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更多名师,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主题。如今,这一主题在"教育家办学"时代的召唤下,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被提升到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良好教学习惯的标尺之一。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以“教师”、“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构成了教育研究的最大领域。本文以幼儿教师成长阶段及影响因素做为重要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教育发展产物的名师工作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载体。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在规范名师工作室建设、创新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以此构筑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打造学校文化建设特色亮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修为;也是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决定因素。课程改革的当下,教学反思被视为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构成因子。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足以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直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命题,教育家型教师既是教师专业发展边界的突破,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未来指向。教育家型教师是以教师为主体、发展为取向、培养教育家为目标的优秀教师群体。通过文本分析,明确教育信仰、教师知识、实践能力、发展诉求及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家型教师的必备素养。基于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和必备素养,要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就要厘正“匠人式”的教师观、强化教师职业认同、唤醒教师生命自觉、培养教师理论自觉以及重视教师缄默知识的传递与创生。  相似文献   

7.
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探索已有10多年历史,让名师来引领未来名师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共识。2008年开始,浙江省成立名师工作站,对225个名师工作室进行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通过对1558位工作室成员问卷调查,表明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其中最有效的活动形式是“名师引领”“共享交流”“主题研修”,文章还对工作室的进一步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了二十年书不进行教学反思,不可能成为名师,执教三年,坚持写教学反思,就能成为名师。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倡导“时时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并被日益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与改革的钥匙。“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并将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之核心”。与此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提出了许多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艳 《文教资料》2006,(8):94-95
在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中,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成为研究者,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化”要求核心内容之一。做一个“研究型教师”,使自己的教学基于研究,使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自“应当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的观点提出之后。一度被认为是改善教师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及公众形象的重要方法和策略。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自然而然地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然而,名师工作室运行的现实状况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一主旨,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绩效评估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引发教师反思“我为什么参加名师工作室”、“我如何参加名师工作室”和“我对名师工作童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功能,需改善名师工作室的入口、强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机制、拓展名师工作室的边界。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教育信息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围绕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教师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名师”因何而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科研兴校”、“特色化学校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校本研究”、“校本培训”等一系列新理念的兴起,不仅变革了传统的学校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把教师推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核心位置,教师角色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期待。正因为这样,以培养“名师”、打造“名师”为主题目标的“名师工程”成为各地和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与目标。那么,“名师”因何而名?1.“名师”是倾其所爱为教育的奉献者为教育倾其所爱,无私奉献是名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知识观的转型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角色之嬗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教育专家”或“研究者”的新型角色,日渐渗透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日常活动中。如何认识并逐步实现这种角色之嬗变,既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亦是落实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知识的视野出发,认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角色的变化有其深刻的知识论基础,即教师不再仅仅作为知识的被动“消费者”与“传递者”的角色;教师作为实践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样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与“创造者”。这在本质上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这种角色转换,首先需要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者双方在知识观上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日渐提高,教育改革在各个国家相继被提上日程并逐步深入。教育改革的主体与动力在于教师,教育品质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教师。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以名师工作室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发展可以促进更多青年教师的发展,也对名师的自我超越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从现实的运作情况看,成员共同体意识薄弱、成员权利的缺乏及成员身份建构的弱化,名师工作室并没有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应承担起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功能,增强成员共同体意识,适当赋权于教师,重视成员身份建构,从而促进名师工作室良性、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吴景寅 《教书育人》2013,(13):32-33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乃至教育家的成长过程。实践证明,一名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专家型教师、教育家的过程,必须是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研究和创新的过程。一、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大大加  相似文献   

19.
刘智成  林兰 《教书育人》2012,(10):34-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  相似文献   

20.
有位教育家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坚持写三年教学后记,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教学后记如催化剂,能推动教师茁壮成长起来,向教育家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