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马氏文通》助动字是根据动字的意义划分出来的动词的一个次类,主要包括“可”、“能”、“足”、“得”四个助动字。根据其后所助动字的不同,马氏把它们划分为三类:可(足)+动字;能+动字;得+动字。同时,马氏还深入探讨了助动字的句法功能:与“以’’字连用;助动字连用;助动字单用;助动字前加否定词修饰;助动字与所助动字之间间以“而”字等。  相似文献   

2.
《马氏文远》把动字划分为内动字和外动字。研究表明,其内、外动的划分是以意义为标准的,与现在所说的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分类既有对传统语法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又有对西洋语法的模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转词是《马氏文通》中的重要概念。文章梳理了《马氏文通》中提到的“动字后的无介转词”,并进行分类,认为它们对应于现在所说的补语和宾语。马氏力图用介词来区分止词和转词,但“动字后的无介转词”的存在让他很为难,他不得不用“介词省略说”来解释,他对“动字后的无介转词”的分析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词这一概念在马氏语法体系中的价值。然而马氏注意到的这种语法现象引起了后人的注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的语法研究批判并发展了马氏的观点,对“动字后的无介转词”作了更好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状字章问题颇多,语法学界从各个角度对状字章作了评述,特别是“状字诸式”节,多数学者认为马氏把状字与静字混淆在一起。我们认为马氏把“状字诸式”1-4类归入状字时注意到了此类状字与象静字的区别,实乃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5.
助字是《马氏文通》中没有西方语法为依傍的"华文所独",以《论语》中的助字用例为语料,从三个方面考察马氏的助字,发现:其一马氏以"传信"和"传疑"远不能概括助字的语气意义,《论语》的助字可分为陈述、疑问、感叹和提起。其二《论语》中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证明了马氏对"合助助字"论述的正确性。其三马氏遵循助字的单功能性,有助于分析助字的细微差别和语气词连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马氏文通>以前古代学者对动静字的研究成果.从宋代开始,学者已区分动字和静字.动字表示勉强着力的意义,静字表示自然现在的意义.动静异读萌芽于汉,元代刘鉴是总其成的代表人物.动静异音是根据句读分析逐步归纳整理出来的,有其坚实的语言基础.动字、静字是指同一个字的不同用法.<文通>中的动字、静字概念是按西方语法学的框架改造过的.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的“静字”学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是我国汉语语法学的开山之作。马建忠的“静字”学说,其立名既参照了前人的成说,又赋予了自己的语法观,其范围与现代汉语中的形容词相当。马氏将静字分为两类:象静与滋静;马氏静字作定语、谓语为“常”用,作其他成分为“变”用。另外,马氏又论及静字与虚字之组合情况,其论述贡献与缺陷并存。  相似文献   

8.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对静字定语的处理,语法学界普遍认为马建忠是完全模仿了拉丁语法。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因为:一方面,马氏明确地将静字定语与偏次关联了起来;另一方面,《文通》中无迹象表明马氏将静字定语与其中心语视为同次。由此可见,马氏在处理静字定语的问题上注意到并有意识地顾及了汉语的实际。《文通》中的“顿”是因语气停顿而表现出的语音节奏单位,不是语法结构单位。另外《文通》中接读代字“其”与指名代字“其”的区分是不必要的,但马建忠能从修辞的角度阐析两者的细微差别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9.
《马氏文通》关于“动字相承”的理论,开创了中国语法学界对“连谓式”、“兼语式”等谓悟性动词的研究。马氏的研究,为现代语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这对汉语语法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专著,然马氏语法体系自创建以来,其"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词类理论一直为人所诟病。诚然,就其根本,马氏是认为"字无定类"的。但这一结论的得出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其中不乏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东巴文研究中首先使用借形字的概念,意音文字大多经历过“借形”阶段.本文通过借形字名与实的讨论,借形字与假借字、同源字(词)、同义换读字等相关术语的比较,提出广义借形字,并试总结判定借形字的基本方法.同时就借形字的分类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2.
马建忠认为"有""无"是约指代字、同动字、无属动字、助动字以及决辞。实际上"有""无"只能是同动字,不能是约指代字,无属动字、助动字和决辞只是同动字"有""无"的用法归类。  相似文献   

13.
《马氏文通》建立助字一类,“助字者,华文所独”,可见马氏建立的助字一类有很大的创造性。在《马氏文通·助字》章中,马氏详细地阐述了古汉合助助字的现象,我们可以探究马建忠发现的助字同现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中关于"字类假借"分类细致,且术语使用丰富;它与"字无定类"密切关联,可借此解释马氏前后关于"字"有无定类提出的不同观点;再者,马氏并未对"字类假借"的各种形式进行严格区分,它们分别与现代汉语中的几种词的跨类现象形成对应关系。文章对以上问题一一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马氏文通》在讲述“动字”时指出:“外动字之行,有施有受。受者居宾次,常也。如受者居主次,则为受动字,明其以受者为主也。”(引自汉语语法丛书版一六○页)马氏认为,及物动词的动作有施行者,有承受者,动作的承受者处于宾语位置是常规,如果承受者处于主语位置,动词就成了“受动字”,这样就可以突出动作的承受者了。马氏列举了六种“外动转为受动”的句式。马氏根据主语和动词的施受关系不同,把主语是动作行为施行者的句子叫“外动”,把主语是动作承受者的句子叫“受动”,这种“受动”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16.
向来,语法界都认为《马氏文通》中的“字无定类”就是今天的“词无定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氏所谓的“字无定类”是依赖汉字的“字无定义”得出的,是指同一个汉字在句子中表示几个不同的意义,因而归属于几个不同字类的现象。这里的“字”不能理解为词,否则颇为费解。这种理论符合汉字实际,但也有其局限性,文通中分析一些具体词句就矛盾颇多。究其原因是因马氏那时还未建立现代词的观念,而一味以汉语事实迁就西方语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四声别义现象,今人多有论述,但早在100年前的《马氏文通》中有所涉及.草创之初不免粗疏.本文主要围绕《文通》"名字辩音""动字辩音"提供的203个例字,通过整理归类,并参照各家观点分析马建忠对四声别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马氏文通》"位次""静字"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氏文通》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法学在19世纪初开始摆脱传统小学的樊篱,马氏提出的"位次"和"静字"理论,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释“动”     
"动"字最早见于毛公鼎的金文,"动"之本义为背得动,引申为改变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表示移动、摇动、振动,并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综合作用产生了"动"的一词多义。"动"字的多个义项之间以认知原型为中心,呈现出放射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连系式(Nexus)是叶斯柏森语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另一概念组合式相对应.连系式是开放式结构,灵活多变,恰与汉语语法学家提出的"活字"概念相似,而马建忠也将实字分为动字和静字.经比较连系式这一结构在英语和古汉语中的异同,发现汉字动静之分主要取决于其在语言结构中所处位置.另外,连系式作为语言的一种普遍结构,在古汉语中更为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