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青 《兰台内外》2023,(15):14-16
档案开放鉴定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业务,也是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档案信息“供需耦合”为视角,探讨了档案信息“供需耦合”与档案开放鉴定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档案信息“供需耦合”视角下档案开放鉴定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档案信息“供需耦合”,做好档案部门档案开放鉴定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档案观念的开放与档案工作者社会参与意识的增强,关于档案、记忆与认同的研究不断深入,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得以确认和凸显。本文阐释了族群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并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对象,分析它如何利用族群档案建构身份认同,为族群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以促进族群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发挥档案的文化与身份认同价值,提高档案部门的公众认可度。  相似文献   

3.
韩宏良 《航空档案》2004,(10):66-67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延伸了传统档案的内涵,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制定的“十五”《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格局,以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进程,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档案服务利用自古有之,但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档案一直是面向统治者——官员服务,而广大社会公众被排除在档案之外,终生难得一见档案,当然不知档案为何物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明确地提出了开放历史档案、服务四化建设的口号后,档案开始为社会公众所知晓。新世纪以来,档案面向民众——工人、农民、市民服务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仅仅是起步而已。  相似文献   

5.
丁梅 《西安档案》2007,(5):15-16
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深化档案业务建设,为利用者查阅档案提供积极主动的服务,是强化档案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所在的户县档案馆目前馆藏档案达64574卷、8803件,资料8535册。有着丰富的馆藏,为各方面查询档案提供了有利资源。但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利用工作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逐步实现档案利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档案扫描工作在军队开展多年,但对档案扫描工作的目的,在认识上并不一致。本文分析了档案扫描的特点。主张以档案备份为目的开展档案扫描工作,并以此为标准提出了档案扫描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一、档案概念的变化 我国传统的档案概念有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等,市场经济建立后,相继出现了企业档案、家庭档案、国有档案和非国有档案,以及近年的公共档案和私人档案等概念。概念的形成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从以档案的内容为概念的划分标准(内容标准),到以档案产生的社会领域为划分标准(来源标准)。名称和划分标准的变化,是档案概念变化的外在表现,其实质在于档案性质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穿越风沙线——内蒙古生态备忘录》的出版发行,既引起了我对档案工作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是引起了我对档案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档案来自于社会,档案应该也完全可以走向社会。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很大的,关键是要找到切入点。档案与社会的结合、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利用,为档案工作地位的真正提高、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档案是社会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开展口述档案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档案”概念始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述语词典》,词典中法文辞条出现archives orales(口述档案)概念,西班牙文辞条为archivooral,此概念被解释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1998年8月在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塞内加尔档案工作者萨利乌姆贝伊正式使用了“口述档案”这一概念,并受到国际档案界的普遍认同,他给口述档案所下的定义是:口述史的查访结果和口头传说的汇集组成了口述档案。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口述档案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给全国的档案界敲响了警钟,大量纸质档案损毁造成了档案信息的丢失。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容易遭到破坏且难以恢复,但对于电子档案信息,我们却可以提前通过对档案业务系统及档案数据的容灾备份,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许芳 《新上海档案》2005,(11):24-25
档案岗位培训作为培养档案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其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实践后取得了累累硕果,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档案岗位人才。但是档案岗位培训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是摆在档案教育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参与了档案岗位培训的多年实践,对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面对市场经济高校如何做好档案保密工作北京科技大学赵世强,刘怀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档案定密和档案保密工作的加强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档案定密和档案保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给档案管理和档案保密提出了新的挑战。竞争是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档案新闻媒体一直遵循“立足档案、面向社会、为档案事业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读服务”的办报办刊宗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档案工作和广大读架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一些档案专业报刊在多年的实践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开辟或加大了“档案与社会”宣传园地,受到读的欢迎。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档案新闻宣传找准了档案与社会的结合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将档案理论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在档案事业发展中档案新闻媒体应充当什么角色,才能使其新闻视角主动随着社会发展而转化,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档案宣传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优化馆藏档案信息,合理、有效发挥人力物力资源作用,长春市档案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以《馆藏档案鉴定、筛选、数字化及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法律效力的应用研究》为题,在国家档案局科研立项。该课题按照利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以长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为研究和实践主体,以馆藏重要和利用频繁的百万件档案为突破口,进行了档案鉴定新方法、档案筛选新突破、档案数字化新技巧、档案整理新技术、档案利用新途径的系列化研究与实践,做到了边研究、边利用,初步实现了用数字化档案替代档案原件、用打印件替代复印件,实现了接待人员和利用者不接触档案原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高速度地做好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经过对其进行整理、归档形成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为实现信息资源传输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提供了基础条件,使档案工作高效率、高水平地为社会服务成为现实。首先,电子档案的产生为档案利用者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服务。借助于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网络传播技术,使档案传输不再受地域、时间、空间和人力的限制,传输速度极快,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资源,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同时,也促使档案工作由传统手工操作形式转向为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化办公方式,大大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电子档案具有储量大、占地面积小和易于检索、浏览、查询、打印等特点,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也可避免纸质档案查阅时损坏档案,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里,全区广大档案工作者紧紧围绕区委区府的中心工作,以对历史高度负责、为社会竭诚服务的精神,克服困难,兢兢业业地工作,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载体发挥了档案宣传教育作用,创新了档案服务社会的功能;以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为基础强化了管理内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档案法制建设为手段,推进了全区档案工作规范化;以档案查阅优质服务为窗口架起了区委区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档案工作为全区经济强区和都市新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为同志们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17.
陈清婵 《兰台内外》2023,(24):40-42
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发展基础性工程之一。为实现好高校档案服务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功能,档案要有质量保证。为确保高校档案的规范性、完整性,档案进馆是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安顺学院档案工作实际,梳理档案进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做好高校档案进馆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档案查询特征及利用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校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档案查询内容丰富、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特征,同时结合对近30所高校查询制度的调查,指出高校档案查询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以建立完善的查询服务体系为保障,以严格档案利用者的身份核实为关键,以强化档案队伍素质为根本,规范高校档案查询。  相似文献   

19.
张婷 《兰台内外》2023,(3):10-12
本文从数字化转型的视角,简要分析了新时期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以新特点为动因,论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档案编研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旨在突破传统档案工作思路,开拓创新,加大档案编研力度,提升档案编研质量,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使得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今年(2004年,以下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档案局的关心、重视下,在全市档案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档案工作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服务创新频频出彩、各项建设成绩喜人。以《上海市档案条例》修订出台为标志的档案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以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馆为代表的档案公共服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企业信用档案创建为重点的新领域建档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以档案网站发展为亮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政府公开信息汇集为新增点的窗口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等等。表现在区县档案工作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