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与频率相关的知识导学1.频率分布表: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2.一般地,编制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如下:(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3)登记频数,计算频率,列出频率分布表.  相似文献   

2.
统计图中的"四频"是指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频数、频率用数据描述;频数分布表用表格表示;频数分布直方图用图形反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现撷取数例如下.一、由频数分布直方图求频数例1(2010年湖北咸宁)某学校为了了解  相似文献   

3.
频数就是所要考察的每个对象出观的次数,频率就是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百分比).频数、频率与总次数存在的关系是:(1)频数之和等于总次数;(2)频率=频数/总次数,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问题涉及频数与频率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4.
,尸,,.日尸,..、(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坟空顺(每空4分,共36分),呱1.将50个数据分成3组,其中第l组和第2组的频率之和为0.7,则第3组的频数是2.对1(X刃个数据分组整理,在频数分布表中各组频数之和为__,各组频率之和为3.光明中学八年级的期末测验中,物理成绩在80一84分的学生有84人,在频率分布表中的频率为0.35,则全校八年级学生共有_人. 4.在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某一小长方形的高恰为其余各小长方形的高之和,则这个小长方形所在小组的频率为_. 5.一组数据有so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ro,则…  相似文献   

5.
建立考试成绩分布曲线 利用数理统计理论对试题进行分析,要建立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曲线。建立曲线时需用到以下几个指标:(1)频数n_1:第ⅰ分数段出现的人数;(2)频率f_1:第ⅰ分数段相对出现的人数,f_1=n_1/n(n为学生总数);(3)段平均值:分段区间内分数的平均值。 已知上述指标,即可建立学生考试成绩分布曲线。方法如下: (1)将考试成绩按一定的区间宽度分段.分别确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除了前面学过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外,还可以把频率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这就是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同的是,纵轴现在用来表示频率/组距,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相应各组的频率.由于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因此,各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等于1。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解读1.频数和频率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的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频率×100%就是百分比.  相似文献   

8.
一、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养细节1:在周一的八年级公开课《频数与频率》上,老师这样导入:上周五布置同学们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同学们……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安排二年级开始教学除法,很多教师都感到除法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通常的感受是“好教、难学”. 一、问题的提出 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多位数)”一般的教学方法是:一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完全依赖于乘法口诀表.例如,关于“42÷6”的计算,按照一般的方法,要求学生通过乘法口诀表想“六七四十二”,由此得出42÷6的商是7.教师在口算基础上教学除法竖式,使得学生掌握的情况总体比较好,一般会自然地将商的位置写正确.当然,对于完全依赖乘法口诀表计算的形式可以很容易地解决.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聚焦1.频数与频率频数,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如:小明练习射击,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6环1次,8环1次,9环3次.这里把击中“6环,8环,9环”都看成是个对象,在5次射击中,“9环”这个对象出现了3次,因此说“9环”的频数是3,同理,“6环”的频数是1,“8环”的频数是1.频率,即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如上面射击总次数为5次,“9环”出现3次.因此,“9环”的频率为35=0.6,同样“8环”的频率为15,“6环”的频率也为15.频数与频率都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频数是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是个数,而频率是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  相似文献   

11.
3.统计与概率(1)统计以下内容应当受到关注: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会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不仅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而且能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用样本估…  相似文献   

12.
【本章概述】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相似文献   

13.
一、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养 细节1:在周一的八年级公开课《频数与频率》上,老师这样导人:上周五布置同学们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同学们……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取得很多成果,老师对同学们的成果进行了整合,现在请班长主持、分组汇报各自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和频率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分数除法的意义。2.记住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记住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4.记住带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二)理解1.能举例说明分数除法的意义。2.知道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可以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的法则。(三)掌握1.会口算分母在10以内的分数除法。2.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和小数乘、除式题。3.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4.掌握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6.
一、有关频数与频率概念的辨析 例1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小明和小芳分别在各自班级里竞选班长。小明得了25票,小芳得了23票。可以断言,小明在班内受欢迎的程度比小芳高。 解析:不正确。虽然小明比小芳的得票多,但受欢迎程度不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数,而是依赖于得票出现的频率,由于各班总人数没有给出,因此,无法计算出频率。  相似文献   

17.
基础练习     
《数学教学通讯》2011,(7):28-29,57
1.正确运用有关的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率等)的概念、事件的概率意义及计算,准确把握各种统计图表断线图、条形图、扇形图及频数分布直方图(表))的含义、作用,进而提取相关信息分析与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正确运用有关比例、相似、位似、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相似图形的性质、判定,  相似文献   

18.
一、中考试题分析 1.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并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统计知识的简单应用;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重复实验中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一、中考试题分析1.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并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统计知识的简单应用; 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重复实验中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这是我们曾学过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然而在今天“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它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教学片段]师:小组交流,谁能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生1: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师:同意吗?生2:我不同意。分数除以整数,整数不能为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