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儒墨对立由来已久。2000年来,人们扬孔抑墨以其 儒学为正统,视墨家如尊我别的禽兽。近50年来由于工农地位的改变,人们又尊墨抑孔,以黑子为劳苦大众的代言认,而也子是腐朽阶段的代表。郭不右以他的师心独见,属于内们对孔墨历来有太多的偏见,他力图打破前人的模式,重建历史真实,但人所逆转的只是结论,在研究方法上,并没有冲出主观性学术的樊篱,当20世纪将结束的时候,我们有必要从原始文本出发,还孔墨以真实,并  相似文献   

2.
比较视角下的孔墨爱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与墨子的爱人思想表现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特殊身份和性质,文章依据对《论语》、《墨子》等历史原典的剖析和解释来深入探讨仁爱与兼爱之间的异同性。并试图在传统的学术区分框架之下.为解读已有两千年历史的孔墨爱人思想提供一个在现代环境内认知的新引导,初步探讨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4 年 8 月 31 日至 2004 年 9 月 2 日,由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墨子研究会和河南省鲁山县人民政府联办,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大陆 6 个国家地区 80 多位学者参加的“墨子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有三大主题:一、逻辑、宗教与科学;二、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三、里籍、生平与版本。会间与会代表考察参观了相家沟墨子故里、墨子庙、墨子染织坊、墨子著经阁等墨子遗址遗迹。 墨学在我国春秋战国哪个风云咤起、礼崩乐坏、诸子争鸣时期,乃是儒墨共提、孔墨并称,为世之显学。然…  相似文献   

4.
论墨子的小人之道罗祖基道在我国,具有行为规范意义。孔子以“过犹不及”概括中庸,使之成为君子之道,君子行为以和而不同为特点,而沦为小人的民众,其行为方式却往往是同而不和的,在我国思想家中只有墨子主张尚同,代表了他们。孔墨以和同异道反映了君子小人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孔墨伦理思想发展的逻辑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孔子的后学,墨子继承,发展并超越了孔子的伦理思想:在道德起源问题上,同孔子 注重先天道德论的倾向不同,墨子更注重后天形成说;在理想人格问题上,较之孔子的“圣王”,墨子的“兼士”具有更多的现实性欤生;在义与利,人与我,志与功的人生矛盾上,孔墨的思想虽然存在巨大差别,但其根本精神并无二致。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对墨学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该文就墨子的“尚同”思想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以《墨子》文本本身来论证郭沫若认为墨子的“尚同”是极权政治并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论学,好以经术缘饰政论,故其谈墨子托古改制、孔墨相争,均以树立孔教权威、论证布衣改制之合理为出发点;其对墨侠精神的肯定及以墨学沟通西学的努力折射出晚清儒墨关系、中西关系的消长。康氏以经世态度安置墨学的做法流弊无穷,其于墨学发展及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影响,得失俱在。  相似文献   

8.
利义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不能回避的永恒课题,早在先秦时期,利义之辩就成了儒墨之争的重要内容。利义之辩的实质是何谓至善。文章对孔子、墨子的利义观作了颇为精到的剖析,指出孔子重义(轻利),墨子贵义(重利),墨子的利义统一思想,较为正确地处理了利义关系。孔墨的利义观对当今的启示是: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二手抓;必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孔子尚文武周公之道,墨子背周道而用夏礼。由于二者所处的政治地位、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墨两家在文艺观上也存有差异。本文阐述了孔墨二人在文质观和美学思想上的异同,并分析了由此而带来的曾经同为"显学"的儒墨两家的不同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0.
墨孟关系略论张守德为了说清墨子与孟子的关系,首先应扼要说说孔子与墨子的关系。孔墨的关系怎样呢?在血统上来说,他们都是殷人的后裔,在学术上说,他们都是“邾娄文化”的真正传人。何谓“邾娄文化”?王献唐说:“邾娄文化即东夷炎族文化”①,简称夷文化。在古代夷...  相似文献   

11.
墨子是我国春秋末战国初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中有许多方面至今仍然有研究的价值。墨子的义利观是他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鲜明的特征是:尚利贵义,主张“义”“利”统一;追求天下之公利为最高价值;义利以“兼爱”为前提;他的一切主张均以义利为归宿。研究墨子的义利观,对于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精华,用于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墨子与《墨经》──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之四陈通鑫在战国时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墨翟(翟音di,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他是鲁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墨子。墨子有许多学生,形成了一派。墨子和他领导的学派被人称作“墨家”。“墨家”的思想和政...  相似文献   

13.
儒墨在先秦并称显学,汉代独尊儒术,墨学一度中绝,但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中,其思想的精髓一直散落在历史的长河中,并未彻底消亡。近三十年来,墨学开始逐步受到哲学、史学、教育学等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在教育学方面,墨家以其独具特色的科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而巨大的作用,诸多学者都对其有丰富的论述;此外,在对墨子的研究中,孔墨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祖国春秋时代的哲学家墨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在他遗著五十三篇墨子中,关于逻辑学、几何学、光学、力学、经济学的记载很多。他能用客观现实来研究事物;以“崇核名实”来反对孔子的“正名尊礼”。当时称为顯学,徒众很多,但自两汉王朝以来,统治階级一贯崇尚孔孟儒学,把它作为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孟子又是排斥墨子最有力的一个,说他是“邪说让行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 ,2 0世纪都是人类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一个世纪。当 2 0世纪尘埃落定之时 ,不同的人们都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刚刚过去的一百年中所发生的事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0年 12月出版的程玉海和曹强胜所著《2 0世纪的世界革命》,从政治革命或曰社会革命的角度 ,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导 ,真实再现了 2 0世纪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 ,高屋建瓴地总结了每一个阶段革命的特点及成就 ,条分缕析了各种性质革命的经验教训 ,为我们展示了 2 0世纪世界革命的壮美画卷。从宏观角度讲 ,本书建构了 2 0世纪世界革命历史与理论的宏观框…  相似文献   

16.
墨子散议     
墨子,姓翟名乌。生卒年不详,《史记》中无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有二十四个字,“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子的籍贯,《昭明文选》所载有鲁、宋、楚三说。“五四”时期,有人根据《墨子·贵义篇》有“先生之色黑”的话,认为他是印度人,阿拉伯人,实属无稽。新《辞源》说他是鲁国人,就《墨子》书中“子墨子自鲁即齐”的说法及《准南子》中称他是“北方之贤人”,看来可信。  相似文献   

17.
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进行科技教育的思想家。他的科技教育思想以培养兼士为目的,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教学目标,以实践法、观察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对现代科技教育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进行科技教育的思想家.他的科技教育思想以培养兼士为目的,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教学目标,以实践法、观察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对现代科技教育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但那第一步,是在说动人主,而那用以压服人主的家伙,则都是“天”。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儒者,柔也”,当然不会危险的。惟侠老实,所以墨者的末流,至于以“死”为终极的目的。到后来,真老实的逐渐死完,止留下取巧的侠,汉的大侠,就已和公侯权贵相馈赠,以备危急时来作护符之用了。  相似文献   

20.
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进行科技教育的思想家。他的科技教育思想以培养兼士为目的,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教学目标,以实践法、观察法和归纳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对现代科技教育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