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蒋莹 《师道》2011,(Z1):63-65
教育是心灵之间的影响,师生是心灵沟通的主体,师生关系则是心灵互动的枢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良好交流。懂得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其人格。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以尊重,让学生感受师生的平等,感受自尊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想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喜欢,必须要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可以让老师"一呼百应",甚至"无声胜有声",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一个好的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打动人、以充满爱的怀抱呵护人.  相似文献   

3.
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切实体现出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通过沟通,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壁垒,让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进而让教育绽放出人性的光辉。那么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理解、尊重"是基础学生喜欢教师,才喜欢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每个学生都有被爱的心理需  相似文献   

4.
"以生为本"是近年来教育界对学生提出的人文关怀的哲学表现,要求我们的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作为基层工作的班主任,是与心灵打交道的人,肩负着学生教育的重任,更应关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意思是说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和更多的益处。一个学生既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她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她的课。因此,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获得教育成功的情感基础。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做了以下尝试,效果不错,写出来和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
正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其中一个成功之处就是激励、唤起和鼓舞学生。在她的数学课堂上的数学内容流淌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之中。每每聆听吴老师的课,不仅是参与其中的学生,就连教师也会被深深地吸引,随着师生真切交流的旋律而跃动。冷静下来思考其中的原因,这与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是分不开的。数学课上,数学和学生二者孰轻孰重?吴老师以亲身实践行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心灵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走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教师只要做到平等的爱每一位学生,才会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同时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让学生从"教我做、教我学"走向"我要做、我会学",教育过程就会轻松愉快,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学习、反思、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伟 《吉林教育》2008,(5):74-74
我们常说,学生要尊重老师。然而,很少有人说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高尚纯洁的师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通道。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9.
温秋银 《师道》2008,(9):40-40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德育同样如此。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我认为,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用心灵去温暖心灵”。  相似文献   

10.
正颜永秀老师是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实验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从教三十年来,她以幸福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以融合教育理念设计教学活动,以一颗诗心涵养学生心灵,在充满阳光与爱心的环境中,让无数的孩子领略了幸福语文的真谛,实现了健康快乐的成长。融合育人,呵护幸福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其学习的权利都值得充分尊重。这是融合教育的共识。秉承这一理念,颜永秀老师在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引导、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她相信"生命在于运动,  相似文献   

11.
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引领人追求本真、寻求真理、回归本真的教育。真教育是一项心灵碰撞心灵的活动,从心灵深处发出,在思想的激荡中回归心灵的本真。教师应该走向真教育,回归本真课堂。教师在研究学科、关注教学、研讨教学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深入研究学生的"儿童文化",从实现生命发展的角度开展"心心相应"的真教育。  相似文献   

12.
爱是教育的点金石,她显示着巨大的魔力。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学生,教师只有亲近学生,为学生付出爱,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只有以情育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师生之间架起心灵互通的桥梁。而"情感教育"的关键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关怀上。就学校情感教育来说,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理所当然地成了"情感教育"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14.
孙爱珺 《中小学电教》2011,(10):157-15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过失不管多么严重,如果不是出于恶意,就不应该责骂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兼顾全面发展。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过程,教育学生不是简单的压制和严厉的惩罚。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要讲究方法,用心灵浇灌心灵,用尊重播种尊重。  相似文献   

15.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平等的、尊重的、信任的、有度的,同时也是宽容的、深情的。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以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的教育。生命教育更多地应该是活动体验,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聆听生命的召唤,让心灵充盈生命的温情。  相似文献   

17.
钱红 《儿童音乐》2008,(10):70-71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教学简单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以赢得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4,(4):3
正何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语文教师、研究员,现任文科实验班班主任。何老师从教21年,担任班主任19年,他视教书育人为生命,力求学生全面发展,以教师的心灵培育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其从教座右铭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何老师喜欢思考,善于创新,热情投入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尊重走进教育,就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的确,以尊重为理念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给教育带来了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增强学生自信,引领教育走向真正的和谐民主.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本真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教育对象,遵循教育规律,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智开导的教育,是对处于现代社会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的学生的心灵呵护和人格塑造的教育。这里的"本",是回归教育的本源,这里的"真"是真实客观的"真"。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为保证本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我认为其中的"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正是音乐本真教育的基本理念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