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军国主义阴魂为何不散李世华近年来日本三届内阁均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歌功颂德。如细川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中西启介、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村山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和通产相桥...  相似文献   

2.
日本战败之际,美国操纵了貌似无条件投降的日本有条件投降,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从而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留下了精神支柱和制度载体.被占领初期,日本军国主义一度表面恭顺;但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到70-8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甚嚣尘上;至今,日本军国主义的表现形态更加完备,气焰更为嚣张.  相似文献   

3.
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是与日本近代化同步进行的,武力侵略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作过程。同时,近代天皇制为中心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启蒙思想为军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制造了舆论;“国家神道”成为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而二战后,美国的“冷战”和“反共”政策,为军国主义的复活大开放便之门。本试图从这些历史的深层分析日本军国主义倒而不死的根源,说明军国主义对日本政治和社会生活影响的根深蒂固,为此,爱好和平的人们要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并与之作坚决的长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日本新军国主义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亡灵在当代的复活,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其主要表现是: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罪行,修改和平宪法,扩充军事实力,频繁进行军演,插手他国事务,威胁邻国安全。日本新军国主义的形成既有国际政治、经济因素,也有日本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因素。我们应对新军国主义的策略一是反对,二是不怕。  相似文献   

5.
儒学,又称儒家思想,往往给人"儒雅"、"尚礼"、"仁心"、"修己"的感觉。然而在日本进入近代社会之后,儒学却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所畸形利用,成为毒害日本人民、侵略亚洲各国的宣传工具。文章旨在通过对中日儒学的内容差异,以及日本军国主义者如何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异化改造,来强化日本所谓"武士道"、"忠君爱国"、"王道乐土"等精神的分析,洞悉异化后的日本儒学推动军国主义发展的原因,这对于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略战争的发动不能仅归咎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在以往的阶级分析法中被认作受害者的许多普通日本民众、部分思想文化界人士在战争中也扮演了积极角色,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右翼思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氛围。把握军国主义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日本国民对战争罪责的清醒认识,也是遏制今日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同盟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制定了一系列非军国主义化的政策,日本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六、七十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大国的确立,日本开始重新谋求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复苏,相应的对外政策也根据自身利益发生演变。60多年过去了,今天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又在扶桑游荡,中国人应该多了解日本,找寻其军国主义根源,建立正确的现代日本观,不要停留在“小日本鬼子”的低水平谩骂上,应保持战略警惕,做好应对其军国主义挑衅的战术准备,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8.
《日美防卫合作新指针》及其相关法案的实质是日本为重新走向军事大国、政治大国创立法律依据;其基础是日本的经济势力、军国主义的崛起、唯我独尊的国民心理、美国的远东政策;其危险趋势是日本再次军国主义化、日本再战、日本再败。  相似文献   

9.
出口转内销的日本新思维有些人到日本走马观花般地看到了繁华和平的景象,就大谈什么这里哪有军国主义。其实这种一知半解的印象是非常幼稚的。我们并不是说日本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日本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等国情的不同,使其在创立资产阶级军国主义时有着自己的特质。由于当前日本的某些动向,深刻阐述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历史特质,从本质上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认识是极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伪公然歪曲历史,提出东北是“独立国”的谬论。妄图以此为伪满的成立寻找历史依据,也为日本占领东北披上合法的外衣。对此,中国史学界广大仁人志士据理力争,除了揭示日伪反动言论的本质外,他们还按诸典籍,以历史文化为主要武器,并结合地理、法律等知识,论断和确认了东北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从而有力地驳斥了日伪的反动谬论。  相似文献   

12.
一贯道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最大规模的全国性会道门组织.从七七事变爆发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侵华日军(包括日伪政府)和国民政府是一贯道主要传播区域内的当权政治势力.一贯道与上述当权政治势力在勾结、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日寇为了侵华而利用一贯道美化侵略政策、筹措军需物资、搜集情报;国民党反动势力则利用一贯道散布反共舆论、刺探中共军事情报、进攻解放区等.一贯道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利用当权势力为靠山,在这些当权势力统治集团内部及其统治区域内求得生存发展空间,壮大自己势力.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于战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郁达夫认为日本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抄袭”,缺乏创造性。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步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其文化也走向倒退。作家堕落,作品内容趋于反动,文化生活十分空虚;尤其是对中国文化的侵略。使日本成为毁灭人类文化的敌人。然而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历史,隋唐之时曾“开发倭夷”;将来“建设东亚新文化”,责任也还在“我们的肩上”。  相似文献   

14.
1937年8月1日成立的天津市治安维持会,是日本侵略军在华北占领区最早扶植建立的傀儡组织之一。该伪组织遵照日军意旨,临时代行天津市府职权,在协助日军维持战争初期社会治安、镇压抗日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天津市治安维持会的基本特征,如人员构成上的复杂性,政治上的对日依附性,行政上的准政府性,活动内容的示范性,组织上的过渡性等,以期读者对该伪组织的反动本质有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抵制日货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广州人民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不屈服于各种反动势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该运动具有发动早、持续时间长、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互相支持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伪满洲国反动、愚民的政治宣传教育小册子《建国精神》,是殖民奴化的教材,它极力宣扬“满洲国”是以日本国为中心国家和指导国家的“日满一体化”的国家,号召为全球实现以日本国为中心和指导国家的一个国家即日本的“建国精神”而努力奋斗.这些足见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和颠倒是非.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借奥塞罗的悲剧命运,使人们不仅认识到人性中的善恶转化及恶随时战胜善的可能性,而且还认识到反动势力的虚伪和残酷及进步力量在发展初期的幼稚和本身存在的弱点,从而警醒世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和自身本性中的弱点作斗争,勇于和反动阶级及本阶级内部的反动势力作斗争,积极地追求幸福生活,其作品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里无能够在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逃走,山东大部落入日寇手中的情况下,坚持留下独自抗击、或与其它国民党军队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正义感。从1937年冬到1939年春,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我党积极主动地对张里元部开展统战工作,使之与我党在特定时期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团结抗日,互相支援,对我党我军在山东地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实力派,张里元在政治上终究还是趋于保守和反动的,一旦涉及到他个人的实力和地盘,他就会拒绝与我党合作,或与我为敌。  相似文献   

19.
时至今日,学界多数学人已不再把新文学倡导者与"学衡派"的论争看作革新与守旧、进步与反动的文艺思想斗争了.然而,他们当初的分歧何在?造成分歧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本文对此作了深入地论述,客观公正地评析了这场论争的是非功过.  相似文献   

20.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其诗歌吟咏了寰宇的风云,是抗日战争的颂歌,解放战争的颂歌,中国革命的颂歌。人民领袖的颂歌。诗人们在满腔激情地歌颂革命一方的同时,对日、汪、蒋这些丑类和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还深刘地揭示了当时的延安和边区对于后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意义。怀安诗社的作品证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可以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特别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