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才之路》2011,(22):I0025-I0025
(1)现在,我们教室低纬度地区的个别女同学,请注意。 (2)我发现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以一个火星人的态度旁观这一切。注意,我现在说的是太阳系的知识,你火星人也有关系的啊。  相似文献   

2.
三、赵本山在全国著名的鹿城———西丰腾飞西丰在清代时名叫逃鹿,如今全县鹿饲养量多达3.65万只,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强。西丰人比喻说得好:梅花鹿浑身上下都是宝,赵本山浑身上下全是料(笑料)。赵本山在西丰摔响了“三弦”。历经三年的风风雨雨、沟沟坎坎,摔打出来的赵本山表演技艺日见成熟,本领高了,翅膀硬了,但他不骄不躁,与时俱进。1979年初,剧团从吉林省梨树县搞到一个《大观灯》拉场戏的本子,并邀请一位姓董的导演亲临西丰辅导。开始由张兴利扮演剧中主人公(盲人),董导走后,张兴利临时指导,赵本山扮演(盲人)…  相似文献   

3.
陈鉴霖 《师道》2003,(11):27-28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盲人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著名作品,全文约七千余字,课文节选了其中的四千余字。关于它的内容,课文阅读提示是这样说的:“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自己假定获得三天视力,所见到的光明世界和所体验到的精神愉悦。”这里突出了“想象”一词。的确,作者本人是盲人,“天天光明”只是“假定”,自然就须想象,而想象也的确是一位作家的本分。但细读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作者并没有认真地借助想象去描绘“光明的世界”的实景,她所写到的人事物,基本上都是她作为一个盲人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的,我们几乎不能发现文中(…  相似文献   

4.
<正>地点:怀宁县育儿初中九年级(1)班开场白:同学们,在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我们都知道海伦·凯勒是一位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她非常向往光明,渴望能亲眼看见世间的美景。为此,她还写了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本书中,她提醒我们要珍惜明亮的眼睛,她说:“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为了让大家牢记这个忠告,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特举行“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的主题班会。  相似文献   

5.
盲人电话机     
我家对门住着一位盲人阿婆,因为家中只有老太太一人,每次打电话她总是找我们帮忙。如果我家没有人,她只好自己拨电话,这样经常打错电话。于是我想设计一台盲人电话机,能让盲人和视力有障碍的人自由拨打。  相似文献   

6.
李琳 《现代家教》2003,(5):12-15
在2002年世界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我国残疾人运动员朱宏艳一人获得5枚金牌。去年12月26日,朱宏艳回到她所供职的郑州市公交公司。记者独家对她进行了采访,并获知朱宏艳是中国迄今为止获得世界冠军奖牌最多的一位盲人运动员。作为一个盲人运动员,朱宏艳是如何走向世界冠军之路的?在中国获得世界冠军奖牌最多的盲人运动员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7.
我的一位同事开会发言时,提出了“触摸知识”的概念,她说她带孩子参观海洋馆,那里的“触摸池”给她很大启发,使她想到了“触摸知识”这一概念。这位同事的发言使我想到了许多问题。我们当老师的,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所谓掌握,本义是搭在手心,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我已经把知识放到你手心了,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抓住(记住),别让它跑掉(遗忘)。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由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我们往往“掌握”不住,自己努力抓到手的东西才会提住不放。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正>施雨彤、罗琦凯、陆荣镇三人都是学校科创社团的成员,经常一起制作科创作品。一天,施雨彤看到一位盲人拄着拐杖走路,被路旁的障碍物绊倒了,但因为天太黑,路人没有注意到有盲人需要帮助。施雨彤看到这一幕,心情很难受,很想帮助盲人,于是她和罗琦凯、陆荣镇商量后决定设计一款可以在盲人摔倒时发出提示音,告诉路人这里有人需要帮助,也可以提醒路人注意避让盲人的智能导盲拐杖。  相似文献   

9.
郭裕嘉 《甘肃教育》2011,(20):12-13
时间如梭,不经意间,她已在小学教师岗位上走过24个年头。一个人最宝贵的24年,她全留在了三尺讲台上。时间就像一把双刃剑。让一个年轻女子变成了一位知性女性,但带走青春的同时又赋予了她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她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市级模范班主任、市级模范教师、省(市)级优秀辅导员以及“陇原名师”等荣誉称号。这位老师,就是庆阳师范附属小学教师段天喜。  相似文献   

10.
一位韩国商人,领着自己的女儿(中文名叫李智恩),带着一位翻译,三人一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要求我们同意他女儿在学校上学。可在当时,我们学校还没有一个外国学生。怎么办?答应他吧,李智恩不会说中文,无法跟班上课,单独教她一个人,成本太大了,而且她的课程怎么设置?生活如何安排?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不答应他吧,看他们的要求特别真诚,不忍心拒绝,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1.
贾志敏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 ,他是一本教科书 ;在老师面前 ,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一初读贾老师 ,是1984年秋天在蚌埠。我听了贾老师两节作文课和一个学术报告。我感到吃惊。我从来没听过这样好的作文课和生动的报告。作文课上 ,贾老师请几位学生和他一起演了一个“小品” :几个小朋友在马路上踢球 ,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撞到了一位盲人身上(盲人由贾老师扮演)。撞人的学生立即向“盲人”道歉 ;没想到“盲人”生气地说了一句 :“什么‘对不起’!我瞎你也瞎吗?”把撞他的小学生说得一愣一愣的。旁边的一位男…  相似文献   

12.
有人考一个著名的智者说,“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么做?”智者顺口答道:“盲人一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这个人笑道:  相似文献   

13.
我的语文观     
我们的中学生毕业了,总是身带着自己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走进社会的。在现阶段“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趋势下,各种连接着全球经济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强烈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我把这一类专业知识教育称为父亲式的教育,这是每个青少年都迫切需要的知识教育。而人文教育(包括审美教育,语文教育),是关涉“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启发,她不传授具体的谋生技能,但她能够使接受教育者视野更加开阔,心理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4.
超常的视力     
《小学生》2007,(7):53-53
我的朋友米雪是一位盲人,但是也许您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她非常善于运用自己的其他感觉,包括所谓的“第六感”,所以很少给人遗漏东西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现在,许多报刊杂志都报道这样使人敬仰,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里,我们也介绍一位盲人。最美的盲人姑娘何处寻?南宁市盲聋哑学校盲职业中专11级三班刘翠青就是一位美丽的盲人学生,可爱的盲人姑娘。  相似文献   

16.
超常的视力     
我的朋友米雪是一位盲人,但是也许您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她非常善于运用自己的其他感觉,包括所谓的“第六感”.所以很少给人遗漏东西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8.
一生一会     
一切由一个游戏开始。两群人,一群扮演盲人,一群扮演哑巴,然后每个沉默的"哑巴"牵起一个"盲人"的手,去走过一段布满荆棘的路。  相似文献   

19.
你恐怕想不到,照片上这个瘦瘦的小女孩竟然是一位小小发明家。她叫李南金,今年十岁,是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还是中队学习委员呢!李南金从小爱学习,求知欲强,课外知识丰富。她热爱大自然,环保意识强,喜爱动物和绘画,荣获“三好学生”“、爱心小使者”和“爱心小义工”的荣誉称号。而她最擅长的还是创造发明,其中的“盲人手机”荣获2002年度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大赛决赛“创新奖”“;盲人电话”荣获2004年度第二届山东省和全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发明创新决赛二等奖“;风力驱蚊器”荣获“2004年度中国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20.
一、文思导引海伦·凯勒出生 19个月后 ,因病致残 ,变成了盲、聋、哑人。但她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从 7岁开始 ,她刻苦练习说话和写信 ,后来学会了五种文字 ,上了大学 ,成为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一个盲人的幻想为基础 ,描绘出一个靠她的触觉和想象认识的美丽世界 ,告诉人们要珍惜拥有 ,把握现在 ,热爱生命。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提出给人三天视力“最希望看到什么东西”的问题 ,给人强烈震撼的是将“有眼睛的人所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少”与“我这个瞎子”“在树林走一个小时”“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