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研究艺术体操运动员焦虑水平对比赛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认为 ,运动员焦虑水平对比赛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低认知焦虑和高位状态自信心有助于比赛稳定性提高 ;运动员参加不同层次比赛 ,焦虑水平有显著差异 ;运动员自信心较认知焦虑和躯体焦虑对比赛有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如何能够很好的预测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现今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训练型的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乃至世界从事竞技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的分类。训练型运动员不能有效地适应情境,永远发挥不出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失败告终。比赛型运动员能有效地适应情境,以至稳定甚至超常的发挥训练水平,每次比赛都是以胜利而结束。怎样界定训练型运动员和比赛型运动员?怎样引导运动员由训练型转化为比赛型?则是本文要论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考察大学生运动员完美主义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186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结果发现,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知觉父母压力和知觉教练压力与自尊和训练比赛满意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起到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反复思考和关注错误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自尊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和知觉教练压力对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满意感起到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运动员的完美主义在自尊的基础上对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做出了新的贡献,可靠地解释了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另5.6%.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训练,指的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心理教育过程。在武术比赛特别是在同一组别的比赛中,由于各队学生运动员之间的各项身体和技术因素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比赛前对学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就成为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中小学武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时具有学生和运  相似文献   

5.
李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0):99-100,106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并通过观察访谈和笔者自身经历对啦啦队运动员在比赛心理因素中的情绪表现进行探究,分析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情绪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地控制训练方法来调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良的情绪。对指导啦啦队的训练比赛以及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速度滑冰大全能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的消除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速度滑冰大全能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和疲劳的恢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速滑大全能比赛的特点及其运动员比赛中机体能量供应的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分析大全能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和机理,探讨速度滑冰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产生的部位和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教育学恢复方法、医学生物学恢复方法和心理性恢复等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消除和恢复运动员比赛期间疲劳,为速度滑冰训练、比赛中运动员的疲劳消除和恢复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宗喜  黄超 《体育世界》2013,(4):98-99,97
随着击剑技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比赛规则的不断完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也慢慢缩小,而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对比赛的影响日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比赛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所以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特征,并能加以心理调控对运动员最佳心理的状态及优异成绩的取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剑比赛的特点是刺中身体的任何部位均有效,一方面运动员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进攻对方,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对方的反击,因此,重剑比赛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相似文献   

8.
刘学奎 《冰雪运动》2007,29(6):69-71
分析冰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运动焦虑对运动员比赛行为的影响。认为提高冰球运动员文化素质,改善运动员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适宜的赛前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调节抱负水平,比赛时教练员鼓励的语言,领导积极的唤醒方式,是调控运动员比赛焦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运用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成败自我归因与教练员归因特点进行研究,并比较了两者成败归因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成功后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努力、身心状态、他人帮助和能力;比赛失败后觉察到的主要原因是身心状态、任务难度、能力和努力.运动员对比赛的归因与教练员对比赛的归因并不完全一致,对于比赛成功的归因,在他人帮助、身心状态和能力上教练员显著性的高于运动员;对于比赛失败的归因,在任务难度上教练员也显著性的高于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戚雅茜  仰红慧  宋闪 《体育科研》2015,(4):84-86-91
通过对第十二届全运会100 m蝶泳比赛进行技战术分析,介绍比赛技术解析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特别是研究运动员比赛战术方面的应用。通过技术录像解析法对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蝶泳100 m决赛第二组的运动员进行比赛视频的拍摄和解析,结合近几年游泳比赛男子蝶泳比赛成绩和排名情况,对男子100 m蝶泳半决赛中运动员的出发、转身、途中游、冲刺等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分析结果为教练和运动员选择最佳的比赛战术提供科学依据,这将让运动员在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对对手在决赛中的表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预判,为教练和运动员采用更合理的比赛战术提供了积极的帮助,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对对手的把握更准确,为其提供了心理的准备。运动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实力和弱点,扬长避短,不仅从心理上,还能从合理分配体力上为赢得对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