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勤政应包涵勤于习政、勤于谋政、勤于理政、勤于查政等四方面的内容。为使勤政落到实处,应严格把好人才“入口关”,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并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励督导机制。  相似文献   

2.
上蔡县教体委廉政建设常抓不懈上蔡县教体委狠抓廉政建设,以廉政促勤政,以勤政带廉政,使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其具体做法是:一、以建设高效廉洁的领导班子为突破口,坚持“四个不变”:对加强廉政建设是搞好教育工作的根本的认识不变,“一把手”亲自抓的做法不变...  相似文献   

3.
统治者必须勤政,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证明了的一个普遍的真理。我国古代勤政理论非常丰富。古人认为,勤政不是盲动,不科学的勤政,只能带来更大的失误;勤政必须讲“道”,不顺应客观规律,只能受到惩罚;勤政必须讲“众”,一人独勤,难以进行科学管理;勤政还必须讲“义”,如果只为私利,则容易误入歧途,有损吏治。因而勤政必须讲“勤”、讲“道”、讲“众”、讲“义”。  相似文献   

4.
余力 《宁夏教育》2005,(4):F003-F003
3月14日,自治区教育厅机关党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做牛玉儒式的好干部、争创文明机关”演讲报告会,进一步把教育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牛玉儒,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推进争创文明机关的进程,把教育厅机关建设成为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文明机关。  相似文献   

5.
王邦瑞为官勤政爱民,注重改善民生,振兴文教,平反冤狱,建设边防,且直言敢谏,积极为君献策。除了相关史料、地方志的记载,收录于《王襄毅公集》中的诗文亦可作为其生平考证的重要参考文献,有利于对王邦瑞本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吏为民役”思想是由唐朝著名思想家柳宗元提出的。郑观应用君主与民众应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诠释“吏为民役”。谭嗣同用民本君末的道理阐述“吏为民役”。柳宗元的勤政思想得到李化南、陈宏谋、黄宗羲及谭嗣同等人的丰富与发展。国家官吏要做民众公仆,要勤政;只有勤政,才能巩固国家政权。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勤政的彻底性和为人民服务内容的丰富性既体现了党的宗旨对“吏为民役”思想的超越与升华,也是共产党员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龙运海 《今日教育》2004,(10):27-2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何谓激励?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有过精辟的解释:“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给以动力,唤起欲望”。由此我认为,一个好的化学教师,应该要有鼓动学生学习的激励措施和技巧,而激励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艺术,它的方法应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官德”建设对以德治国的影响和导向,“官德”的构建是以德治国的关键。官德的核心是“为什么要当官?”,具体表现是“廉政、勤政、优政”。转变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官德,一靠自省,二靠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行政道德建设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行政道德体系的需要,是实现依法行政的需要,是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和抵制行政腐败的需要,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地将其落实。  相似文献   

10.
要争创一流名校,首先要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我们在工作中确立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高效率、有活力”的管理机制,确立了“五个一工程”,即:建设一个好班子,完善一个好体制,培养一支好队伍,创设一个好环境,健全一套好制度。学校把管理的根本点放在“激励全体教师  相似文献   

11.
开展JIP实验①以来,我校大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十六字”原则,即“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并能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实施。他们深知“主体参与”是核心,“激励评价”是手段。课堂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技能外,练就高超的激励语言艺术,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的催化剂。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偏激的现象和做法,表现在: 一、“好,坐下”,“不错,请坐”。学生答得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教师的评价是笼…  相似文献   

12.
激励是德育的一种具体方法.具有时代精神,对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对于班集体的培养与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如果能巧妙。恰当地运用激励法.既可以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发展,又能有力地推动优良班集体建设。一、对激励法的初步思考多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这里谈谈我用激励法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一些思考。“‘激励”一词,作为心理学术语.指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动机引发的,动机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力量。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下,始终维持在一种兴奋、积极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和谐教育”下管理者的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人格魅力、业务素养、廉政勤政、组织协调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一本好书、一场好戏、一部好电影、一篇好的报告文学,能激励一代人奋发向上。而伟人邓小平的风范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世界的宝贵财富,它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他永远记住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尊重实际、尊重群众,目光远大、胸襟开阔,严于律己、崇尚实干,无私无畏、不屈不挠,邓小平其伟人之风范,是亿万人民的学习榜样,更是培育跨世纪人才的最好教材。  相似文献   

15.
据广东某中心小学校长透露,该校每年将拿出50万元,作为小学生的“奖学金”。诚然,所有老师都知道,激励可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大类,那些具体的语言激励、竞争激励、发送喜报、目标和提升激励等等都可以在相应区域内找到其位置。用怎样的手段激励学生且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呢?本期编录了一组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文章,从中你可以看到成功的体验,亦可以读到理性的思考。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你能够整体感悟,更期待“他山之石”对您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和支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们要结合中小学布局调整。按期实施好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工程,全面完成2006年、2007年的21所学校建设任务,切实加强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做到‘工程不留尾巴,资金不留缺口’。”“这次‘两基’攻坚会,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是一次再动员、再鼓劲的大会。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众志成城,真抓实干,努力打好‘两基’攻坚战,确保我州‘两基’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我们决心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真正把‘两基’攻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攻坚战,作为改变一代人现实命运的攻坚战,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努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基’目标。”……来自青海黄南州、玉树州、海北州、海西州、果洛州、海北州六州州长和海东地区行署专员纷纷在全省“两基”攻坚工作会议上表态发言,郑重表达他们如期完成寄宿制学校建设、“两基”攻坚目标的决心。他们掷地有声的承诺,激励和鼓舞着与会的所有代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德治传统,一是要求统治者集团以身作则,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作用。二是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化,“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前者忽视常人本性,仅靠道德觉悟解决廉政勤政过于理想化,因此德治必须和法制相结合。后者洋溢的“民本”思想和利用家族伦理关系进行道德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但要区分民本和民主的界限,警惕过分推崇道德,导致道德化法律的危险。法治(依法治国)包含了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两层含义。法治和德治只是在工具性价值层面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为巩固和发展“普九”成果,严格把好高等教育入口关,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并把“加快高中发展与建设,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件大事来抓。本文拟就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贫困地区均衡发展战略的角度,提出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优质高中面临的困惑,并进一步探计了发展优质高中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刍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风与学风,相互制约,密不可分。好的教风就能带出好的学风,好的学风就能促进好的教风,它们之间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一、狠抓教风建设,必须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1.尊师重教,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建设优良的教风,必须靠优质的教师。在当今社会,教师的职能不外乎培养人才、科研开发、服务社会这三项。教师是一所学校最核心的依靠力量,从教师的职能上可以看出学校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高校,优质的教师从何而来?教风建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尊师重教,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是其关键:一是要创新用人机制。优质的教师,靠培养、靠引进、靠学校对人才战略的规划和投入,靠学校培养、吸引教师的良好环境。在教师队伍中可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办法,采用名副其实的聘用制。  相似文献   

20.
“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施加的外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建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