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集团化是国内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融入国际大市场是大势所趋。但依靠国内众多的传媒“小舟”,显然无法在市场中同境外传媒“航母”相抗衡。因此,走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成为国内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业被界定为上层建筑,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广电传媒已不仅仅是宣传媒体了,它还需要强化市场经营行为来发展壮大自己。特别是在地市级电视台人员数量增加,设备不断更新情况下,如果不实行产业化运作,不拓宽经营渠道,地市级电视台已无法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3.
梅丽 《新闻界》2008,(6):150-152
近年来,我国传媒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广播电视业跨地区经营成为一大不可逆转的趋势,受到业界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各地广电集团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广电传媒在跨地区扩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品牌经营是当代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化。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也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但是,如何恰当的进行传媒定位创新呢?一些传媒的老总常常抱怨,说他们为了跟上市场演变的步伐,不断给传媒重新定位,花了大量的钱进行了调查,找到了传媒受众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与服务方式,但是,真正去做了,效果并不好。历史毫不犹豫地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传媒带进了品牌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但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传媒业变革的先行者之中。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全面碰撞。近年来,国内传播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思考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机遇和挑战;二是探索如何进行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媒体已具备了一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面对加入WTO,外资传媒对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新一轮冲击,中国媒体仍然处于相当的劣势状态。如何应对新的冲击,首要的就是对中国的传媒进行产业化改造,而要完成这一改造,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对当今的中国传媒进行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品牌经营,打造自己的优势品牌。作为“事业化单位,企业化经营”的传播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入世”以后,同样也应该走品牌化经营的道路。本结合传媒的产业属性,探讨品牌经营对于传媒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传媒在竞争中开展品牌经营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传媒产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双重性的版权要求,即版权保护与版权经营.版权经营是把版权作为财产权进行开发利用,并充分运用市场策略与商业方法,使版权增值.为此,传媒产业需要确立完全意义上的版权财产观,进行从消极到积极、从保护到经营的版权观念转变.版权经营的基本路径是利用法律规则、创新经营策略,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产品链开发、资本化经营以及技术的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7.
鲁中传媒全称为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报纸出版为中心,以多元化经营为补充的区域性新型报业传媒公司。从1998年12月至今,短短5年多的时间,通过有效资本运营和科学的管理,总资产已超过亿元。现主要拥有《鲁中晨报》、鲁中新闻网两个传媒资源以及8个独资、控股、参股企业,涉足广告、印刷、化  相似文献   

8.
王龙  晏茂愚 《河北广播》2005,(C00):31-34
处在改革、调整中的中国传媒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不论哪种媒体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播首当其冲。电视的冲击,网络的挤占,报纸的夹击,广播“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于是,有人预言,广播的日子长不了。应该承认,作为大众传媒工具的广播,有其弱势的一面,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广播的“弱势”因素更加凸显。可是,广播又有它不可替代的一面。当今世界,广播不仅存在,而且还在发展壮大,仍以其独特的传播效能,在传媒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美国品牌价值协会主席拉里·莱特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作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惟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内容。毫无疑问,我们已进入品牌时代,一流的党报做品牌、创名牌,二流的党报办报纸、忙推销。党报品牌是一个全优概念,其内涵丰富,包括党报的科学定位、栏目(专栏)、包装设计、记者、编辑以及传媒对社会的责任等各种要素,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对党报品牌的构建都很关键。(一)准确定位。信息社会,信息处于超载或饱和状态,受众缺少的是有条理、有系统的必要的信息。传媒要为特定对象提供特…  相似文献   

10.
党报目前是我国报业的主体和核心。面对“入世”、资本介入传媒、传媒集团化发展和激烈竞争的传媒市场现状,党报要保持核心竞争力,就要创建品牌。本主要探讨了为什么要构建党报品牌经营、党报品牌经营基本构架以及党报品牌如何推广等问题。提出了党报参与报业竞争,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之一在于党报的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1.
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媒体的挑战与机遇、合作与发展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热门主题。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媒体产业特别是传统媒体和其他产业一道.正经受着市场的严峻考验。但是,新时代必将孕育新的历史机遇.新形势也将催生新的发展动力。随着传统媒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众多传媒集团的成功组建,传媒产业项目不断扩充,经营品种形成良好互补。以往传统、单一的经营模式得到优化提升,摆脱了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劣势,创造了新的良好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经营广电报的“三轮”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声屏世界》2004,(6):45-45
大众传媒研究专家郑建辉先生在谈及传媒产业经营观时,曾把报刊的品牌、发行、广告比作一辆三轮车的三个轮子,品牌是把握方向的前轮,发行、广告是两个后轮,三者既相时独立又紧密关联,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广播电视传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产业化经营问题日渐浮出水面,本文拟对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广播电视产业化经营势在必行 所谓广播电视产业化是指:从事广电传媒的机构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单纯的文化、精神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向产业经营过渡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4.
2、传媒产业证券市场研究 罗霆在《我国传媒产业进入证券资本市场现状研究》中说:“东方明珠、电广实业再加上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控股的中视股份,目前沪深股市真正从事传媒产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已有3家。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跨媒体经营正在改变美国信息知识的提供形式和成本 ,使传媒业务结构更趋个性化 ,避免恶性的同位竞争。纽约时报公司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经营个案。公司重视资本运营和品牌资产 ,以报业为主业 ,以“内容供应”为经营理念 ,弱化传媒形态的区隔 ,建立了印刷媒体、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的综合平台 ,通过技术共用而达到媒体融合、资源共享 ,开拓全国和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业不缺采编人才,缺的是优秀的既懂新闻又懂经营的复合型经营人才。随着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传媒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培养使用职业经理也逐渐被一些传媒领导层所接受、认可。如何转变用人观念,尽快在中国建立起一支优秀的传媒经营职业经理队伍,事关中国传媒业未来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8.
骆正林 《声屏世界》2006,(10):42-44
当提到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证券市场,在证券市场上,媒体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让成长中的中国媒体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因此,能否上市成为中国媒体的一个梦想。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发行和买卖证券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内容,它能够直接使资本从没有投资机会的人那里,转到能够把握生产性机遇的人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因此,对传媒来说,只有在证券市场上有所作为,传媒资本市场才能显示出活力,传媒发展才有后劲。中国传媒上市的模式选择上市公司涉足传媒业,和传媒公司上市融资,是一个最敏感的…  相似文献   

19.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粗放式经营之路已走到了尽头 报业市场目前面临相当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不断开发的网络、楼宇、户外等新兴传媒不断瓜分蚕食其广告份额,另一方面报业市场本身同质化程度高,读对报刊的多元化选择,决定了报业的买方市场特征。为了提高竞争门槛,以更优势的版面去抢夺同一区域的读,进而淘汰竞争对手,许多报纸通常采用两手:一手是不断扩版以追求厚报化,企图以此吸引读并通过增加版面厚度以承载更多的广告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