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在网络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而产生的著作权方面的拓展性权利。该权利的设置,在全面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鼓励创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对著作权人作品的过度保护不利于作品的流通,进而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权利设置的最终目的都并非单纯保护某一群体的利益,而是实现利益分配的平衡。信息网络传播权制度的设计应统筹考虑著作权人、网络发展、社会利益等多方因素,具体措施包括对权利的客体作准确具体的分类,设计全方位、多层次的权利限制制度以及建立保护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著作权法的永恒困境是决定著作权人专有权的止境和公众获取作品自由的起点”.而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正是划分了两者的界限.在传统印刷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使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和社会公众的知识共享权基本趋于平衡,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版权法体系原有的利益平衡,如果沿用既有的版权利益分配方案,必然危及版权法的权威性”,传统合理使用制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核心思想,数字网络的发展,著作权保护呈扩张之势,现代著作权制度在协调著作权人权利保护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方面产生了利益失衡。本文把视角放在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上,提出细化著作权立法,以期平衡著作权保护利益格局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4.
网络期刊这一新的作品表现形式的出现,对如何适用著作权法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和网络期刊出版者的权利,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主体包括网络期刊中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人和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其中数字化作品的作者是作者,而出版者则是网络期刊的著作权人.并且作者的著作权优先于出版者的著作权.作为作品的传播者,出版者除了享有著作权外,还享有版式设计权、转载、摘编权以及一稿多投禁止权等邻接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作权法》对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判定标准存在着"定量不明确"之缺陷,造成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过于宽泛,著作权人利益由此受到冲击。应当重新认定图书馆合理使用著作权的判定标准,引入公共借阅权制度,以便有效地维护和保障作者的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著作权人私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创设,是为帮助著作权人行使个人管理难以实现的权利,是实现著作权价值及其私权保护的有效形式.然而,一个制度创设伊始的美好愿望在现实中常面临利害关系人力量及利益博弈、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不足等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7.
作者与著作权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作者与著作权人产生分化。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两大法律思潮对作者和著作权之间的利益调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当今强化著作权保护的前提背景下,考虑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调整问题之前,需再次从著作权法的原点出发,将作者和著作权人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8.
王福国  张文峰 《华章》2007,(12):102-102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又无法律上的根据,擅自对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进行利用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行为.本文分析了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内涵、种类、并探讨了著作权的精神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成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其中自然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鉴于此,可以通过法律著作权人得以维护自己的权利,实现自己的利益,从而使这两种关系得到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法理出发进行考量后可以看出,这样一种“三轨并行”的设计是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应对挑战的可行进路:对原有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解决传统作品领域的问题;在构建“许可授权机制”的同时引入“补偿法则”进行相互性调整,以解决网络时代出现的新问题。与此同时,“知识鸿沟”的出现给著作权利益平衡制度提出如何在“知识共享”和“权利保护”之间寻求合理平衡点的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教育投资不仅具有显性的货币收益,其隐性的非货币收益也显现出了巨大的价值,然而由于非货币收益难以计量,理论界对其开展的研究尚不系统,实践中往往被忽略。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教育非货币收益”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等文献深度解读、梳理的基础上,立足于职业教育,系统阐述职业教育的直接非货币收益与间接非货币收益,并详细罗列各项非货币收益的所属变量,解析产生收益的原因,为后续的职业教育非货币收益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职业教育的投资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适用最惠国待遇原则首先要确定是否总协定所指的利益,其中GATT1994第1条第1款里“第Ⅲ条第2款和第4款所指的事项”应适用第Ⅲ条的例外规定;其次要确定这种利益是否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了其他成员方,这种利益不应附加法律上或事实上的条件,成员方不得以企业的商业选择作为抗辨;再次,这种优惠应当给予所有缔约方的相同或类似产品,相同或类似产品应当从产品的特性。以及消费者的认知来判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纯粹经济损失”这一动态概念体系中的考量因素,采用了比较法、判例法等方法,分析了受保护利益性质在纯粹经济损失界定过程中的意义,以及需要具体考虑的利益性质问题.结果表明,受保护利益性质是纯粹经济损失概念确定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这种通过受保护利益的性质来界定纯粹经济损失的方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商的本质是人和利,我国商的人和利的关系呈现集中、分离、再集中、再分离几次变革,并且对应于商的历史沉浮。  相似文献   

15.
利益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需要,具有主客观双重属性。社会转型引发的利益分化使我国发生了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经济和法律等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完善以效率优先为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利益分配制度,加紧建立和完善以公平为主导价值观念的社会保障救济制度,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我国开始进入了利益博弈时期。我们要在改革进程中协调多元利益关系,必须要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确保社会各阶层都能从改革和发展中实现收入和福利的增进,这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绿色会计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绿色会计的研究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更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宁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6):106-107
新乡市博物馆文物影像数据库的建成,对利用文物数字影像易于复制、传播和存储的特点,向社会大众传播博物馆文化,展示馆藏文物资源,将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生态环境的状况日益严峻,主要原因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甚至牺牲生态利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自身的特点不同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辨证关系,树立科学的利益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利益表达对利益矛盾具有消解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努力构建以人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表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