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理论上研发投入可通过技术创新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尚需实证验证.基于2005-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GLS)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研究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研发投入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在研发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但中介效应水平只有14.43%,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引进和吸收高素质科研人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选取201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技术贸易数据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实证研究了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相应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技术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非东部地区,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通过门槛研究发现,当技术贸易超过一定的门槛值,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会显著变小。(2)技术贸易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揭示了技术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发展路径,为技术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稳定跨过“结构性减速”阶段的重要动力。基于中国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技术创新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分阶段对比分析了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技术引进、模仿创新及自主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自主创新最为显著。(2)三种技术创新是否可以提速经济发展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增速作用逐渐减缓。(3)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速的作用受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既定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投入越多,产业结构升级的边际经济效应越小。(4)我国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各产业通过逐步提高其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承载吸收能力,实现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研究了海洋科教、风险投资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实证过程采用中介效应及门限回归模型,选取2006-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沿海1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海洋科教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风险投资在这一影响机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但其中介效应效果量仅为0.05,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3)风险投资在海洋科教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中存在门限效应,当风险投资规模跨越门限值时,海洋科教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发生跃迁。因此,为实现海洋强国,应重视海洋科教的发展,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扩大风险投资规模,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服务需求是中介渠道;(2)生产性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活性服务化只产生服务需求效应,不能驱动技术创新;(3)7类不同生产性服务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和中介效应强度存在异质性;(4)发达国家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中国家服务化未产生技术创新效应;(5)金融危机前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危机后技术创新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面板模型考察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生态竞争以及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并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考察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异质性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经济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2)中介效应表明存在着“地方政府竞争—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传导机制,经济竞争抑制了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竞争和服务竞争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间接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首先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以及基于知识资本的中介作用机制,其中将知识资本界定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三个维度,之后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直接影响机制看,制造业服务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该影响效应存在着行业异质性;从制造业行业异质性视角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但影响效应不存在着差异性;从服务要素投入行业异质性视角看,低端服务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服务化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高端服务要素投入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中介作用机制看,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设施资本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渠道,其中创新设施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大,研发资本的中介作用效应最小。  相似文献   

8.
陈书平  朱东波 《预测》2023,(1):83-89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世界各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经济新常态形势下的迫切任务。本文构建计量模型检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技术进步作为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均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且各地区提升水平不同。技术进步作为中介变量在国内外技术研发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地区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呈显著性,中部地区不显著。结合相关实证结论提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引导对外投资、积极吸收先进技术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视角,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和时点维度对1985年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短期与长期的差异性,即技术创新的短期影响显著大于长期,而非正规金融的长期影响显著大于短期;从总体看,非正规金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产业结构升级对非正规金融较技术创新敏感;非正规金融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累积冲击效应,而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及时响应;三者的关系在不同宏观背景下呈现出较为类似的走势,且冲击影响大小有所不同,但是“十五”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冲击作用几乎没有得到提升。据此,笔者强调在“十三五”规划时期,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对技术创新投入的不足并规范有效地引导非正规金融促进技术的创新,以增加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保障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0.
彭薇  熊科  唐华 《科研管理》2023,(4):77-8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动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技术创新对两类消费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效率越高,越有助于促进我国居民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乐型消费过渡;(2)消费升级存在时间黏性,当期消费会受到往期消费水平的正向影响,而技术升级有助于打破这种黏性,助推消费升级;(3)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体现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对拉动内需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时乐乐  赵军 《科研管理》2018,39(1):119-125
本文基于2002-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以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环境规制强度和其他因素变化与否,只要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就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高强度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倒逼作用,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依赖于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高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不同影响;市场化和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2001~2012年的数据,根据分布滞后(ADL)模型和库伊克模型的思想,以AIC、SC信息准则为标准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研究加入滞后效应考量的情况下,FDI、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即存在滞后效应,且主要体现为对创新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较显著,对核心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始终不明显;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于FDI且存在滞后效应。中国汽车制造业应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研发机构,提高外资用于创新投入的比例;加大R&D投入,着重依靠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有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研究对产业特征的关注还不充分,影响了对激励政策产业层面效应的深入理解。本文认为更为系统地重审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效应,有必要将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同步纳入研究模型,因为它们分别影响产业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动机和技术创新能力。当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都处于高水平时,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实证数据来自和五类使能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的16个制造业的2013—2017年的数据,包括R&D资本存量、全时人员当量、发明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和以DEA视窗方法计算得到的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放大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但是R&D补贴政策对于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产业有更高的正向效应;当技术市场竞争度高时,技术吸收力对税收优惠与R&D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最高。本研究深化了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机理的理解,并提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重视产业的市场竞争度。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引擎,已成为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要素。以31个省份为案例,基于组态视角,运用fsQCA方法探究科技创新要素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以及各因素间的联动关系,剖析影响各省份产业升级差异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与多元路径。研究发现:高产业升级指数的驱动路径有3条,可划分为成果转化-科技资金主导和环境规制-科技人力主导两种类型,案例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非高产业升级指数的驱动路径有6条,组态多样且与高指数路径相比具有非对称性,该路径中科技创新环境与科技人力投入存在替代作用,案例分布均匀且集中于中西部省份。研究结果不仅基于组态思维丰富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领域的学术研究,而且为各省份制定实操性强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汪明月  李颖明 《科研管理》2022,43(10):71-80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尽早“脱钩”的有效措施,也是全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企业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处于不断升级的过程。本文借助642家工业企业调研数据对政府价格规制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试图回答清楚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态演进过程中,政府价格型规制的作用节点和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路径是显著存在的,绿色工艺创新是中介变量,且间接路径所占的比重要大于直接路径。政府价格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升级存在正向的调节作用,但是调节的作用节点仅存在于绿色工艺创新向绿色产品升级的过程中,且政府价格规制对绿色工艺创新与绿色产品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具有边界性。上述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如何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也为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贡献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针对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的合力能否有效促进科技创新的争议,根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科技创新分成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两个阶段,选取2000—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以研发投入为门槛的门槛模型,实证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有利于科技研发,却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2)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研发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研发投入分别跨过门槛1.22和1.92后促进作用显著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研发投入跨过门槛0.24后高级化的抑制作用减弱;(3)科技研发阶段,东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比中西部地区更大,但在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间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差异并不大;(4)尽管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抑制科技成果转化,但是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促进作用。基于研究结论,得到应分类施策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正确处理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等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Coe-Helpman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将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等5条渠道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均纳入该模型,用动态GMM检验各渠道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性来看,滞后一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技术的循环累积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比国内研发资本更好地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除了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没有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他渠道均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中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分析创新要素投入以及产学研系统各主体联系强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对检验结果结合边际产出的原理展开理论推演,讨论区域创新要素配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一、产学研合作强度对论文产出没有影响,对新产品产出有正向影响。二、无论是对于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还是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科研经费边际投入的推动作用都十分明显。三、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中,R&D投入存在资源匹配错位的情况,R&D人员投入相对过多,R&D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