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日常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看穿教材的“前世今生”。这虽然是指新旧知识的联系.但不是浮于表层的.而是要打通教材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找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最佳关系和同化点。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一位教师先复习整数、小数和同分母分数加法,  相似文献   

2.
《会计学基础》理论性很强,是一门最基础、最关键的课程。经过几年来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索,我体会到处理好三个问题很重要,即“三个基本”、“三个关系”、“三个联系”。一、抓好“三个基本”1.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这门课程概念及名词术语很多,又比较抽象,学生开始学习难度很大,纵观其它教材,同一名词术语又有不同说法,但基本意思相同,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讲清概念,让学生多读多理解,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基本内容,宜粗不宜细,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知识轮廓。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即掌握从填制会计凭证到登…  相似文献   

3.
“磁感应强度”一课作为人教新课标教材《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磁场的重要概念之一.综观本课的教材与教学要求,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三算教材教学有感甘维齐本学期我同时上了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教材,即“统编”教材与“三算*教材.现就*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谈谈对这两种教材的教学感受。一、从教材的编写上看实验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课型,分课时编...  相似文献   

5.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的一堂起始课.该课的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第一,教材是通过情境中的三个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比较大小后引出百分数的.这从教的角度看似乎比较自然和流畅.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既然通分(区别仅是分母是100)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学“电场”“磁场”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国内外的相关教材对于这两概念的叙述是有差别的,本文在阐述“场”概念的建立和发展,并且在“场”和实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列举了“电场”“磁场”的概念,并对这两个概念的在中学的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验教材《数学3》中的第一章“算法初步”是高中数学的新增内容.本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施要求以及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对“算法的概念”这一节从知识结构、功能、呈现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及内容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目的是想与广大教师和教研员作进一步的交流,希望对教学研究、教师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教材结构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因此.概念数学在对概念的“引入”“形成”“本质”“巩固”“应用”等几个方面要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概念课的教学设计应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的有效教学.现就数学概念的教学总结自己的一点想法和课堂设计的策略来解决上述问题.一、从学生所理解的生活背景来引入概念  相似文献   

9.
从新旧教材的变化中去追问“为什么”,是“用教材教”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理应成为每位一线教师教学重心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字词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本文试就几个实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一、一字之差不可小看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随意改换,更不能随意增删。如果在钻研教材、备课和讲授时掉以轻心,就要导致教学的失误,使学生获得的是片面的、错误的知识。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概念时,通过日常生活的实例、教具的演示后,让学生用三根小棒摆弄,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结果学生回答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把“围成”说成了“组成”,一个“围”、一个“组”,一字之差,导致面貌皆非。三  相似文献   

11.
我过去在教学倍数关系简单应用题时,是按“知一倍数,求几倍数”、“知几倍数,求一倍数”、“求倍数”三种类型,分别在两个学期内完成。结果,学生常形成“见倍就乘”,(或“见倍就除”)的不利思维定势。这样的教学安排既不利于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也阻碍了儿童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在重教这一部分知识时,我在教材的组织安排,教法设计上,进行了新的探讨,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倍”的概念 “倍”的概念在低年级儿童的头脑中是陌生的,开始建立这个概念,方法显得很重要,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层次: 一、思路准备——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但它又是一个重要而又相对抽象的概念。随着教材的改编,“倍”的教学提前了,也就是由原来的“乘法——除法——倍”的教学顺序改变为“乘法——倍——除法”的教学顺序。这时候应该如何教学“倍”呢?新教材注重新旧知识的沟通,由“几个几”转化为“几的几倍”,  相似文献   

13.
孙娅 《考试周刊》2010,(44):38-39
根据系统学原理,语文教学系统是由语文教师、学生和语文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学生是核心要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因为学生“学”的状况较为特殊、复杂,所以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语文教材的“编”,都应对其予以重视.“学生”作为核心要素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应抓住语文教学中的这个核心要素.树立因材施教的理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一、脉络要“准”。这是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它是指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新旧知识的状态及思维状态有所了解,由于学生的上述三个状态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其不同采用较为适当的方法进行合理教育。教师要从学生认识的高度和水平、教学原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及学生的思维方式方面来抓,要注意化整为零;要针对学生思维障碍去设计教案。同时注意不要过于依靠教案及教参,要挖掘教材,从教材中找出更细更深的知识点,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二、目的要“明”。这是教案设计的“方向”。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明朗。教育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提出 “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这是教材中给出的棱柱概念.这个概念包含三要素:第一要素是“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这是学生非常认可的一个条件;第二要素是“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第三要素是其余各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入与自我”、“入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呈现。应该说,教材采用的这三种呈现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初高中教学衔接面临的问题 (一)由于初中新旧教材知识体系的变化而面临的衔接问题 这一问题将突出表现在数学、物理、化学三个学科上。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教学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另外,教材中对新知识的引人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并且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这也给高中阶段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譬如初中数学。教材对因式分解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很低;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千米和吨的认识”是义务教育教材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第二次出现。在第四册相应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着重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千米”和重量单位“吨”的概念。这部分教材分三部分安排:一是“毫米、分米的认识”,二是“千米的认识”,三是“吨的认识”。与通用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实际观察和推算,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千米、吨的认识。因为,千米和吨都是较大的计量单位,给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和“1吨重量”的观念困难较大。为了突破难点,全面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三段式”教学法,就是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特定阶段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三个阶段分别为要阶段、具体阶段和深化阶段。 在学习新知识前,先向学生呈现更一般、更概括的又与要讲授的新知识有关联的概念和命题,作为概要材料,起着教学的先导作用。是为概要阶段。接着,以设计的逻辑顺序,逐一呈现出新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为具体阶段。最后,通过探讨新旧知识之间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旧两版教材(高中数学人教A版)中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这节知识内容的对比分析研究,感受新旧两版教材的变化,结合新旧两版教材的特点,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