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后一天     
<正>李冬梅一天没来上学,没人知道她的下落。而在一天之后,她又突然出现在教室里。在大家的一再追问下,她含泪讲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去陪伴她妈妈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相似文献   

2.
周明 《甘肃教育》2010,(16):7-7
我有一位恩师,和她已经相知相守十几年了。十多年来,我觉得她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我们丰收着喜悦;她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我们从她身上汲取着甜蜜的乳汁;她更是一根燃烧的蜡烛,我们在她那里得到了光和热。她为我省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份精美的教育大餐,滋养了许许多多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女教师,她的丈夫很多年前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她一个人养育着三个女儿,并且三个女儿在同一年通过了博士生考试,成了当地的爆炸性新闻。这位单身母亲是如何培养出三个出类拔萃的女儿的呢?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子的秘诀:善待孩子的高度,不要指望孩子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应该总是充满想象的。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颗星,她是星的老师。她常常笑,她常常很幽默,她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她常常说,她是一只猪,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却在同一条直线上面,是不同的两个点,我们向着对方相向而行,终于有一天我们相遇了。  相似文献   

5.
袁恒雷 《少年文摘》2013,(3):98-101
那个时候,她就想着自己快点长大,早一点离开这个她不想多呆一天的家。她在13岁那年开始变得叛逆,敢直视母亲的眼睛,敢迎向她扇来的巴掌。做她母亲的人,显然一愣,手掌举起来,呆呆地停在半空。她头一歪,斜睨了母亲一眼,然后丢下仍在发愣的她,头也不回地走了。她有着打了胜仗的雀跃,她终于不怕母亲了。在她的记忆里,流淌着太多对  相似文献   

6.
小王子     
这朵花藏在它那绿茵茵的房间中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打扮自己。她精心选择着她将来的颜色,慢慢腾腾地妆饰着.一片片地搭配着她的花瓣,她不愿像虞美人那样一出世就满脸皱纹。她要让自己带着光艳夺目的丽姿来到世间。是的,她是非常爱俏的。她用好些好些日子天仙般地梳妆打扮。然后,在一天的早晨.恰好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开放了。  相似文献   

7.
叶尘  Yuki  During  陈霄 《音乐世界》2007,(8):172-173
他们之间,终究,有一方先放手了。她以为,先放手的,会是她。却没想到,是他……也许他对她,从来没有什么爱情可言,在一起,只是因为她爱他,而他的身边没有另外的她,于是他们走到了一起,像两条寂寞的鱼。拥抱着对方,互相取暖。她哭了,可是她却又在对他笑,她说她没事,只是眼里进了沙。故作坚强的人,是最辛苦的。她也有想过死缠滥打,可是明白那只能让他更加不在乎自己。她不要做她眼里没尊严的女人。所以她点头,转身走了。她不知道他是不是看到了她颤抖的背影,她希望没有,至少,让她在他眼中洒脱一  相似文献   

8.
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隐形的翅膀》。 一个叫志华的小女孩特别喜欢放风筝。一天,她在放风筝时,一不小心风筝挂在了高压电线杆上。她拿木棍去捅风筝,一下子被电击了。因此,她的两臂被截肢了。也就是说,她以后再也不能用她的双手放风筝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女孩,初中时,除了语文,啥都不好,每学期的考试,语文接近满分,其余都不及格。因此,她每学期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做到“少一门不及格”。但是,这个目标从来没有实现过。所以上数理化的课时,她总是想入非非。她清楚地记得,一次上数学课时,是在一个春天的日子,窗子开着,她歪着小脑袋,斜视遥远的楼群那边,隐约可见一丛丛的绿树红花,这么一看,她就完全被窗外春的气息吸引了。思绪飞出了窗外,飞着飞着就睡了,睡在了绿树红花的春天里。突然,一个惊雷在她耳边炸响,数学老师叫她站起来,让她把老师刚才讲的话复述一遍。她傻在那儿。老师知道她不是学数学的料,又怕她的态度影响其他同学,只好说了她几句,让她继续站着。  相似文献   

10.
忘掉你的龅牙有个女孩,她有着美丽动听的歌喉,但却长了一口龅牙。一次,她去参加歌唱比赛。在台上,她只顾掩饰难看的暴牙,让观众和评委感到好笑,她因此而失败了。庆幸的是,其中一位评委认为她的音乐潜质极佳,便到后台找到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肯定会成功,但必须忘掉你的牙齿。"在"伯乐"的帮助下,女孩慢慢地走出了龅牙的阴影。后来,她在一次全国性的大赛中,以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倾倒了观众和评委,脱颖而出,她  相似文献   

11.
四十年代,在上海盛开了一朵鲜艳的罂粟花,她出生在乱世,生活在乱世,颓败、畸形、阴暗、昏黄、邪恶、苍凉、繁复,这些都是她的小说给读者留下的总体印象。在欣赏她优美小说的同时,我们不禁要思考她的美表现在何处。她与乱世有了一段不解情缘,她的小说使自然而然以一种乱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2.
1992年8月,一个女婴出生了,她的父母给她取名为佩吉。她是一个漂亮的小孩,长着一双褐色的大眼睛。在佩吉一周岁的时候,有一次,她爬到我的膝头上来,从那时开始,我的心就永远地被她占据了。  相似文献   

13.
一她握住我的手,目光却一层一层地飘散开去。她说囡囡,你要记牢,人生中美好的时间太短了,总觉得还没有来得及享用,它就过去了。二2007年冬天。她裹着黑色的大衣,站在火车站内。她想象着她将要前往的城市,秀丽地绽放在海边上。过往的岁月从未褪色,烟雾缭绕般的装扮着她的记忆,她永远  相似文献   

14.
新闻速递     
我最好的朋友今早出门晚了,因此她在国王十字路的地铁站错过了一班车。她搭乘了后来的一趟车。当她乘坐的列车停下时,她发现她错过的那趟列车已被炸毁了。她离开了列车,尝试赶公交车——同样地,她错过了第一趟车,而不得不搭乘后来的一辆。过了一会儿,她乘坐的公交车碰上了交通大堵塞,响着汽笛的警车尝试在堵塞的交通中穿梭。她乘  相似文献   

15.
说心里话,《教育文汇》创刊以来,一直是我的精神伴侣,更是我力量的源泉。因为有了她,我对教育的感情与日俱增;因为有了她,我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才学会了坚守;因为有了她,我的教育思想日臻厚重;因为有了她,我才真正懂得一个教育者如何才能不辱使命。走近她,就像走近一位质朴而平易近人的长者。她从不板着面孔说教,她用一颗真诚的心与你交流,在交流中透出一种智慧,一种思想,一种感染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那一年,她还在农村插队。一天,有人把她叫了过去,说工宣队来招生,让她去试试。这一试,她就去了北京外语学院,成了英语系的一名工农兵学员。不过,还来不及欢喜,阴霾就笼罩在心头。在班里,她居然有两个"最":一个是年龄最大——老姑娘了,一个是成绩最差——基础太弱。为了不比别人差,她很勤奋,每天晚上学到深夜,凌晨四五点时又掀开了被窝。毕业的时候,她的确成了全年级出类拔萃的学生,却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生。这份工作单调、乏味,在外人眼里,还是一份很没出息的活。  相似文献   

17.
崇尚忙碌     
不久以前,我从前的一位很快就变成了熟人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有多忙。对她职业生涯至关重要的一份报告必须在3天内写好,而这时她的秘书却罢工了;她的管家又落入移民局的手中;她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准备一顿供8位宾客享用的晚宴;她赶去上一门如何安排时间的课,结果也迟到了。她告诉我,紧张的生活使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时候她把自己孩子们的名字搞错了,孩子们对此十分反感。而且,她已经染上了爱喝白葡萄酒的嗜好。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3,(7):14
她是一位可爱的美国老太太——塔莎奶奶。她是著名的绘本作家,曾获得"女王终身成就奖"。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她从不放弃梦想,她以自然的方式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在她的身上,我们会发现优雅生活的真谛。塔莎的童年并不十分美满,在她9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从此,她开始了借宿生活。不过  相似文献   

19.
等待     
她在等她的女儿回家。女儿高中寄宿,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来,她都像庆祝新年一样,做上一桌子女儿爱吃的菜,她喜欢看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已经六点半了,女儿就快到家了。”她抬头看了看墙上的老式挂钟,笑容不由自主地挂在了脸上。“再做个汤吧。”她一边在围裙上蹭着手,一  相似文献   

20.
一问一世界●杨澜常常有人问我,在我采访过的人物当中,谁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的回答是:王光美。2001年我在她北京的家中采访她,正不知该如何称呼她,她亲切地说:"你叫我光美吧,大家都这么叫我。"她先打开衣柜,让我帮她找一件合适上镜的衣服。衣柜中不过十来件当季的衣服,我们都看中了一件天蓝色的毛衣。她忽然想起了什么,找出一条蓝白相间的纱巾,在脖子上一围,问我是否好看。她有着极好的品位,这恐怕与她的出身教养有关。她生于官宦人家,是中国第一位原子物理专业的女性硕士毕业生。她获得了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但是思想"左"倾的她成为北平军事调停处中共代表团的翻译,1947年她最终决定放弃留学机会,奔赴延安。她后来嫁给了刘少奇并成为他已经有的5个孩子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