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家墙上有一张中国地图,它已经很旧了,纸都呈现了黄色,而且上面画的尽是各种颜色的横道道。来我家的人全说:“这是一张什么地图呀?怎么尽是怪怪的横道道?”“换了换了,换张新的!”但是我却怎么也舍不得将它换掉,因为,就是这幅中国地图,把我的那刚刚识字的儿子,一直陪成了1米80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说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 ,我们的中学生在想些什么 ?在做些什么 ?在新世纪的第一天 ,年轻的朋友们要对我们说些什么 ?这里选发三篇《新世纪的第一天》 ,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这三篇作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色 ?我们有请著名编辑家、作家、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周百义先生发表高见并亮分。下期比赛题目 :《重读父亲》。主持人说@刘黎丽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手机已成高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通讯工具 ,手机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用手机理应是无可非议的。但是 ,中学生使用手机 ,特别是在校及上课期间使用手机却不宜提倡。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多利少 ,而且弊大于利。走进城市学校 ,特别是城市中学 ,我们便不难发现 ,部分学生上课时也挂着手机。据一位中学教师介绍 ,中学生配手机现象正呈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大多数领导和教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持否定态度 ,但苦于《中学生守则》等学生纪律没有对持手机现象作出明确规定 ,学校也不好硬…  相似文献   

4.
我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性,采访她的时候,她刚刚过完37周岁生日。她中等身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优雅端庄。正是这样一位看似柔弱的年轻女性,十几年来,在成人教育改革、科研和管理诸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成教事业,成为同龄人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杂志今年第20期,发表了题为《羊肠小道上的竞争叫人透不过气来——来自中学生的呼声》的调查摘要,呼吁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重视中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中国青年》杂志社在调查中提了8个问题,请中学生回答。这8个问题是: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你一天中什么时候最愉快?你觉得生活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你感到精神上最大的负担是什么?学校对你们有什么要求?家长对你们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暴暴蓝:丢丢童鞋,WINDOWSPHONE8发布了,什么时候你也入手一部WP88手机,让我们测试一下?丢丢:纠结啊纠结,为什么又出来一种系统?看来我要赶紧攒钱了!鱼小果:哇塞,这个真的是有够华丽丽,能用我手里的IPHONE4换吗?疾风训练营Win8和WP8是神马关系?如果你现在还闹不清这个问题,那真应该回去翻一下"少电"的过刊。Win8是一个跨平台的系统,适用于PC、平板和手机,Win8在手机上的特定版本就是WP8,所以说,它们是"父子"关系……  相似文献   

7.
NONO 《中学生电脑》2004,(7):86-87
是不是经常觉得自己的手机太老太土,尤其是听到人家美妙的和弦铃声响起的时候;又或总是嫌自己的铃声不够个性,到哪儿都一样……要因此换手机吗?那就大可不必哦.浪费银子不说,你也不可能总是用换手机来取悦于时尚吧?上期的图片DIY你已经槁定了吧,NON0这就给你介绍铃声DIY.让你在这个暑假成功打造最  相似文献   

8.
上帝之门     
上帝在关上一扇门后,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当我还在游乐场嬉戏的时候,上帝的使者忽然告诉我,童年只能陪你到今天了,如果你还有什么割舍不下的,请你告诉我。他的话音刚落,我就觉得似乎这游乐场,不!是这世界变黑了。但是这黑到底淹没了什么连我自己也无法解释。我呆呆地坐在旋转的木马上,努力地告诉自己这只是梦,为什么要在我刚刚明白童年可贵的时候让我马上离去?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人在极度伤痛的时候容易记起一些难忘的片段。而童年的一幕幕又像是电影般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珍贵的友谊、幼稚的言语甚至于一次郊游的经历原来都是我童年…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一个词being,虽然用法很简单,但是容易出错。 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往往不易被广大学子所掌握。 being在新教材中统一叫-ing形式,其实它有两种词性,一个是 现在分词,另一个是动名词’这两类being争先恐后’各摆功劳。 那它什么时候是现在分词?什么时候是动名词?怎样恰当地使 用它呢?我想同广大学了?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0.
哲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要发笑",这是对人类理性思维的一种嘲弄和无奈之慨叹。尽管有这样的"绊脚石"横在我们的面前,但是人类依旧"勇往直前"地深入思考,思考"存在"、思考"生命"、思考"精神"……社会因此而进步。中学生,人类的年轻部落,在他们身上更见蓬蓬勃勃绽放着的"思考"光芒。专注会盛开怎样美丽的花朵?生命的不屈会成就多少勇士?"清醒"意昧着什么?"自我约束"有多重要?不同的"等待"有怎样不同的结局?口才的深层内涵是什么?流行的准则应该是什么?尽管他们的有些思考可能幼稚、可能肤浅。但是他们显示了人类"大无畏"的特质,不惧"嘲笑",将思考进行到底。这样的人类,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有人说教育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提升,有人说教育是一种职业。我觉得哪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教育应该回归到做人的根本上去?我带的是中学各类学科中档次最低的学科——地理。记得自己刚进入"教育"这一行的时候,除了激情壮志外,满  相似文献   

12.
据相关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中学生面临种种生活、学习、人际等事件的压力,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学生承受这些压力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困扰,这些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高中新生,由于刚刚进入高中,需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承受的压力更高。但是,面对同样的压力环境,为什么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却差异显著呢?  相似文献   

13.
用智慧说话     
正三年前,我还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不久的毕业生,登上三尺讲台后努力适应着角色的转变。得知学校让我担任新一届初一班主任的时候,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是校领导对我的信任。班主任工作很容易,不就是陪着学生嘛?我年轻,精力旺盛,有的是时间。但是当我正式接手这个班的时候,面对繁杂的班级事务,面对30名个性鲜明的学生,我开始信奉网络上流行的  相似文献   

14.
法国政府最近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教育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到2000年时,保证80%的在校中学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大学学习;所有学生达到职业技术证书或预备教育证书(Professional Aptitude Certificate Or Preparatory Education Certificate)所要求的水平。为此,法国国会授权教育委员会着手研究实施细节问题。 教育委员会首先遇到的两个问题是:一、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二、它的实现需要一些什么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手机从当初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已经成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移动通信工具了,一些家庭条件允许、走在时尚潮头的中学生也开始使用手机。校园里、大街上,随时随处可以看见使用手机的中学生。他们将手机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短信、蓝牙、QQ、GPRS无线上网等等。而手机中的这些强大功能,也使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友情、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联系得更加亲密、更加长远。然而,水过满则溢,物极而必反。手机到了中学生手里,使用的范围便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日常生活:疯狂而不计时间、不计金钱地发短信,在手机中储存多种多样的不良信息,由于手机的档次不同而引起互相攀比,甚至引发手机偷盗事件……所有这些现象,又成为家长和老师抵制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理由。手机到底是福是祸?中学生适不适合配用手机?该不该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社会各界也众说纷纭。为此,本刊对江西、广东、浙江、山东等地60所高中的600名学生以及一部分家长、教师和专家进行了调查与咨询。  相似文献   

16.
这个手机我不喜欢,我要换一款!在中国电信的一家专营店里,一位老爷爷对服务人员说。年轻的女营业员向他解释:这款手机是办理套餐时我们免费赠送给您的,所以不能更换。但是,无论女营业员如何解释,老爷爷都坚持要更  相似文献   

17.
手机的故事     
《海外英语》2012,(2):29-29
还记得你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型号么?还记得你的第一部手机有什么纠葛的故事么?你可能是手机界的资深玩家,换机无数;也可能是一名莘莘学子,刚有第一部爱机。但是,我们和手机之间总会有许多故事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造型,一个简单却抽象的词语, 它跟宝宝会有什么联系呢? 年轻的父母,你们可以试着回忆 一下,你们第一次看到千奇百怪的字 母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跟可爱的猫咪 玩耍是什么时候?你们又是什么时候 才认识生活在深海里的大鲸鱼的呢? 没错,也许是上幼稚园以后,或者更 晚。 那么,请你再试想一下,如果给  相似文献   

19.
年仅16岁的克里斯蒂安最近刚刚获得由《每日邮报》评选的英国优秀年轻企业家称号。他用短短两年时间,进入了英国百万富翁的行列。克里斯蒂安,本是个住在英国北汉普顿郡考比市的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名年轻教师问我,您什么时候产生的职业倦怠?静下心想一想还未曾有过,有倦的时候,但没有怠的时候,因为爱这一职业,所以愿意为它付出。从教二十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当老师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