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89-1块属于典型的滩坝砂特低渗透油藏,因储层厚度薄,物性差,开发效果差,弹性开发采收率低,但注水指标高、压力高、成本高,储层敏感性强的问题,注水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积极探索二次采油开发技术,通过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CO2驱可以解决注水难度大的问题,且采收率高于注水开发;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调研表明,注气开发技术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注水开发相比,具有注入能力高、储层伤害小、波及体积大,驱油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可以解决低渗透油藏因储层物性差、敏感性强造成的常规注水开发注不进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问题。本文依托试验区块,综合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注等多方面论证区块实施注气开发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孤南131区块储层特征,分析了注水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伤害机理,速敏伤害和注入水中机械杂质是造成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合格的水质是保证注水开发持续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锦150中生界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发,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等特点,实施以注水开发通过物模研究、储层敏感性、井网井距适应性、矿场先导注水试验等一系列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较好地指导了断块全面实现注水开发,断块开发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得到提高,地层压力得到恢复,采油速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微观沉积特征将会不断的变化,主要包括储层润湿性的变化,粘土矿物的变化,胶结物的变化;孔隙的变化等等,深入了解储层微观变化,通过毛管压力曲线和储层敏感性分析,来研究储层微观沉积特征变化,进而分析其非均质性特征,对于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注采工艺的调整,缓解平面、层间矛盾,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期注水是通过不断在油层中人为的建立不稳定的压力场来扰动油层,使得同一油层内油水在高低渗透层之间相互交渗,提高非均质性储层的驱油效率的一种技术。针对北部过渡带地区油层非均质性比较严重,原油物性差、粘度高的情况,结合多年来在过渡带周期注水实验及效果,对北部过渡带进行周期注水的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盐家油田砂砾岩油藏储层特征,进行注水开发现状与问题探讨,对砂砾岩体油藏的稳定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袁德雨  周晔  杨琪 《内江科技》2008,29(5):49-50
张店油田属高凝油油藏,原油含蜡量及凝固点高,且储层物性差,注水困难。本文针对张店油田欠注井层从油层物性、毛细管力、油层润湿性、注水温度等方面进行了欠注影响因素研究分析,找出了张店油田主要影响注水因素,储层岩石润湿性、高含蜡原油的结蜡及胶质沥青质沉积与毛细管力共同作用形成了张店油田注水难的现象,为油田增注及注水过程油层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气层敏感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岩心流动实验,考察油气层岩心与各种外来流体接触后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对岩石性质,主要是对渗透率的影响程度。实践证明,在注水和采油等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层损害,而且有些损害是永久性的和不可逆的。因此,油层一旦受到损害往往难以消除。砾岩储层孔隙半径大,而喉道半径小,储集层容易遭受敏感性损害。所以,开展砾岩油藏的敏感性实验研究,找出造成砾岩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潜在损害因素,砾岩油藏发生敏感性的条件和由敏感性引起的油藏损害程度等,这是系统制定的砾岩油藏开发方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纯梁采油厂低渗透油藏具有层多、单层薄、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单井日产液量低,近年建产的单元,90%以上的井需储层改造,但经过近40年的注水开发,储层平面和纵向水淹程度差异大,造成改造难度大、分层注水难度大。本文针对制约油藏开发的因素,在开发工艺上主要应用分层压裂技术,依据不同储层类型,优化压裂参数及压裂管柱,实现了低渗透储层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王家岗油田王14断块属于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为了深入研究水源水在注水过程对储层的伤害,采用静态水质分析与动态岩心流动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注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中值严重超标是储层渗透率下降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现场水源水长期注入储层对储层岩心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基块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大于70%,裂缝岩心则超过90%。综合室内实验研究,王14块沙四段注水水源的机械杂质指标推荐为A2级。  相似文献   

13.
低孔低渗储层的敏感性直接影响油气藏开发的效果,预防钻井、试采及开采过程中对油气储层的伤害,能够提高油气藏开发的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研究区储层的粘土矿物成份,对可能存在的5种储层敏感性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评价了该区延长组储层的敏感性特征,为该区油气藏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丽 《内江科技》2014,(1):75-75,60
<正>临盘油田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严重,层间、层内矛盾突出。为进一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本文对周期注水技术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对油田注水过程中如何注好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周期注水简单易行,它不需要增加大量的基本建设投资,在常规注水系统的基础上就可实施[1]。一般来说,对于中低粘度亲水油藏、非均质严重的油藏,在综合含水70%左右时采用周期注水效果较好。国内外大量的矿场试验资料已经表明,采用周期注水,可提高最终采收率3%~10%,同时可节约注水量30%~50%。[2]  相似文献   

16.
王庄油田主力稠油油藏储层"五敏"实验表明,其具有强水敏、速敏、中等碱敏、盐敏、弱酸敏等特点。通过储层保护及注水可行性研究、室内实验、现场试验,科学合理注水开发,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注水过程储层损害机理主要与储层本身地质特征、注入水性质和施工作业制度密切相关。一方面,该区低渗储层地质特征决定了其非达西渗流和水锁损害特征;另一方面,该区储层的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强、物性变化大、孔喉细小,对注入水质的要求也特别高。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注水过程的储层损害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陕西延长义正-吴堡区块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岩性油藏。地层供液不足,自然产能低且下降很快,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源评价及主要水质因素对储层岩心伤害因素的研究,确立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水源并提出该区块的注水水质处理控制指标,从而达到早注水、注好水来补充地层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南红刚  林木  杨红  宋岩 《今日科苑》2010,(14):31-31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储量不断减少,储层保护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对粘土含量高、孔喉细微、亲水性强的储层,在钻井、固井、注水、压裂、酸化、修井、和压井等任何工艺措施中,只要有水基工作液的侵入,都有可能引起粘土矿物水化膨胀、运移,堵塞孔吼,对储层渗透率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合成的新型聚季铵型阳离子粘土稳定剂具有配伍性好、抗冲刷能力强、作用效果持久、耐高温等特点,可用在注水、酸化等作业工艺中。其分子链上既有能中和粘土负电荷的阳离子,又有能吸附于粘土颗粒的非离子基团,从而抑制粘土膨胀和分散,起到稳定粘土颗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室内渗流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并对润湿性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长期注水冲刷使该层由亲油转变为亲水;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对储层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储层润湿性变化有利于剩余油的采出,提高了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使开发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