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有效教学不等于教师是否完成了教学内容,也不代表教师教得是否认真,从一个宽泛的意义上说,那就是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的教学活动,都称之为有效教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明确我们在课堂上的那些行为能够在学生身上产生所期待的效果,表现为更高的考试分数、更高的解题技巧和更好的学习技能,从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李建清 《科教文汇》2012,(15):67-67,69
Flash动画制作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往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很低,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堂教学严重浪费。本文依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如何更好更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让Flash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要立足语文本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体验。因此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就成了诗歌教学的关键。“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学了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要学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有效性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衡量教学的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的教学态度是否认真,也不是指学生的学习是否努力,而是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从教与学的过程看,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有效的学”两个方面,如何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最终达到陶行知说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境界,是值得所有教师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一点就是要"减负增效",这是目前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焦点问题。全社会都在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我们教师更要用专业的精神来思考"减负增效"这个问题。因此,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就要成为一个"减负专家"。"减负增效"要求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吴晓玮 《科教文汇》2011,(32):93-94
情景的建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情景为学生搭建认知、感悟的背景,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在实际教学中得到真正有效的贯彻和应用,应该首先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情景教学中"度"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实情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情景教学中"度"的把握进行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师简单地把准备好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传统讲授法教学既有其知识传授的计划性和学科的完整性的优点,又有填鸭式教学和机械训练的缺点,不能盲目摒弃,须加以优化。课堂改进应给予学生"空白"的空间和时间:减少教师讲课时间,留下空白内容让学生有自学的空间;增加学生自学时间,独立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导"要有效结合;学生既要接受教师精心传授的知识,也要自学完成知识链的串联。  相似文献   

11.
支爱平 《科教文汇》2010,(15):111-112
我们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环境,使教师与学生能进行情感交流。同时教师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我们的教育对象就能"开心一笑,喜形于色",从中获取知识,我们的辛苦就不会白费。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丰富情感、激活思维的学科。教"活"语文课,让每一节课充分体现语文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涵养品格,应当是语文教师追求的一个较高境界、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在中职教学中,如何教"活"语文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丽娜  王大鹏 《科教文汇》2010,(11):145-145,152
作为教学,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还要注重学生的"学",英语教学尤其如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满堂用英语讲述,学生却很难听懂;教师突出语法,学生却难以理解;教师上课虽多,学生却严重缺乏兴趣等,都导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相统一,为了克服这些矛盾和不足,我们强烈推荐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和应用汉语知识。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强、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学中发现:尽管有的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有关调查显示:高中物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最困难的一门学科。因此,讨论和研究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物理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独立地探与究。“探”即按照知识发展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学生铺路搭桥,不做提示,让学生自由地去想、去做、去说、去试。“究”即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活动,去追究推理,归纳概括结论,以获得扎实、系统的知识,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一、好奇心诱导探究“好奇”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活动特点,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发明创造意识的萌芽。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并宽容学生提出的一些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甚至是一些荒诞的问题。例如教《仿生类比法》一课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我…  相似文献   

17.
董阔忠 《科教文汇》2010,(20):93-94
一个语文老师,如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那就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艺术方法有:讲课要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课堂艺术还反映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充沛的精神是提高课堂艺术的保证;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教书的最佳途径启发式教学。  相似文献   

18.
樊建州 《科教文汇》2011,(36):10-10,19
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启"和"发"的内容正是教师要教的内容,关键是要抓住火候,不要超前。否则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不能达到让学生感到"豁然开朗"的目的,就不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相似文献   

19.
一、学生要实现语言运用能力提升,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语言的学习也不例外,语言知识上升为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需要一个中间媒介,也就是听说读写的练习,这是语言形成的关键.不过,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是外因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知识成功向能力转化. 教师要是能坚持“信息量大、密度大以及节奏快”等原则的话,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化.以往的教学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课堂上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量太少.要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要增加课堂的知识量,让学生多了解其他的外语知识.可以为一年级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短文,为二年级学生准备一定量简单有趣的读物,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听读外语材料的练习,以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薛振军 《科教文汇》2012,(20):118-118,169
学习实践叶圣陶教育思想是我校最大的办学特色。叶圣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培养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敏感,提高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揭示历史规律的能力,都要由教师的教引导学生的学,学出规律,练出能力,才能做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要求和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