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健康、聪明、活泼的孩子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健康的幼儿除了身体健壮以外,心理的健康也十分重要。但由于心理健康的隐蔽性和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使人们经常忽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心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芳  敖颖 《山东教育》2009,(4):50-5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在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教师、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不再把听话、懂事、乖巧的孩子视为没有问题的孩子,而是开始重视幼儿内心的感受和真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语言、感知、注意、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时期的心理状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都说孩子是一棵小树,要给树浇水、施肥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都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健康,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本文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常常认为孩子的健康最重要,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期的心理状态的平衡与不平衡将直接影响其一生。所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生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有专家认为,目前,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由于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年轻父母便肓目地给幼儿灌输一些与孩子年龄不符、超出其认知水平的知识,逼孩子进各类兴趣班、特长班;还有的家长一味地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身体的成长发育;而他们却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使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负担,影响了身心健康地成长。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正确对待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特请俞国良教授就此进行分析、指导。  相似文献   

6.
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的心理健康更应提到教育的日程上.教师不应仅仅局限在幼儿的衣食住行方面,更应当时刻留意孩子的心理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心理健康认知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幼儿教师在开展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绘画治疗的方式。本文将针对绘画治疗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分析,通过应用原理、应用形式以及具体的操作实施的详细阐述,给读者提供教学参考。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上升。健康问题可以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然而后者由于表现并不明显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  相似文献   

8.
汤丽艳 《中国教师》2013,(Z2):86-8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中山医。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比较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能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以往的幼儿成长研究中,专家都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研究,从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得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来讲,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而幼儿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幼儿期心理健康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中更有信心、更有力量,不易被挫折难倒。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其一生成败与否、快乐与否的基础。但由于幼儿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环境及其变化的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因此,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创设有利环境,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指导纲要理论性充足,但是难以应用于实践;简单以德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不足;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了心理健康等。基于此,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尽快建立健全,并且教师队伍需要提高素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多观察幼儿情绪,使幼儿的智力和心理不断强大。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每个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孩子的身体健康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关心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却往往被忽视.成人能够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本文将围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任务,正确的健康观念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然而,许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视,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却考虑不多。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正确的健康观念应包括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许多人认为孩子能吃、长得强壮就是健康.这其实是理解的误区.往往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这就要求幼儿园在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而后者往往被人们忽略。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幼儿期的心理健康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健康教育是维护健康的必由之路,健康教育系统地渗透在幼儿园教育中,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的发展需要,更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当下社会的每一位家长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岁起就开始报各种幼儿的辅导班,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本文就以幼儿学前教育为研究课题,系统进行阐述和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学前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前教  相似文献   

16.
中共广州市委员会机关幼儿园重视幼儿心理健康保健工作,以国家级课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契机,积极组织幼儿及家长参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进幼儿园家庭社区幼儿心理健康共育模式的有效构建,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紧密、和谐的互动平台,增进了彼此的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幼儿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形成及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进餐教育也是幼儿健康驾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饮食习惯,存在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这些不良进餐习惯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那么,怎样使幼儿从小成养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个人觉得家长、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去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子女教育越发重视,尤其在农村地区,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由原来传统的隔代教育现象(即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帮带孩子,文化层次低,观念落后,重考体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重智力轻能力培养)逐渐转变为重视专业教育方向发展,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情迫切,从幼儿时期甚至更小时期起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因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缺失等原因,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否则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到祖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连的",在我们关注幼儿生命健康的同时,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关爱每一个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更是这个社会应该承担的义务。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应该掌握最基本的心理研究技能和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比较晚,针对很多方面的教育还不是很成熟,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适合的教育方法、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家长不给幼儿良好的家庭教育等。基于此,围绕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展开详细的研究,首先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概念以及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然后针对当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