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春林 《师道》2010,(12):13-13
开学一个多月了,住我楼下的童童昨天又领了几本新书回来。家长仔细翻看这次领回的几本校对随意、印制粗糙、装订简单的“白皮书”,才知原来是学校自己印制的,还美其名曰“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2.
莫言与读书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掀起了巨大的“莫言效应”。 莫言的书立时被人们一扫而光,只剩下个别网站高价待沽的几本亲笔签名本,同时几大出版社加班加点的印制使得“洛阳纸贵”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一次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3.
讲《庖丁解牛》一文,学生问得最多的是“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一句。教材上只解释了“恢恢”。翻了几本参考书,它们对这一句的解释各不相同: 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助读》解为“自然宽宽绰绰地大有运转自如的余地了”。这是意译的,而本  相似文献   

4.
伊织信箱     
昨天,邻居的一句话让我高兴了好长时间。那天,她看见我书桌上放的几本《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翻了几页后就说:“上学的时候最爱看的书就是它了,没事儿就捧着看,觉得特别好看。”话语里面充满了兴奋和骄傲。我接过她的话说:“现在杂志办得更好看了!”  相似文献   

5.
第六集“黑名单”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汪老师在整理卡片。李晶走进来。汪老师 (热心地)李晶,你借什么书?还借金鱼资料? 晶不,汪老师,我想借一本关于桥梁建筑史的。汪老师 (找一本给他);这本行吗? 晶 (翻了翻)好,就这本。李晶在台灯下聚精会神地看着书,不时地记笔记。旁边放着几本打开的集邮册。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寄语     
当你读完一本科普书时,你不妨从头再翻一遍。碰到特别感兴趣的就停下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样”,然后你再去想、去问。这样得到的知识是你自己“追”出来的,一定会比简单地接受到的更有意思,也更宰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收集淘宝网及Lazada购物平台上的乌龙茶网购评论数据,以语料来源及发布时间相近、评价内容相似为依据自建了小型中英茶叶网络购物评价可比语料库,并分别对其进行“特征—值”(AVS)结构提取,随后通过单向翻译将翻译后的中文“特征—值”结构语料集与英文“特征—值”结构语料集构成可比语料库。本研究通过对比源语评论及机翻评论之间的差别来探究机器翻译在翻译网购评价时是否存在多义词翻译不当的问题,从而提高翻译文本质量。本研究通过机翻语料和源语言语料的对比亦可探究机翻语料的语言特征以及机翻语料和源语言语料的表达之间是否有系统性异同。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必修本,2004年6月第1版)将白居易《琵琶行》中“血色罗裙翻酒污”的“翻酒污”释为“泼翻了酒被沾污”。“沾污”是什么意思呢?笔者查遍手头所有的工具书,均未见有“沾污”词条。是“玷污”的笔误吗?《现代汉语词典》对“玷污”的释义为“弄脏,比喻辱没”,现在我们一般用的是它的比喻义,例如“玷  相似文献   

9.
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古龙的简劲飞动。梁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可偏偏轮到金庸,想编一本《金庸侠语》,竟是难乎其难。直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翻了个遍,也没找出几段“掷地有声”的话来,教人顿生“二句三  相似文献   

10.
考场外,几名学生在背诵着什么。细瞧才知,他们各自在读一本小册子。怪哉,临考前应该看看课本,可他们却都在读小册子,难道这本小册子真的比课本还重要?怀着好奇心,我问他们:“同学们,你们在背什么?那么用功?”听见我的问话,有几个学生不屑一顾地转眼看了看我,好像对我的问题感到不可思议。“瞧,《应考集锦》!”有一名小学生终于憋不住了,接过我的话说道:“现在的试卷内容几乎全部是积累运用的知识,教材上的内容考的很少,这本集锦上的内容可齐全了,背会小册子上的内容就足够应急了。”我顺手借过来一本《应考集锦》,翻了翻,上面内容的确是包罗…  相似文献   

11.
本先以实证,列举“内阁本”或有意简略,或无意脱漏及多有错刻的现象,再从序跋、图象、眉批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它不可能是崇祯本系统中的“正头香主”,而是二字行眉批本的翻刻本;同时兼论了崇祯本是词话本的评改本。  相似文献   

12.
老教育家叶圣陶同志指出:“教师改作文是很辛苦的,几十本,一本本地敢,可是劳而无功。”何以如此呢?关键在于不少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文常常是“一看分数,二翻评语,高兴生气,完事大吉”。而没有在领悟、过手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个人在这方面作过一些尝试,谈出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师传道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见老师时,黄侃翻了翻那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就将书扔到了书堆上。又一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点画画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点点头,说:“再去买一本。”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朋友从北京寄来几本《亲子·根基》杂志,随手翻了翻,立即被吸引了,几乎一口气读完。以前也读过一些关于儿童、关于教育的书,其中的几本对我触动巨大,也因此才深刻体会到不是生了孩子就能当好父母,也不是爱孩子就能让孩子得到  相似文献   

15.
口袋里只剩下十元钱了,我走进书店,翻了几本书的封底,随意挑出一本十元的书,将它买回了家。 我随意看了看这本书的腰封,上面竟然印着一行字:“史上最活泼顽皮的书”。太夸张了吧? 妈妈终于回来了,看到我躺在沙发上翻书,高兴地说:“今天太阳真灿烂,家里也有了光芒!你肯定买了本好书,给妈妈讲讲吧!”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中常出现如“笑翻(了)”“美翻(了)”“萌翻(了)”等流行语,针对这样“V/A翻(了)”结构的普遍使用,从共时的角度考察“V/A翻(了)”构式的语义类型及用法,进而讨论“V/A翻(了)”构式语法化的过程以及语法化的机制和成因。  相似文献   

17.
編輯同志: 这一学期我們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师范学校課本“算术”。这本書的翻譯工作很不能使人滿意。显然翻譯者在翻譯本書时沒有动一点腦筋,只是按着外国語法和文字一成不变地翻譯出来了。这样一来就在原书和讀者之间造成了人为的障碍。其实只要翻譯者稍微动点脑筋,就可以翻得让我们读懂的。如:“分数的值不变,如果它的分子及分母都给同一的非零的数来乘或除的話。”要是说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被一个不是零的数来乘或除,它的值不变”不行嗎?又如:“把一个数分解做質因数就是求出积是給与的数的所有的質数。”也是可以用中国化的較簡明的句子来翻譯的。但是翻譯的人却偏偏不这样作!  相似文献   

18.
今日得闲暇,从书报架上选了几本旧杂志,惬意翻读。 “朋友之女彤彤长得可爱又活泼.然而只有5岁的她却立志要嫁富翁!  相似文献   

19.
凡是到坐落在马鞍山市区佳山之麓、雨山湖畔的市外国语学校参观、考察、交流的国内同仁、外国友人,都会到“且听风吟书屋”看一看、坐一坐,喝一杯咖啡,翻几本书刊。临走时,他们总是喷啧称赞这间书屋的设计理念、构思布局和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20.
玩花绳     
<正>玩花绳,又叫“翻花绳”。在我们班,它可是人人都会玩的游戏。下课铃一响,小王就兴冲冲地跑到我座位旁,从口袋里翻出几根细绳接成的“五彩绳”,拉着我翻花绳。于是,我和小王的课间“花绳秀”开始了。小王熟练开局,只见她飞快地“两贴两穿”,完美的“单交叉”在她手上出现了。她双手调整好绳子的松紧,示意我可以开始翻了。我也是会几招儿的——我找准交叉处,用双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紧,先拉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