁肃替他保密。否则,“我的计划就完了”。在这里,如果直接问学生:诸葛亮为什么让鲁肃保密?学生一时半会说不透也不容易理解。我反过来问:假如不保密,会出现那些情况?引导学生去设想,学生中出现:周瑜下令不借给船;或借给船,而把船弄烂;或收买军士,船到江上,用火烧草把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