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仕盈 《现代语文》2016,(4):158-160
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的翻译活动中,频繁出现因文化语境因素带来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接受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接受的影响。文化积累和文化异同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接受程度确定翻译接受程度。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各类因素,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克服翻译障碍,实现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在当下中国全面建设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在新疆翻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立足科学发展观和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在综合和借鉴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各种译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翻译文化效应研究"视角分析新疆多元一体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翻译文化安全问题。翻译文化安全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翻译文化"强疆"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文化翻译实践和文化翻译产业实现文化"强疆",增强新疆文化软实力,使疆外文明"安全"走进来,疆内"文化"自信走出去,达到文化双向交流和文明传承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学术视野,并且为中国翻译研究提供了思考和认识问题的新视角。文章分别对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从语言翻译向文化翻译的转向进行了评介和分析,并对中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忠实"原则作为翻译工作的核心问题,除了要考虑在异域文化的前提下寻求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外,还要把握文化"传真",即翻译过程中忠实"度"的问题.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翻译标准"信、达、稚"融为一体,才能保证文化"传真"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本科阶段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的文化翻译的内容导入,应该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原则。内容应包括语言对比翻译与文化对比翻译两大部分;其中语言对比翻译又包括词法对比翻译、句法对比翻译、语篇对比翻译三大分块。在翻译教学中通过系统的文化翻译的传授,教会学生从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懂得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提高翻译能力与实际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0多年前,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和翻译家西塞罗在其著作中有关于翻译思想的零散论述,是古代首位提出"意译"的翻译家。本文将通过阐述西塞罗的翻译理念,结合文化类翻译案例,分析西塞罗的翻译思想对文化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过滤是跨文化转换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存在于所有形式的跨文化转换当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转换,翻译即是目标文化对源文本与源语文化实施文化过滤的过程。在借鉴比较文学、跨文化戏剧等相关学科"文化过滤"思想的基础上,探讨翻译中的文化过滤现象,厘清"文化过滤"、"文化过滤层"等概念,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文化过滤的主要形式与作用机制等问题,提出具有一定普遍适用性的翻译文化过滤模式。  相似文献   

8.
翻译伦理研究应该区分翻译的伦理与伦理的翻译两个概念。翻译伦理是对翻译活动本质的哲学思考。翻译的伦理与语言伦理相关联,其目标在于尊重异质的文化他者,保留原语中异的文化特征,从而在丰富目的语的同时,实现原作的重生。伦理翻译是指翻译活动中译者由于在内在伦理或社会主流伦理价值观的影响下,对文本中伦理关涉因素的"改写"。它是"文化转向"对译者主体翻译策略的影响,体现的是译者的主体伦理。  相似文献   

9.
王锐 《林区教学》2008,(8):77-79
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的功能之一是把源语文化介绍给目的语读者。翻译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具有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化词汇翻译的影响,并通过大量的翻译例证探讨了文化词汇翻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苏珊·巴斯内特"文化翻译观"的分析和解读,旨在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该翻译思想。同时,也思考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多元化文化语境中,如何解释和实践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实用文体的界定,通过对中英文实用文体的不同的语言习惯和表达的对比研究,以及实用文体翻译中对文化负载词汇和迥异的文化语境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旨在以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生态翻译过程和标准为准则,从翻译生态观角度,运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针对中英两种实用文体不同的文化语境,力求在翻译版本中呈现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多维度适应,通过对原语文化内涵进行有作为的阐释和变通,从而使实用文体翻译达到最大限度的"译有作为"。  相似文献   

12.
名胜古迹的翻译是旅游翻译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引入功能主义翻译观,以及语言与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名胜古迹的名称分类进行梳理,再通过音译、意译、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目前我国名胜古迹翻译中存在的误译、漏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典籍英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同时,由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语言文字的高语境特征,给翻译带来了语义、情境和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困难。本文从典籍翻译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入手,探讨典籍翻译的困难以及"合作翻译""异化翻译"以及"碎片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其专著《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两个概念,对翻译理论做出重要贡献。语义翻译注重源语文化和原作者的感受,交际翻译则屈从于译语文化。本文即是以大卫·霍克斯的英译本《红楼梦》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具体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究竟要不要"忠实"?传统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然而,翻译除了忠实于原文之外,还得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关注目的语文化环境等后现代翻译理论所涉及的热点话题。通过以翻译目的为调节器,对忠实原文、忠实于目标读者群及目的语文化环境进行协调,可使忠实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7.
"零翻译"较好地解决了翻译实践不同层面上的不可译问题,具有创新意义。经过探讨翻译学界比较关注的不可译问题,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性"都是相对的。基于不可译性的成因,即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因素,通过例证对"零翻译"现象进行了简要概括和分析,旨在为"零翻译"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商标翻译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从探索商标的文化来源着手,研究文化与商标翻译的关系,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商标翻译的例子,进而阐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从而揭示了文化因素在商标翻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本文作者就如何处理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方法的认知与发展视角,来认识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问题,可以看出语言文化的多样化是势不可当的,翻译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语言再创造,在读者接受的基础上,接纳和吸收外来文化,以促进本土文化和文化交际.翻译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要注重原作的语言文字,更要注重渊源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和与渗透.  相似文献   

20.
文化缺省是诗歌翻译中常见的问题。诗歌翻译的特点决定了在译文中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重要性。关联理论提供了一种处理文化缺省问题的途径,即:翻译应该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直接翻译是由Gutt提出的如何有效地传达原文信息的一种翻译理念。通过找出原文中的语义、句法和语音交际线索,译者可以在遵循最佳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原文中的文化缺省进行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原文本的特征,解决诗歌原文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