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进行了特别强调,减负已成为当务之急。课业负担指的是超出学生可承受能力的课内和课外过重的作业;减负指的是减掉超出学生可承载的作业,回到学生可承载的范围。那么,课业负担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减负”是手段,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以后如何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呢?  相似文献   

3.
“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不是说减掉学生所有的课业负担,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以防“减负”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4.
袁耘毅 《云南教育》2010,(17):42-42
改变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在中小学校开展“减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减负”的目的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减负”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减负”最直接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减负”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可持续地发展.文章从“减负”是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命题出发,从“减负”与“适度”、“减负”与“加负”、“减负”与“增效”三个方面阐述“减负”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易明成 《课外阅读》2010,(11):84-84
提高学习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过重的负担是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减负”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措施之首,“减负”包括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重的心理负担两个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之于传统的、机械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生“减负”都减什么?“减负”后的课余时间到那里去和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不久前到国家教育部采访了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   柳斌说,江泽民主席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贯彻江主席的指示,要认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是要减轻城市学生的过重负担,尤其是要减轻城市小学生的过重负担。要学习总会有一定负担,“减负”主要是指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就是要减轻超量的作业负担,超难度的习题负担,以及那些简单的大量重复的作业负担。“减负”的目的是要减轻对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迫使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个“顽症”,教育部门的“减负”行动是“屡战屡败”,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信心不足,责任感也不强。诚然,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靠教师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减负”上无能为力。事实上,身处教学最前沿的教师。在减负方面应该也完全可以有较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9.
“减负”,这是当前教育战线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正在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减负”道路崎岖漫长,困难重重,但可以肯定地说,将学生从当前如此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其趋势不可逆转。“减负”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课业负担,是指减轻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心理负担,以及由于滥订资料和补课给家庭造成的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要减轻的是过重的不必要的学生负担,但不是说学生学习不要负担,“减负”绝不是减少和取消必要的测验和考试,也绝不是降低对学生学业的应有的要求。“减负”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培…  相似文献   

10.
“减负“不是单纯地少布置作业,单纯地给孩子们更多的休息时间。“减负“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三是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的本质是减去落后的、不切实际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褚远辉 《云南教育》2001,(19):10-11
“减负”主要是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言的而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并且在作业本身的质量和要求上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科学地设计学生的作业是当前“减负”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负”。一、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是与统一要求的作业相对立的一种作业类型。过去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往往是“一刀切”即对全班学生提出统一的作业要求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难度的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  相似文献   

13.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和关注的焦点问题。认真审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不难看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又有教育内在的因素。就学校、教师而言,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一、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理性分析 什么样的课业负担是“过重负担”?对此,很难简单地作出科学界定,笼而统之回答是,凡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负担都可谓之“过重负担。”具体说来,可从学习时间量、学习心理体验方面加以考察和认识,以利掌握判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标准和尺度。 …  相似文献   

14.
减负,须在“教”上下功夫李健,王如富“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的热点,笔者认为,“减负”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将课堂作为“减负”的主战场。认真坚持“教学五认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13,(28):21
政策解读教育部于195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由,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减负问题的正式文件。这个还是繁体字的减负文件首次注意到了当时部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文件指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课业负担过重。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教材有内容过深或分量过重等缺点,使教师掌握教材有困难、学生学习有困难。文件还认为,学生的课外作业繁重和考试多也是学生负担过重的表现。学生每天忙于应付作业和考试,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星期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五项要求”,落实南安市学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分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减负”的经验,2004年11月20日,福建南安市举行了以“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成因及减负对策”为主题的“校长沙龙”活动。南安市教育局陈进兴局长、中教科和初等与学前教育科负责人、教师进修学校领导、各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指出 ,目前 ,在对减负的理解和执行上确有一些问题需要澄清。“减负”究竟减什么 ?很多人将其简化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不对。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如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训练 ;减轻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 ,如教师体罚、训斥等不尊重学生人格等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伤害 ;减轻学生过重的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提高质量 ,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减负要防止一刀切。不区分农村、城市 ,不区分年龄段 ,不看实际问题的“减”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有些地方在减负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时代前进的必然。教育部的“减负”号令既出,“减负”活动,举国上下,全面展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设了难得的、盼望已久的契机。 “减负”首先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契机。无可否认,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温床,孕育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毒瘤,使素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2009,(5):64-64
2009年2月25日的《光明日报》发表了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郭振有的《“减负”应从深层原因入手》一文。文章指出,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多年来的“减负”工作,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超标”(或超纲),即超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育的法律法规入手,分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负”)是违法现象,而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负”)是合法举措。增加学生负担应负法律责任,减轻学生负担是有法可依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