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所体现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非常复杂的。儒家正统思想、佛家和道家思想糅杂在一起,使曹雪芹对人生充满了痛苦和无奈的思考。他试图理清这些矛盾,却最终无法实现。作者的这些矛盾具体体现在对情节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设计上。曹雪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矛盾可概括为四个字:“循环轮回”。  相似文献   

2.
中职校德育课是中职学校的重要课程之一,它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但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中职德育课的教育教学还存在矛盾和问题,拟就这些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的一些做法谈谈作者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耀眼仙葩,《红楼梦》中包含着作者曹雪芹丰富的文学理论观点。这些观点在《红楼梦》中以多种方式展现出来:作者代人物所做的诗作,借人物之口直接表达,作者匠心独具的构思运笔。小说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不同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与林薛二人的性格气质有着内在一致性,贯彻了曹雪芹文如其人的观点;人物对"师古"和创新的看法直接体现了曹雪芹的文论观;此外,小说中还体现出曹雪芹对文学创作中"灵性"、天赋与学养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中有大量关于鬼神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发现,曹雪芹与后四十回作者对鬼神的态度同样是矛盾的,但他们却善于利用这些鬼神描写去教育和警醒世人,表现出明显的宗教意识;同时,这些关于鬼神的描写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体现出一定的神秘奇幻性、象征性和怪诞美。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出发,把世界观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做法是: 一、研究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首先要弄清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尽量提供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有助于确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及时介绍我国发展情况和世界变化情况,教给学生认识事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7.
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它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文自传》以客观的写实精神,抒情的审美风格,独特的个性价值和思辩的理性魅力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叙述了自己2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生命体验,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和定型期,在当今社会急剧变革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随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高校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方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张蔚 《文教资料》2010,(32):10-11
小说《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人物有着无比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本文试从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作者个人本身双重性格对塑造这一人物的影响入手,论述南希矛盾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爱情观,进而呈现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在胡适之前说法较多;自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之后,学界虽时有异议,但基本认同《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近年来,有人不断提出新说,否定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其实,《红搂梦》本身和脂批的不少记载明确告诉我们《红搂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同时代人永忠、明义、袁枚、周春、沈赤然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明文记载着曹雪芹创作《红搂梦》这一历史事实;乾隆以后的大量诗文资料明确记述《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不难理解,这些证据若不能推翻,便不能剥夺曹雪芹对《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的创作权。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从童年走向独立的人生道路的转折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正在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发展上是不平衡的。在心理发展上,又体现为社会化发展和个性形成两个方面,所以对青少年的教育可以从心理发展的一些具体矛盾入手,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的矛盾和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与曹雪芹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林黛玉的恋爱观及其爱情生活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反观作者曹雪芹的经历及思想,从而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得出曹雪芹思想的矛盾决定了林黛玉形象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王春梅 《考试周刊》2013,(41):46-47
<正>语文是一门飞扬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语言学科,它的特点体现在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上。  相似文献   

16.
聂延军 《辅导员》2014,(22):1-1
在社会主义中国,“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必要之一。世界观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人生观面对的是社会人生的领域,价值观则更进一步,指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世界观支配和指导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又反过来制约、影响世界观。  相似文献   

17.
张庆 《嘉应学院学报》1994,(3):12-14,17
人生观是人生哲学的研究对象。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学术界对于人生观概念的内涵,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存在着许多分歧。本文对这些分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本文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谈学校应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一、由世界观、人生观的特点决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使得抽象的哲学理论变得具体,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自然界中有风雨雷电,社会上有治乱兴衰,人生中有吉凶福祸。人们用一定的观点去分析它,用一定的态度去对待它,用一定的方法去处理它,这就是用世界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具有不同世界观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正值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逐渐成形,初中阶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格外重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语文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就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在第三部分集中论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内容和总的目标。《决议》指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有关人生的根本性问题。世界观是一个人对社会、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人生观是一定的世界观在考察人生问题时的具体体现。人生观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人生意义、价值和态度的问题。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世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从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