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提高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模式。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创设教育与家庭合作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一、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对学前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幼儿园、社区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教育资源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新课程观影响下,我们认为:主题探究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讨主题探究活动中家庭、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红 《少年世界》2012,(1):12-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幼儿生活的大环境,其中设施、设备、工作人员及居民都被幼儿所熟悉关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近年来,我园在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努力挖掘社区中的各项教育资源,使其充分融入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为幼儿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方位、多通道对幼儿产生影响。社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构成了幼儿学习和活动的主要环境,它们对幼儿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那么如何在这个多元环境中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从两方面对拓展幼儿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一是“因地制宜”,注意地方特色,从幼儿所处的环境中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民族文化教育应该呈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其实是提出了一种大资源观或综合资源观,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树立大教育资源观念,不囿于幼儿园固有的力量,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积极组织社区里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因为这样既可丰富幼儿园的资源,又把幼儿生活中的事物组织为课程,为幼儿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标。一、对社区教育资源的界定按照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切实落实纲要精神,我园开展了民间游戏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王淑艳 《甘肃教育》2010,(15):37-3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幼儿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各具优势且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2.
留下我的爱     
彭俊红 《学前教育》2007,(11):54-55
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格局。而家长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只有家长有效地参与幼儿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应成为没有围墙的幼儿园,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3.
1.理论支持。《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密切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依据《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展了具有特色、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发展的特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平 《家长》2023,(31):49-51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与幼儿园、社会相互合作,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幼儿园阶段,社区是实践活动的主阵营,能够为幼儿的成长提供社会教育的场所与安全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又指出"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充分说明了幼儿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育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幼儿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其实是提出了一种大资源观或综合资源观,也就是说,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树立大教育资源观念,不囿于幼儿园固有的力量,将目光投向整个社区,积极组织社区里一切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服务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因为这样既可丰富幼儿园的资源,又把幼儿生活中的事物组织为课程,为幼儿提供了合适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教育整体观要求我们应充分运用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它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教材是教学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  相似文献   

20.
刘素娟 《学苑教育》2012,(20):15-15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社区密切联系,综合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的条件。”当前,家长资源已作为教育资源被引入幼儿教育,家长与幼儿的活动,是幼儿因活动的动力;家长自身的教育优势、教育能力,能为幼儿活动增添活力;家长不同的职业背景、教育经验,可成为幼儿园和幼儿的物质、信息来源;家长鲜明的个性特征,也能成为吸引幼儿园、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