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数说装备     
惠州市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 近年来,惠州市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年提高,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相似文献   

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拨款在义务教育总投入中的比例偏低;中西部省份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偏低,政府拨款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比例严重偏低。200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上年略有下降,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较上年有所减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五"计划前三年(2000ee2003年)教育经费投入总体状况、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各级教育生均经费、财政教育资源的生均配置以及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本文数据均来自各年度《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一004》),描述了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刁免入的进展并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教育财政的主要问题是投入上的不平衡.本文选取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地方财政与地方GDP的比例、预算内事业费拨款与基建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支出占生均支出的比例等财政投入与支出指标,从经费总量、结构、生均支出三方面分析我国31个省(市)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的区域差异,以期为各省级区域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中财力资源配置主要指以国家为主的教育经费分配。对地方财政而言,涉及普通高中教育的经费投入、事业费、基建费、公用经费等。本研究主要以各公立普通高中学校为对象,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对甘肃省13个市(区)具有代表性的50所普通高中学校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普通高中经费投入平均总额为848.7万元,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额的21.4%;2001年为1696.2万元,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额的32.2%;2002年为2030.3万元,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额的30.8%,近三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了近9.4个百分点。然而,由于甘肃省是一个财政困难、历…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变动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考察了社会经济因素、财政和教育财政因素以及人口因素对于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的生均投入就越高;第二,地方财政支出与政府生均投入呈现出显著正向关系;第三,政府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的比例对政府生均投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四,普通高中政府生均投入随着普通高中学生规模的扩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200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情况分析及改善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一、2000年各渠道教育经费收入的来源构成及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1.2000年各渠道教育经费收入来源构成据初步统计结果,2000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收入为3849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为2086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54.2%;若加上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284亿元,则合计为2370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61.6%。2.2000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配全国各级全日制教育机构(含大、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成人高校的学历教育部分、特殊教育机构,总计有在校生2.48亿人。其中属…  相似文献   

7.
张健 《江苏高教》2007,(2):151-152
一、教育经费总投入情况 "十五"期间,除企业办学经费项目出现负增长外,江苏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经费总量从2000年的259.6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597.6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8.17%.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投入累计超过2169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含城市教育附加)累计超过1147亿元,约占全省地方教育总投入的52.88%.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沈百福 《教育科学》2003,19(2):11-15
我国教育投资的进展:一是教育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速度,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不断上升;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二是初步建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形成了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办学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大幅度增长。三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施教育财政重大系列工程,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财政的杜杆作用。各级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差异逐步缩小,财政教育拨款在各级教育的分配正在向更为合理转变。但我国教育投资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我国教育经费总量、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仍然偏低;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承担比例偏低;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指数较低,城乡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差距较大;中等发达地区个人分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偏高等。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教委统计口径,当前我国教育总经费由如下几个来源渠道构成: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各级政府征收并用于教育的税、费;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4.社会集资、捐资办学经费;5.学杂费支出;6.企业办学经费;7.其它教育经费.通常我们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外的各种教育经费统称为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教育集资、捐资属于预算外教育经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指标(以下简称教育集资)的定量研究,分析教育集资(文中的数据为支出数)的时序变动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并寻找教育集资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各省区市普通高中生均经费的常见差异指标分析发现,2003-2007年间总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要大于生均(预算内)人员经费的不平等程度,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大于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的不平等程度,而且生均(预算内)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是最大的,达到0.5左右,其各地区间的差距水平已经处于很高位置了.除基建经费的不平等程度在增加外,其他类型的经费的不平等程度都在减小.各类型生均经费的预算内经费比例过低,且人员经费比重过大挤占了公用经费.  相似文献   

11.
比较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主要包括中央政府财政和地方政府财政两个方面的经费。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多方面筹措教育经费。中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性拨款,但是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国总教育经费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有逐年上涨的趋势,通过国际经验比较,拓宽了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思路,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渠道。  相似文献   

12.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2003年我国教育经费状况明显改善:教育经费总量、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快速增长,高于"九五"期间的年增长率;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所占份额回升,政府教育投入更多向义务教育倾斜;义务教育总投入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上升;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率高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比例及差距正在缩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快速增长,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迅速提高;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了高中和普通高校规模的扩大,入学率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八五”期间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进展1.教育经费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投入总量比“七五”期间翻了一番以上。“八五”期间是我国教育经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国家教育经费总支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以及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七五””期间均翻了一番以上。——教育经费总支出五年累计6025.22、乙元,是“七五”期间总支出的2.46倍,年均增长率28.29%。——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48O0.60亿元,是“七五”时期支出的246倍,年均增长率20.14%。——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五年累计355422丫乙元,是“七五”期间支出的2.11倍,…  相似文献   

14.
11月14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摘要如下: 一、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1999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34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中小学支出以及校办产业减免税等项)为228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3%。 二、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情况。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为18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同年,全国财政收入为1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8%,全国预算内教育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各省区市的人均财政支出对本地区的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系数可以近似地认为表征了人均财政支出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贡献率,也反应了各地区在财政支出上对教育支出的重视程度。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的人均财政支出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贡献率都超过0.5。各省份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多少,除了与当地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及人均GDP等因素有关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政府愿意拿多少财政支出来给予教育,显然各地政府的认识及其努力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各省区市的人均财政支出对本地区的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系数可以近似地认为表征了人均财政支出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贡献率,也反应了各地区在财政支出上对教育支出的重视程度。全国半数以上的省份的人均财政支出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贡献率都超过0.5。各省份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多少,除了与当地的人均财政支出水平及人均GDP等因素有关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政府愿意拿多少财政支出来给予教育,显然各地政府的认识及其努力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1994—2001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目标尚未真正实现,且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和学杂费呈现此消彼长的二元化趋势。中央和地方属高校在经费来源结构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差异表明,教育经费向中央属高校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具有现实必要性,但必须兼顾公平原则,保证中央和地方属高校能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9月中旬公布了2007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全省预算内教育拨款46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22.32亿元,增长35.66%,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8.66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3679.97元。比上年增加1206.02元,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均经费地区差异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地方教育经费中,中小学教育经费占主要部分。1991年—1995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中等教育经费占比例分别为35.86%、36.12%、39.22%、39.16%和39.56%;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占比例为33.73%、33.47%、33.61%、34.58%和34.35%;共占比例接近85%。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地政策差异等原因,各地的中小学生均经费无论是在全口径,还是在预算内,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教育财政拨款保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第七章中明确提出:“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本文将结合当前情况对实施这一条款如何建立保障机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教育法》中该条款能早日贯彻实施.一、当前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及预算内公用经费的现状分析1.1994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按财政支出扣除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并含城市教育费附加新口径计)为931.13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6.07%,同口径比较比上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