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中国手语方言之一的上海手语名词手势因年龄因素所产生的变异.调查结果表明:两个不同年龄组的聋人在打斯瓦迪什词表中的92个名词手势时没有特别显著差异;而113个其他的名词手势中有14个在手形、位置、手动及手动方向存在明显差异.调查发现上海手语名词手势存在年龄变异,语言经济原则、社会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语言接触是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手语是聋人的一种特殊语言。《中国手语》是目前唯一全国通用的手语工具书,然而词典中一些手语的手势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如:有些手语的手势太复杂,有些手语的基本词打法不统一,有些同字异义动作无区别,有些同类手语设计方法较混乱、手指字母使用过多,有些手语手势更改了社会约定俗成的固定打法等等,影响了信息传递、沟通交流及教育教学效果。现梳理出部分欠合理手语词汇,以期为《中国手语》的修订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名农村离群聋儿自创手势的调查分析,得出聋儿自创手势的表达特点:(1)模仿事物的基本外形特征;(2)模仿事物的典型动作和神态;(3)表达事物的用途或功能;(4)直观模拟动作行为;(5)指代现场的事物。本文通过比较离群聋儿自创手势与中国手语后得出:聋儿具有发展手语的先天的生物学基础,具有获得手语的潜能,离群聋儿的自创手势是对生活经验的符号化,但他们的自创手势有局限性,抽象程度不高,是一种前手语(Pre-Sign language),中国手语的构成不完全是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几年的手语教学经验,对现今使用的《中国手语》中收入的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手势语词的动作加以改革和改进,使之更准确地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上海自然手语为语料,根据当代手语音系学理论,对上海手语的音系结构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上海手语的“手势”首先是音系结构中的音节单位,大多数也是最小语义单位,并能独立运用,即上海手语的单词以单音节单语素为主体.但上海手语也有单音节双语素或双音节单语素结构.文章认为手势的运动和位置是上海手语中的两种基本音段,运动是音节的音核;位置在其前后不与运动相邻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音核.音核是手语中承载手形变化、方向变化和次要运动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手语名字是聋人为区分某一个体而给其拟定的视觉名称符号:手势汉语名字是将汉语名字手势符号化,借用手势表现的汉语名字,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两者在起名理据、造词策略和使用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Scott K Liddell的《美国手语的语法、手势和意义》一文,条析了手语的语法现象,澄清了世人的迷乱和偏见之说;意味着在深层次上提升了手语的语言学地位,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方空间。  相似文献   

8.
谈手语的语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Scott K Liddell的《美国手语的语法、手势和意义》一文,条析了手语的语法现象,澄清了世人的迷乱和偏见之说;意味着在深层次上提升了手语的语言学地位,也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一方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手语地名是中国聋人用手语表示某一个地理实体或行政区域等名称的方式,是一种视觉语言符号.本研究在收集中国手语地名,调查各地手语地名的基础上,对中国手语地名进行理据分析归类,并对中国手语地名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凤侠 《山东教育》2014,(10):20-20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老师都知道,用中国手语表示“不对”“不好”“坏”等意思时,都要用到小手指。因此,当学生做错了题目或违反了纪律时,大多数老师可能和我一样习惯使用这个手势来提示他们犯了错误,却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感受。有一次,我就因使用这个手势而遭遇了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