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前大学里开设的专业数以千计,同学们平时都在埋头苦读、备战高考,等到填报志愿时,才看到可选择的专业如此之多,真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其中有的专业是旧貌换新颜,如大家所熟知的中文专业,现在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些专业名称很相似,如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科学之祖”。它涉及的面既广泛又庞繁,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记忆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如在黑夜中摸索行走。”(培根)毛主席也是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曾指出,学习好比过河,首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学习方法就是桥和船。参加电大学习几年来,使我深深体会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所要考查的内容无非有两方面,其一是基础知识,其二是考查能力。前者需要准确记忆下来,后者则要求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变成能力。我认为增强记忆,提高记忆效果是掌握知  相似文献   

3.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已成为地方高校实现汉语言文学学科应用性转型的应有之义和常规选择。本文结合安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试图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及模式作出探索。  相似文献   

4.
你快乐吗?你是否每每从启明星那“一天之计在于晨”的憧憬中嗟叹?你是否也曾嗫嚅着“我并不快乐”?快乐真的如此难得吗?苏格拉底是这样诠释快乐的:“当你为了一个目标忙碌而无暇顾及其他时,快乐总会与你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不算很强的专业.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强烈要求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那么,对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也有了其实际存在的意义.本文将通过揭示汉语言文学当前面临的现状,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方面提出实际的对策,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增强其应用性,使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正确的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实际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明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我,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适应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到自我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詹莹怡 《求学》2023,(5):39-40
<正>本文主角:汉语言讲述人:詹莹怡(中国传媒大学)适合人群:热爱中文和文学,有兴趣在专业领域深造的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曾被“汉语言”和“汉语言文学”这两个专业搞得一头雾水。在我当时的认知里,我一直将这两个专业混为一谈,而在就读后我才充分认识到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许多课程很相似,但它们仍存在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7.
感悟快乐     
你快乐吗?是否理想之于现实,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那朦胧的月光之于煤屑路上的乡愁游子?或者鲁迅的《社戏》里那渺茫的歌声之于乌篷船上性急的听众?你是否每每从黎明里那“一天之际在于晨”的憧憬中坠入到黄昏街灯下那“今日又是等闲过”的嗟叹中?你是否也曾嗫嚅着“我并不快乐”?快乐真的如此之难吗?苏格拉底是这样诠释快乐的:“当你为了某一个目标忙碌而无暇顾及其他时,快乐总会与你不期而遇。”这是怎样的快乐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躬耕田园的隐者的快乐;“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喋血沙场的勇士的快乐。志…  相似文献   

8.
本科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诗词歌赋树德树人专业描述我的大学老师曾告诉我们,"士无恒产而有恒心,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从来不是外在的."那么,汉语言文学是个什么样的专业?其实,这是个能寻到良师益友的专业,是个教人在最好的年纪树立正确三观的专业,还是个听起来文绉绉,实际上贴近生活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同学会上,“你喜欢你的专业吗?”是我们彼此间经常会问起的。对啊,你喜欢你专业吗?你爱你的专业吗?只有爱上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实现“快乐地学习”。既然是自己选择的专业,那我们就要爱自己的选择。对于专业的热爱,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是日久生情,只要有爱,那就足矣。同时,爱是需要表达的,对专业的爱亦是如此。下面就先听听他们对他们专业的表白吧!  相似文献   

10.
上帝把一捧快乐的种子交给了幸福之神,让她到世间去撒播这些种子。上帝问:“你准备把这些快乐的种子放在什么地方呢?”幸福之神回答说:“我准备把它们藏在最深的海底。”上帝听后摇了摇头。幸福之神又说:“那我就把它们藏在高山底下吧。”可上帝听后仍是摇头。最后,上帝意味深长地说:“你选择的这两个地方都不安全啊。你应该把这些快乐的种子藏到人的心里去,只有那里才是最安全、最需要快乐的地方。”快乐种在心里@黄小平  相似文献   

11.
<正>“汉语言文学”概念内涵极为丰富,既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专业,也可界定为汉语文化知识体系,还能将它定义为中华文明与经典文学“学习与传播框架”。正因为汉语言文学具有体系庞大、要素繁复的特点,致使相关课程(如“民间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的教学难度较高。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不仅汉语国际教育如火如荼地发展,专程赴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规模也持续扩大,而面对存在文化隔阂、文字鸿沟的外国学习者,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更加严峻。随着“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兴起,汉语言文学教育也获得了创新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思维、技术、工具等的加持下,当下汉语言文学教育被赋予了先进支持力与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12.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你为什么哭泣,我的友人?那幽幽的哭声把我的心灌得好沉好沉。我不明白,我早已告诉你,有聚必有散,有合必有分,可你为什么还在你我分离之际,如此这般悲伤。“友人情深枉凝肠”,让我把你的眼泪拭干,让我看到你往日如靥的笑脸。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方能相见,我将踏上这南下的列车去异地深造,这留下我们的笑声与美好回忆的小城也许会因岁月流逝而模糊。但惟有你,在我心之天空中永远如云飘动。振作起来,何必悲伤,何必自己如此憔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旷达的离别之感,你何不以旷达之心看人生、看分别呢?朋友,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如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转到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成为新时代转型发展高校专业建设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大课题。阿坝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新文科”“新师范”建设中主动创新,对应用转型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与实践,系统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转型的“4-3-7-3”实践育人模式。实践表明,“4-3-7-3”实践育人模式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向美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签约单位:某省教育出版社 面试心得:要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去年,省教育出版社到我们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经学校和系里推荐,并经过严格的笔试之后,我有幸成为入围面试的20人之一.专科阶段我学的是新闻学,升本科之后我又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无论从学历还是所学专业来看,我自认为都比较适合这份工作,而另一个优势就是我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大学期间一直担任校报的责任编辑.  相似文献   

15.
语文基础教育课改推行多年,与之相协调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加强专业核心能力的研究尤为重要。“善读、能写、会教”,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有着丰富的内涵,也需要经历长期的训练积淀过程。应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上下功夫,实现课程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 2 1世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为目标 ,为使我省三年制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整体优化改革 ,使之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我们“三年制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研究”课题组 ,立足于我省实际 ,在几年来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经过充分认真论证 ,广泛深入的调研 ,制定出了《三年制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以下简称教学方案 )。一、制定《教学方案》的依据和原则1.基本依据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按照教育规律和有关法规 ,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有朋自远方来,沏上一杯香茗,述说别后之情,其乐融融。席间,友人忽问:“何为世间之贵?”我说:“我曾听一位大师说过,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友人说,为什么说智慧是第一生命呢?人的健康才是一切的支柱。你不见广告上说——朋友,如果你有1,000,000的财富,后面的那些“0”分别代表金钱、美丽、地位、名誉、快乐、家庭等等,而前面的那个“l”则是代表了健康。有了这个“1”,后面的那些“0”才有了意义。你想,即使腰缠万贯,富甲十方,或高官厚禄,事业发达,或貌如天仙,多才…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存在环境的现状的确多多少少能够影响他自身的理念、行为、习惯、性格乃至命运,如笔者对教育的热爱就是如此。实际上,笔者的专业出身是汉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19.
那还是1996年春天,我还在学校读书,同学们报自考,我便跟去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没想到,我从此竟和自考结下了缘。  相似文献   

20.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主导-主体”教学模式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该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在网络环境下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