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方高等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提供人才服务.随着闽东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闽东高教必须及时进行层次、形式和科类专业结构调整,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认为优化结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科类结构是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的基点.科类结构的调整应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层次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指出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宏观调控机制,引导和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是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整体、层次与科类3个维度对长三角高等教育结构进行多维审视,结果显示:三省一市高等教育密度差异明显,上海遥遥领先,浙江和安徽相对滞后,苏、浙、皖3省内部高等教育分布均呈现省会城市集聚格局。近些年长三角高等教育层次明显提升,但除上海外,其他3省与发达国家同期相比层次明显偏低,浙江和安徽层次指数低于全国平均值。长三角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整体上与全国较为接近,其中上海和浙江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程度较低。未来长三角各省市应差异化发展,上海具备了打造世界高等教育高地的基础,江苏紧随其后,浙江可着力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安徽短期内仍应以本、专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应实现区域联动,同时以人才的充分合理流动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结构出现了一些调整,在层次结构上大量增加了副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授予量;在形式结构上,私立大学,尤其是私立营利性大学发展迅猛;在科类结构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应用学科.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今后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学科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在1998-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中,河南高等教育结构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呈重心偏低的金字塔型,形式结构中普通高校扩张而成人高校萎缩,科类结构中工学和文学比例较高,布局结构呈以郑州为中心的辐射状。依据外部适应与内部协调原则,河南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存在不合理因素,要努力提升学位层次的重心,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继续保持普通高校的发展趋势,转变成人教育发展思路;依据经济发展需求调整科类结构,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建设中原高等教育城市群,推动省域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荣 《高校后勤研究》2022,(3):67-69,77
我国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调整与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政策调整大致经历了计划体制下的院系调整、改革开放后的重点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扩招后学科结构的优化调整到新时期面向世界的"一流学科"建设四个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一直在持续地进...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可通过描绘因素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内生纠偏机制以及相互作用情况来表征.基于协整理论,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对以上三方面进行有效探测.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调性特征,各产业和科技的发展会显著促进各科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三者自发地产生纠偏机制对各科类研究生教育和各产业的发展速度进行调控,同时因素间呈现显著的两两互动作用.具体至各科类,它们与对应产业、科技的协调发展方式以及协调程度有所不同,农学研究生教育与农业、科技的协调程度最低,工学略强,其他科类(除工学和农学外的科类)最强.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浙江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浙江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与建议:以多样化为原则,纵深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专科生教育;适当控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因"专业"施"优化",落实高校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有效配置不同城市及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2019年的教育统计数据,选取高等学校数量、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以及学位授予数等三项指标,从空间布局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以及类型结构等宏观层面剖析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过渡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特点,得出空间布局结构重心偏向中东部、层次结构的重心正逐步向更高的教育层次(研究生)偏移、科类结构动态调整、形式结构的重心保持不变等结论。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针对近五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转变进行具体分析可知:教育政策调整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直接推动力,技术更迭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间接推动力,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与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相互联结,社会理念转变是高等教育结构转变的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从高校职能发挥的角度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与布局结构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高等学校职能的有效发挥,迫切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逐步建立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门类按服务社会生产的对应关系可划分为基础型学科、生产型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基本类型构成的结构水平与区域从业结构水平相适应。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从业结构的适应性状态呈较为明显的由东向西递减格局:东部发展基础较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科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强,教育供给结构可以保障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中部和西部地区科类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较差,科类设置不合理,教育供给与区域需求不对称。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性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结合江苏实际,从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现状,通过高等教育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讨论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科类结构问题的制度成因,即以准入为重点的专业审批制度、以规模激励为核心的招生录取制度和拨款制度以及专业评估和监控制度的缺失决定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模式的内在运行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调控机制要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契约"关系和治理模式,让高校回归责任主体地位;调整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制度安排的价值取向,实现从规模激励向结构、质量和效益激励的转变;以利益为杠杆,根据专业性质分类确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机制;以综合信息服务为政策工具,建立社会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被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原因主要有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自身稳定性、计划经济体制根深蒂固、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等,变被动适应为主动适应的措施是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扩张时期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特点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规模扩张时期。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研究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使得研究生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数量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形成了如下特征:(1)工学、理学、管理学、医学所占比例较大,相加起来达到总数的70%;而哲学、历史学、农学、教育学所占比例较小,均在4%以下。(2)理科与文科的比例约为6∶4。(3)硕士生的科类结构与博士生的科类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对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发生直接影响的因素似乎主要来自高等教育内部。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结构与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将对区域高等教育多元发展提出必然的要求。多元发展主要表现为内涵型发展、差异性发展与特色化发展。促成区域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需要适度扩增区域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科专业结构分布的区域经济适切性,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构建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教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质量和结构问题就凸现出来了,江西高等教育与全国比较起来。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规模偏小;层次比例欠当。重心偏低;科类结构欠佳,理偏多以及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这些现象是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现行的经费与拨款体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要使江西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合理,科类齐全,就必须明确江西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确定结构调整的学科规划。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及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了优化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基本对策,即探索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预测社会发展对各科类人才的需求趋势;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对不同科类的人才需求,促使学科专业设置在地区间协调互补;确定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各自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保证科类结构在层次上差异互补;明确各科类的性质和特色,对不同的学科专业设计不同的教育过程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需要调整的客观背景,其次讨论了劳动力市场转型期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1998-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998-2007年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变化的历程、趋势及特点的分析表明,高等教育各层次规模大幅扩张,各层次比例关系、各科类层次结构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科类层次结构上表现出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人才培养的重心出现上移,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人才培养重心出现下移的特点.形式结构上,普通高等教育机构数与在校生数、高等网络教育的在校生教、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公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民办高校的机构数与在校生数均呈现增长趋势.科类结构上,各学科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快,而理论性强的基础性学科的发展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布局结构上,全国各地区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万人口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各地区的普通高校数量、在校生人数、每10万人口在校生人数绝对差距不同程度增大.但相对差距总体呈现缩小趋势.基数较大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基数较小地区在数量上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总体上持续增长,梯队层次明显.从1998-2007年这1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政府通过制定高等教育制度与政策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