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杨艳 《科教文汇》2007,(7S):185-187
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是对比语言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本文拟从语用学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研究英汉成语在来源、形式、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对第二语言教学、文学欣赏、翻译实践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而且还是各个民族文化和地方语言精华的载体,同时也明显的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先了解这门语言的精华所在——即成语的文化内涵。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成语也就成了学习外语者的一大难题。不同文化对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对成语和部分谚语的翻译和理解不同,引用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成语和谚语的原语及译语,来体现语言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成语学习,并从汉英文化对成语及谚语的理解和翻译中,了解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对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加深我们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4.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共性和文化差异是对比语言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成语是浓缩的文化,是文化的精髓,是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窗口.本文拟从语用学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研究英汉成语在来源、形式、意义等方面的差异和相似性.对第二语言教学、文学欣赏、翻译实践等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产物,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很多与当地的习俗有关的一些文化。成语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都是历史传统的积淀,语言的精髓体现,它的产生和形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内涵。此文通过对藏汉民族的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等进行对比分析,运用藏汉文学翻译中的大量成语实例,剖析藏汉文学翻译中成语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7.
金代 《科教文汇》2008,(8):181-181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寓意的成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静,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相似文献   

8.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昊 《科教文汇》2010,(17):135-136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文化空缺是文化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找到蕴含文化内涵的语言转换规律,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9.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动物寓意的成语。由于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思维定式和文化背景,有时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  相似文献   

10.
典故是语言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典故寓意深刻、民族色彩浓厚,具有很强的修辞作用。典故的构成形式多样,来源极其广泛。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政论篇章、新闻报道和商业广告中,用典之处也比比皆是。着重探讨在商业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不仅要转换语言,还要转换文化.从尤金·奈达的翻译性质示意图入手,以文化的视角分析阐述解释性翻译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从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双关、专有名词、修辞手法、外来语和特定表达等角度具体分析解释性翻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典故是语言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典故寓意深刻、民族色彩浓厚,具有很强的修辞作用.典故的构成形式多样,来源极其广泛.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政论篇章、新闻报道和商业广告中,用典之处也比比皆是.着重探讨在商业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3.
张景忠 《科教文汇》2009,(6):249-249,273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从语言文字结构障碍、语言惯用法障碍、语义表述障碍和文化传递障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翻译中的局限性;对翻译中的再创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从语言文字结构障碍、语言惯用法障碍、语义表述障碍和文化传递障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翻译中的局限性;对翻译中的再创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邱春英 《科教文汇》2013,(22):136-136,140
商务英语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来实现不同语言、多元文化间有效传递商务信息的活动。论文以跨文化意识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江 《科教文汇》2008,(30):240-240
成语翻译中对文化意象的处理至关重要。本文拟从文化意象的失落、文化意象的错位、文化意象的保留三方面探讨对成语中文化意象的处理,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卓华 《科教文汇》2008,(22):252-252
成语是语言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其特点是结构严谨、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表达思想、感情、风格的交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对比,结合中英成语的来源及其语言特点,总结出中英成语互译的几种方法,以求弥补在成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文化缺失部分,使两种语言的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翻译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播,而文化是差异则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难度。本文主要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进行适当的文化转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的形成着手,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提出不等性产生的环境。本文主旨在于分析翻译过程中颜色,数字和成语的不对等性。  相似文献   

20.
翟卓雅 《科教文汇》2007,(11X):189-189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差异。文化翻译的实质就是文化意象的翻译。本文试图从英汉互译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索翻译过程中文化意象的传递问题。译者的文化态度和双语文化知识对英汉互译中文化意象的丢失和歪曲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