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时代需求与目录学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录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和谐共振,就会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目录学的自身发展机制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80年代以来,目录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诸多不足.未来目录学应朝整体化、科学化、致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由中国图书馆学会目录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目录学五届学术研讨会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每届研讨会的特点和目录学专题研究的进展,体现了中国目录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目录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目录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针对西方目录学的研究不足,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和访问西方各目录学协会网站的基础上,对西方目录学的研究现状做了一番调查.以列举目录学和分析目录学为分支的西方目录学在新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列举目录学的发展突出表现为世界书目控制和网络书目控制的研究,分析目录学则在各国目录学协会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普遍用于分析目录学的研究.借鉴西方目录学的研究,笔者认为要继续加强古典目录学和网络书目控制的研究,重视现代技术在目录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寻求一定的学术资助,以促进我国目录学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目录学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然后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目录学的动力因素,最后从数字目录学和专科目录学的角度论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代表着目录学发展的过去,同时昭示着学科发展的未来。文章以思想史方法论的突破作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新起点,分别从目录学家、目录学实践和时代因素等方面梳理了中国目录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中国目录学思想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著述的基础上,从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学史研究、目录学应用分支研究、目录学教育研究、国外目录学研究等方面阐述新千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研究的现状.指出2000年以来我国目录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长足进展,尤其是网络目录学和数字目录学的提出有力地推动我国目录学科学研究和目录工作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异质交流与目录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明代、近代文化的异质交流与我国目录活动与目录学的嬗变及我国帐薄派目录活动与目录学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123-129
对张厚生先生与目录学相关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既是目录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又是对目录学优秀传统的重要传承。文章从学目录学、用目录学、目录学学术贡献、张厚生与"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等方面梳理了张厚生先生与目录学的情缘。回顾与思考是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继承和发扬目录学致用之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读书治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传统文化对目录学的影响和渗透出发,探讨了目录学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了目录学的文化积累、整理、传承与引导功能.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录学是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在历史上堪称辉煌,名家卓然、影响深远.作为学津指南的目录学,曾为万千学子学海指航,书山辟路,使之成为学术之林中的显学.新中国的目录学研究同样成就骄人,繁花灼眼,果实摇红.建国后目录学研究既继承了古典目录学的优良传统,又汲取了苏联和西方目录学精华,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发展,融会贯通,奠定了现代目录学的巍巍基石.  相似文献   

11.
从近5年目录学论文的计量学分析看目录学研究的非常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玮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9):109-111,120
通过对1998年到2002年目录学论文的统计,分析这5年间目录学论文的发表情况,并以《图书与情报》杂志为例,预测目录学的发展趋势,探讨期刊栏目设置对目录学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书目情报服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目情报服务是信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提高书目情报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书目情报服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进和提高书目情报服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指出了当前目录学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然后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角度分析了目录学的动力因素,最后从数字目录学和专科目录学的角度论述了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在信息洪流的推动之下,我国的推荐书目和经典阅读推荐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特有的大量、高速、多样、价值差异化信息环境之下,有些人开始质疑推荐书目的价值和可行性,而更多的学者则坚信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将会更加需要推荐书目。文章就大数据时代下推荐书目与经典阅读推荐的争议、特点与发展展开讨论,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公共图书馆经典阅读推荐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目录学的回归与重构,以为青年学子的学习、研究提供指引和借鉴。[方法/过程]以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基本意旨为起点,揭示中国目录学回归的必要性,通过对"985"高校目录学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分析中国目录学研究的学术传承变向、教育萎缩等实然困境。[结果/结论]从理论架构、学科书目的编纂和目录学的教学3个方面入手重构新时代的目录学,探索中国目录学传统回归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08年间发表的目录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从文献增长、作者及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基金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讨论目录学发展现状并从目录学理论、目录学史、目录学应用三方面预测目录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目录学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国目录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国外目录学理论与技术,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1世纪的目录学将呈现出整体化、科学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趋势,在书目、书目情报、网络信息组织等方面将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外向型模式包含特定的社会发展价值,从而决定记录和描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献具有突出的社会发展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是测算评价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贡献的根据、民族融合过程的证明、构造民族文化板块的参考、实施民族文化博展的内容参考、推测民族发展趋向的根据等。为充分发挥和利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的社会发展价值,在文献资源建设上,应建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实验室、音像文献传播中心、印刷文献传播中心和民族文化博展园。  相似文献   

19.
�ִ�Ŀ¼ѧ�о��ķ�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代目录学研究的发展方向、理论体系、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评述现代目录学研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童正伦 《图书馆》2012,(1):112-115
中国古代的书目分简单的外表目录和详细的提要目录。受纸材质和西方目录的影响,近现代的目录基本是简目形式,性质只是找书而非学术。进入电子时代,目录载体不再受纸质束缚。本文认为应弘扬中国古代传统"辨章学术"的目录学思想而编制详目。文章归纳了电子目录的优点,对电子目录从外表到内容提出了与他目较大不同的探讨设计,力求发挥目录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