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了,对于我这个汉语言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咬文嚼字"似乎成了我的"职业病",而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看到有的老师在文字的使用及读写中有不太注意的地方,往往还是一些常见字而非冷僻字.我想:为人师者,尚不能示之以正确,学生如何正确用之?也许有的老师会说:我知道应该怎么读,不过习惯了这种不准确的读法.那我这只能算提个醒儿:不要让我们的不经意,而使孩子们错一辈子!  相似文献   

2.
某小学一位班主任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希望做的是什么",没想到一位同学说的是:"老师,我最想犯错误."这句话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笑,却引起了这位班主任的深思:为什么这个孩子想犯错误呢?难道他是非不分?还是心理上有毛病?这位平时不显眼的学生,怎么竟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愿望呢?此时,这位班主任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制止了大家的哄笑,随即把话题转向其他方面.为了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位班主任抽空找他谈心.起初他怎么也不肯说,经过老师的耐心启发和诱导,才吐露真言.他说,想犯错误为的是让老师狠狠地批评一顿,并由此引发班主任的关注,使班上做什么事都有他的份.这一貌似"扭曲"的愿望,给班主任工作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3.
暑假里跟一位朋友闲聊,闲谈间朋友禁不住发起了牢骚。"现如今,什么都变化快,你们老师给孩子布置暑假作业也与时俱进,变得五花八门。"朋友说,"这两天真让孩子搞败了,天天缠着我给他搞什么‘奥运剪报’,搜集奥运场馆照片,研究什么奥运场馆的高科技,还得整理什么研究报告。你说,看看奥运也就罢了,怎么还得搞得这么麻烦!"  相似文献   

4.
学完《泉水》(人教版)一课,我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把自己学会的字写在黑板上,展示给同学们看.郭敏第一个冲上讲台,她一连写了"泉"、"杜"、"股"几个字,在写"结"字时,只写了"纟",却怎么也写不出另一半来,急得汗都渗出来了.下面的同学把小手举得老高:"我写!""我写!"是请一个学生来帮她写呢?还是我提示她一下呢?我举棋不定,我怕这样做会伤了她的自尊心,打击她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感冒大作战     
第一章高温中"喀喀喀——"咦?今天早晨我这是怎么了?蒙眬中吃力地睁开眼睛,难道我到时空飞船上去了?怎么天旋地转的,还是地球忽然之间失去了引力?我缓缓地伸出手摸了摸额头,呀!烫得可以烤地瓜了。  相似文献   

6.
馨灵 《当代学生》2011,(7):24-25
馨灵:进入中专之后,我发现周围的女生都有很大的变化,很多人都开始化妆、烫发、染发,也穿上了高跟鞋,涂了很多颜色的指甲油。可是我依然还是像以前一样,没什么改变。有几个关系好的女生也让我改变一下自己,说我怎么怎么"OUT"了,怎么怎么"老土"了,可是我有些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随波逐流",还是"独树一帜",好矛盾啊!我该怎么办呢?——阿Q  相似文献   

7.
要是让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想狠狠揍我一顿,然后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这不是你说的吗?这次怎么又要变卦?"大家听我解释,不是什么都要改变,我指的是--错误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这学期,我结识了"可恶"的小数点。也许你会问:"它怎么让你感到可恶了",唉,别提了,它可把我害惨了!因为我做题时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说:"哎,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就不能多想几种方法,让你们能够理解呢!"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啊,天哪,这道题我讲了不下于三遍了,怎么还是错那么多呀!"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做哪些变革和调整?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打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只有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换新教室了!"同学们兴奋不已。刚走进教室,那整齐的桌椅、洁白的墙壁立刻映入眼帘,正如我所料,新教室真的焕然一新。今天的作文主题竟是这些桌椅,真让我们大吃一惊。桌椅都是旧的呀?有的同学开口了:"要写童话还是做桌椅游戏?"哎,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搬桌椅会怎么搬?"我暗暗想:难道让我们去搬桌椅?真不知道老师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又问道:"假如你们是搬家公司的准备怎么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四册《失街亭》中,罗贯中没有像其他章回那样神化诸葛亮,而是把他写成有血有肉的人,尤其是“挥泪斩马谡”的情节,展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篇文章描写了马谡的三次“笑”、诸葛亮的三次“哭”。马谡的三笑,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第一笑,是在马谡察到街亭的地形之后;这是轻敌者的笑,表现了马谡的盲目自信。第二次大笑,是在马谡听了王平的忠谏之后;这是讽刺者的笑,表现了马谡的刚愎自用。第三次大笑,是在司马懿窥山之后;马谡身处绝境,尚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这是一次愚蠢的笑,笑得可悲。马谡终因三笑而失街亭。…  相似文献   

13.
合作与智慧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过河拆桥"这四个字时,我不禁浮想联翩:是把一节节木板架在桌子上,让我们边走边拆?还是让我们讲三国里的"过河拆桥"?当我听了老师的说明后,那些堪称"胡思乱想"的想法"嗖"的一下飞出了我的脑袋。原来是用海绵垫做桥,用垫子不停地往前搭桥,谁先到终点谁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条河、这座桥真是太独特了。老师说:"参赛要有两个人,用垫子不停地搭桥,  相似文献   

14.
姜素芳 《考试周刊》2013,(44):108-108
<正>我已从事俄语基础教学工作五年,在这五年中,我常常听到学生说:俄语好难学啊,怎么我那么努力还是学不好?俄语真的那么难学吗?真的怎么努力都学不好吗?记得刚上大学时,作为俄语专业的学生,我们常会听到学长学姐说这样一句话:"学俄语是哭着进去,笑着出来。"这句话中的哭和笑该作何解释?其实很简单,它的意思就是学俄语入门较难,入门基础打好以后就会发现,其实俄语也就那么一回事,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学难懂。那么如何让学生克服惧怕心理,打好俄语基础,让"哭"的时间不要太长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这好像说的是一句俏皮话.不像校长了,怎么校长就当好了呢?校长当得好,应当是越当越像了,怎么反而不像了呢? 实际上,这句话显然是在一定条件下讲的.这是十余年前安徽大学的韦穗副校长问我是"怎样当好校长"时我所作的一个回答,她对这个同答自然也疑雾重重,要我作进一步的解释.在此,我把我当时解释的大意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17.
育"牛"如子     
"顾老师,笨牛分到你班了,想争全优没门了,等瞧好戏吧. "笨牛"的名字叫牛亮亮,因为学习成绩特差,人送绰号"笨牛",哪个班主任接纳的前提条件都是不算学生数.我心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了帮助牛亮亮克服自卑感,提高学习兴趣,开学第一天上课,我在班级宣布:"从今天起,牛亮亮同学和大家一样是我们班的一分子."我自以为"开明"的作法在牛亮亮身上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为此,我只得牺牲许多休息时间,帮助这孩子补差,但是他并不领情.放学后,我提出要他留下来补习功课,开始他勉强答应,时间长了就左右推托,以致不辞而别.再后来我让同学看着他,他还是借故溜了,作业根本不做.最可气的是年级考核,他考了个年级倒数第一.我开始后悔要了这个后进生,觉得这孩子不可救药.冷静下来又一想:"会不会是我的方法有问题?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该怎么教?"  相似文献   

18.
陈尘  孙伟 《小学生》2013,(Z1):72-73
没有水的日子会是怎样的呢?人们会是正常作息,还是会迎来世界末日?我渐渐进入了想象的世界……停水第一天"咦,水怎么停了?""这水已经停过好几次了,你们怎么搞的?""这水要什么时候才能来啊?""怎么偏偏这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的重量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怎么称得上"沉重"呢?想必这个"沉重"必有玄妙.那么,又是谁让这乒乓球变得沉重起来的呢?进入我们的作文游乐场,一切你就都会明白啦.……  相似文献   

20.
还未到教室,便听见教室里像沸腾了的水。我疑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见到老师顿时安静下来。"你们继续聊呀,让老师也听听!"这一说不打紧,反而让孩子们坐得更端正。我犯起了嘀咕:明明让他们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怎么反而没有动静了呢?还真以为我"损"他们哪!连续说了几次,孩子们还是一言不发。我预感"有戏",这与平时的状态太不一样了。"张忻,你们都在说些啥,让老师也分享分享。"我只好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