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晨之舞思     
晨曦微露,沐浴着清爽,在琅琅的书声中静望。学生手捧书本,目光睿敏,神情专注,或高声,或低声,或动,或静,畅游知识的海洋,吸纳人类文明的精华,磨砺心智,充盈精神。一颦一笑,举手投足,毫无雕饰,纯真无邪,整个教室似一泓清泉,又似一方碧蓝的晴空,让人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流萤     
一、童年如歌 童年似飘飞的细雨,童年是绽蕾的花朵,时间静若蓝湖,童年是渊面上游戈的白帆。  相似文献   

3.
往事     
冰心 《同学少年》2009,(2):37-37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 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而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相似文献   

4.
往事     
冰心 《阅读与鉴赏》2002,(12):34-35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相似文献   

5.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这幅图画意韵丰厚,布局完整合理。嶙峋怪石,陡生萧瑟。而一挂从树梢垂落的柔枝,浅绿点点,绯红片片,为这恼人的天气增添了无限暖意。两只寒鸦,小憩枝头,似喜,似悲,似为生命的单调忧愁,又似因春天的到来而满怀希冀。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大自然的生灵和谐共处,宛然一体;无声的画面里,每一笔静心的勾勒又蕴含着无限生机。憩@张扬 @楚歌  相似文献   

7.
在我看来,《我的帝王生涯》<载于《花城》92年2期>,是苏童灵魂中最激烈、最痛快的一场泻泄,同时,当读到作品最后,无疑又会被凌驾于大燮国度墟的袅袅澎烟之上的那片静寂震慑,你将在狂躁中冷却下来,面对苦竹山中那个在高高的悬索上,“疾步如飞或静若白鹤”的惜人,隐约发现眼前仿佛敞开一条通向远方之路,——跟随“帝王”端白我们已经奔逃得疲不堪了,现在,且让我们聊当困兽,浦怀孤疑,来仔细打量这条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路吧。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诗歌中,意象的疏密有致,景物的动静结合,扣题的似离实合,都是重要的艺术手法。疏密有致要求诗歌疏朗与细密并举;动静结合要求诗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似离实合要求诗歌推开与回归相呼应,意象松紧有度。诗人只有恰当地把握它们的分寸和关系,方可成就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歌     
春风吹拂,柳絮又开始四处飘扬。爸爸在书房里听周云蓬的《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似念经又似唱戏的旋律略显老土,却透着春天里’晤静的气息。这个名叫周云蓬的盲人来到这座城市已经有一阵子了。他住在蕺山脚下的老房子里,虽然看不见白墙黑瓦的屋子和屋子前面的青石板街,他仍然觉得这里很美,美得就像他诗里写的一样。  相似文献   

10.
象似性研究是对语言形式或结构与其所表达的概念或概念结构之间的相似关系的研究,是一种从微观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也是对任意性的挑战。通过运用象似性理论对英语不规则动词的形态变化进行理据解释,得出结论:英语不规则动词的形态变化是象似性的一种体现,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竞争是其象似性减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我熟悉的众多老师中,陈老师的口才堪称一流,所有认识陈老师的人提起他的口才,也都众口一词。陈老师的课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参政议政中之所以受到各方高度重视,报告、演讲之所以受到热烈称赞,可以说与他的口才是密不可分的。正像有人形容的那样:“他的语言,或出言有序,如更壶滴漏;或滔滔不绝,似江河奔波;或旁敲侧击,如曲径通幽;或不掩不遮,似单刀直入;或妙语连篇,如吐珠唾玉;或句无单出,如芙蓉并蒂;或信口出之,似草木共生。”  相似文献   

12.
对于寒山诗的理解,特别是涉及他思想方面的,历来有分歧。或说似佛似儒似道,或说非佛非儒非道等等。其实诗人寒山沿习了源于印度的传统禅法,他的思想与早期禅思想一致,与后来的南宗禅不同。自唐中叶始,早期的禅大多失传,后人叙述寒山思想时大多无所依据,以致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13.
数学中的动中求静是指:在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变化时(即动),隐藏在图中某些图形因素或数量关系保持不变(即静).挖掘这些静的因素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以2009年高考试题为例赏析.  相似文献   

14.
游庐山康王谷桃花源景区近瞻谷帘泉而返 秋岚釀漫遮山,入谷寻源路百弯。 两常村墟如Ⅲ静,一川桃树似云闲。  相似文献   

15.
刘霄  刘福 《教育论坛》2006,(1):41-42
山东省初中数学新教材八年级上册在第二章相似形中新添了第九节《位似图形》一节。新课标的要求是: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有关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师道》2010,(1):1-1
一杯浓浓香茶,一樽淡淡陈酒,独自静饮,或许就能勾勒出一段段回忆;也许在安静的一刹那,噗哧的一声笑,或者无奈地摇摇头……拿起那杯茶或薄酒,咽入心田,让记忆流动于脑海,那些亲爱的人、那些曾经的事,将在一“念”之间,闪进回忆里……似喜非喜,似悲非悲,因为只有你自己,现在你是自由的。现在,平日要说的话可以不说,平日要做的事可以不做;或是感叹一下平日的匆忙,或是静静品味这份难得的平静……  相似文献   

17.
应该是深夜十一点的时候,开始落起了雨点。宿舍后面是一片空地,落满了杨树的叶子.雨点调皮地敲打着,似许多孩子跑入了琴室感受新奇。我的睡意被赶跑了。这么静的夜,欣赏这天籁之声,该是何等的美妙。平日里我们走得过于匆忙,忽略了身边关的欣赏。索性起床,打开电脑,倾听雨声,敲打文字。  相似文献   

18.
过沙洲     
日西落,晚星出,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我将出海去,河口沙洲别悲哭。海深广,洋空阔,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满潮水悠悠,流水似睡静无皱。  相似文献   

19.
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形的运动规律.“动”中捕“静”,以“静”制“动”,把握运动中某些极端位置或特殊位置,从特殊入手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20.
画相似图形     
1.了解图形的位似,知道位似变换是特殊的相似变换. 2.能够利用位似图形的方法画相似图形,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