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在我校举行“童化作文”专题研讨会。一位代表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倡“童化作文”,是否意味着放弃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另起炉灶?我一时语塞,因为本次活动安排的八节观摩课.只有一节源自教材。尽管这次研讨会被有关专家称为“南通小学语文界近几年少有的研讨得如此深入的活动”.但这个小小的质疑却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相似文献   

2.
由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和《湖北教育》(教育教学)杂志举办的“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小学语文学会学习研究中心大会暨潘自由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武汉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中央教科所研究员潘自由,全身心地投身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从最初语文教学的“学法指导”实验,到正在进行的小学语文“学会学习”课题实验,已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潘自由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有力地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3月13日、14日,“淮北市第十三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淮北市举行。来自淮北三区一县及周边省市的教研员和一线老师共两千余人参加了观摩研讨会。观摩活动的开展旨在展现前沿教育思想,诠释课堂真谛,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4.
《今日教育》报驻无锡记者站记者金玉梅打电话来,嘱我写一则由《教育科研论坛》编辑部、“中国教育出版网叫、学版”编辑部主办,在我校举行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本真·实效”语文味课堂教学思想研讨活动的简讯。放了晚学,立即动笔。半个小时后完成了《浓浓“语文味”,本真又高效》——  相似文献   

5.
洪镇涛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1996年12月13日~14日,江城武汉举行首例以个人命名的教学思想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武汉市六中洪镇涛“变讲堂为学堂”和“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思想及教学艺术。会议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6.
1986年8月15~20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就封闭型语文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问题在昆明举行了研讨会。语文界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36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为指导,联系语文教学的历史和现状,对传统教育中封闭型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改变的问题交换了看法。大家认为:  相似文献   

7.
信息     
《中小学管理》2000,(12):21-21
北京市海淀区召开首届中学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200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隆重举行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二十中校长马成营教育思想研讨会。北京市海淀区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名校长工程”。这次研讨会既是“名校长工程”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在世纪之交加快名校长群体建设的又一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学刊》1994,(6):16-16
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京举行吕叔湘教授是海内外驰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全国中语会的创建人。为庆祝吕先生90华诞,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于9月22一24日在京举行了“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活动——体现大众科研“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全国第五届研讨会于近期在广西首府南宁市西乡塘区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主办。语文教育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总课题组组长、深圳教育学院系主任龚浩康教授等40余位总课题组专家出席研讨会,来自江西、贵州、新疆等22个省(自治区)的1000余名教师参加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总课题组对“口语交际、作文教学攻关年”活动的大检阅和大比武。研讨会紧紧围绕主题,紧扣…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岁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着上海语文教师的眼球,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主席台幕布上方醒目的大字“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像提前到来的新年的钟声,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11.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自己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能行……”一曲朝气蓬勃的“我能行”之歌在光明小学回荡。2007年5月29日,“‘我能行’:教育与新课程同行”活动在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举行,这是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典型案例系列研讨会的第一站,而这首歌正体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也体现了光明小学“我能行”教育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我有点不大习惯于坐在冷板凳上说话 ,我愿意走在大家中间慷慨激昂、甚至跟大家说点悄悄话。不过 ,今天是孙先生“整体论”思想传播 (的 )大好机遇 ,又是一个隆重的会议 ,所以 ,我也得懂点规矩。论年龄 ,孙先生不比我长几岁 ,但恰恰是我们没有“代沟”的两代人 ,当孙先生的《新整体论》摆在我的卷头上的时候 ,我真的感觉到有一种由衷的愉快。的的确确 ,在黑龙江这块不毛之地上 ,也长出了一棵学术的参天大树。整体论 ,这在人类的思想史上的确不乏先例 ;“新整体论”“新”在哪儿 ?我有一点肤浅的理解。应该说西方的分析传统到了 2 0世纪之后 ,…  相似文献   

13.
2018年11月12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孙喜亭先生在与病魔抗争15年后不幸仙逝,走完了他89年的光辉历程。孙喜亭先生是一心向学玉汝于成的励志楷模,是爱生善教乐育的人生导师,是独立思考守正出新的刚毅学者,是不畏困苦挑战命运的生活强者,是教育学园的永恒记忆与不朽丰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教育研究的积极推动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孙先生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的使命担当、求真勇气、务实品格和远见卓识,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上下求索;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为推动我国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和教育学科的重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教育基本理论领域留下重要学术成果,他和师长同道一起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的离去,使教育学界失去一位杰出学者,晚辈失去一位优秀教师,家庭失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先生虽逝,他给后世留下永不消退的美好回忆和历久弥新的学术遗产。为了传承和学习孙喜亭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孙喜亭先生为榜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研究的全面深入发展,2018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行"孙喜亭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百余位学者专家与孙先生的亲人、同学好友以及数十名弟子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缅怀孙先生的光辉一生和高尚品格,研讨孙先生的教育思想。今年,《当代教师教育》设专栏发表研讨孙喜亭教育思想的论文和缅怀文章,特邀我提供"孙喜亭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发言稿件,并以此摘要兼作编者按,我很高兴,也特别感谢!愿意以此表达对孙先生的敬意、感谢和怀念!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在台湾举行台湾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7日至30日在台北市剑潭青年活动中心召开。应邀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近400人,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马来...  相似文献   

15.
去年的12月27日,“第四届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暨研讨会”在台北市隆重举行,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学研究学会的刘筱玲会长作了一场题为《品德为先的语文教育》的演讲,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刘会长着重提出了“品德的塑造与语文能力的培养”的问题,作为一名从事语文教学并教研了多年的教师,我深有感触。可以说,一段时间内(现在改观也不大),由于科举文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由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发起和主办的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1996年11月6日至11月10日在上海师大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举行的,也是在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成立15周...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全国第五届研讨会于近期在广西首府南宁市西乡塘区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口语交际和作文教学”。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主办。  相似文献   

18.
唐倩怡 《甘肃教育》2011,(19):52-52
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语文是产生于生活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范畴,更不应该局限在课堂里。文学社作为校园课外语文教育组织,是理论指导下的语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捷径之一。下面笔者将谈谈指导本校银杏文学社工作一年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1991年12上旬,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专题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来自全省11个大市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共47名汇集沧浪区共同研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的问题。沧浪区教研室在会上作了“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专题汇报,并由三位青年教师执教了三节阅读课。特级教师庄杏珍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并播放了她执教的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录像。与会代表通过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畅谈了各自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种种思考和做法,并一致认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以“口语交际教学”代替“听说教学”,这一新提法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重视。研究者纷纷撰文提出种种原则、条条做法,各地也纷纷举行各级各类研讨活动。笔者曾参加一次县级口语交际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几节研讨课。作课教师在教学中极力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后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为我提供了一个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同时课堂中一些现象也引发了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