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合成过碳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尿素与过氧化氢摩尔比为0.78,复合催化剂0.5g,反应时间24h)下,过碳酰胺的收率为63.83%,活性氧含量为16.68%。IR光谱测试表明,样品为目标产物,DTA测试结果表明过碳酰胺的热分解温度高于150℃,超过文献报道的75℃。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液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液态发酵选用甘油、乳糖以及木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麦芽糖;用酵母膏、干酪素、胰蛋白胨和黄豆汁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麸皮进行发酵产酶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并在此基础上变换不同的碳、氮源浓度,筛选出最佳的碳、氮比。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发酵最佳条件为,甘油10%,酵母膏2%,明胶0.5%,NaCl 0.5%,KH2PO4 0.1%,K2HPO4 0.4%,MgSO4 0.0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1081.22IU/mL。与此前报道结果800.50IU/mL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酰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原料,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研究了合成高分子量产物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0.28%,单体浓度为48%,乳化剂用量为16.8%,油水质量比为1:1.2,反应温度为20℃时,所得的产物分子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猪油制备烷醇酰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旌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2):127-131
以猪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乙醇胺合成烷醇酰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真空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配方和反应条件:n(甲酯):n(二乙醇胺)=1:1.6,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2.0h,真空度0.07MPa,催化剂用量0.6%(基于脂肪酸甲酯的质量),烷醇酰胺的收率达95.45%.通过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界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界面活性,为猪油的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5.
在超声波辐射下,以2氨基5硝基噻唑、水杨酰氯为反应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合成制得2(5硝基2噻唑基)水杨酰胺。并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50℃、超声波功率为100 W、反应时间为0.5 h,收率可达90.2%。  相似文献   

6.
本文于低温水浴中测定了 0℃和 10℃下CO(NH2 ) 2 -H2 O2 -H2 O三元体系的相互溶解度数据 ,绘制出了CO(NH2 ) 2 -H2 O2 -H2 O三元体系多温相图。根据此多温相图 ,详细讨论了过碳酰胺产品的生产方法 ,研究了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和过氧化氢利用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尿素与 30 %双氧水的质量比为0 6 2时产品收率和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均较大 ;(2 )随着温度的降低 ,产品收率和过氧化氢的利用率增加。与过碳酸钠相比 ,过碳酰胺的活性氧含量高 (为 17% ,质量分数 )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过碳酸钠高出数倍 ,其水溶液的 pH值比过…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HMB-1005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分析摇瓶发酵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MB-1005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蔗糖1%、玉米粉2%、CaCl2·2H2O0.02%和NaH2PO4·2H2O0.2%、pH值为7.0、温度为30℃、转速为200r/min、接种量10%、种龄24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拮抗菌出芽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8.
花粉运动休闲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蛋白质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对花粉的发酵破壁提取和酶法破壁提取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当花粉加2.5倍水过胶体磨细化后,采用酶法提取工艺,在温度为45℃,pH为4.6的条件下,酶解30h,然后在60℃下浸泡10h,蛋白质提取率最高,效果最好.通过对花粉运动休闲饮料的调配试验,当花粉母液为20%、氯化钠为2%、蛋白糖为0.04%、柠檬酸为0.1%时,饮料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蛋白质提取率为主要指标,对花粉的发酵破壁提取和酶法破壁提取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当花粉加2.5倍水过胶体磨细化后,采用酶法提取工艺,在温度为45℃,pH为4.6的条件下,酶解30h,然后在60℃下浸泡10h,蛋白质提取率最高,效果最好.通过对花粉运动休闲饮料的调配试验,当花粉母液为20%、氯化钠为2%、蛋白糖为0.04%、柠檬酸为0.1%时,饮料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nosum)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虎掌菌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是2.5%可溶性淀粉,0.25%的牛肉膏,摇瓶转速12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0%(V/V),最佳发酵时间是6d.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SLTH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催化生活污油制备生物柴油,制备的生物柴油与二乙醇胺反应合成烷醇酰胺,最佳的合成条件是胺酯比为1.6: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 h、催化剂的量是0.8%和真空度为0.08MPa,在此条件下,烷醇酰胺的产率为95.2%.通过对合成的烷醇酰胺的性能测定,合成的烷醇酰胺具有较好的表面...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鲱鱼软包装罐头的加工技术,研究了鲱鱼调味配方、干燥工艺、油炸条件和杀菌条件,并确定出最佳生产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鲱鱼调味汁的最佳配方为精盐0.3%,味精1.5%,陈皮0.3%,八角0.25%,桂皮0.3%,甘草0.3%,椒粉0.8%。用陈醋将鱼肉pH调节为4.23后,放置于6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脱水8h,再于145℃的油锅中油炸60s。沥干油,于紫外灯下灭菌30min,抽真空封口,100℃水中杀菌30min后可达到商业无菌并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膜法分离大豆蛋白中试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超滤膜法分离大豆蛋白的中试工艺和膜污染的清洗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超滤膜浓缩分离大豆蛋白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0,超滤温度50℃,超滤pH6-7,超滤压力0.4-0.5MPa,截留液固形物终点浓度应控制在14%(质量分数)以内。超滤膜污染的清洗优化工艺条件为:纯水清洗10min后,用pH8.0的0.1g/L alcalase碱性内切酶清洗30min,再用0.3mol/L NaOH清洗30min,最后用纯水清洗至pH中性,清洗温度50℃.压力0.3MPa。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报道了以硫酸氢钠作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研究结果,确定了酯化优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为5.5:1,柠檬酸用量为21.0g的情况下,催化剂用量为1g,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16-126℃为最佳反应条件,收率达95.5%.  相似文献   

15.
以筛选出的生物环保材料 PHA 高产菌株 SJ-9为初始菌株,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丁酸钠、碳氮比例、pH、温度、转速、装液量、误差7种因素,利用L18(37)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条件优化,经实验得出适宜的发酵条件组合为:丁酸钠为2 g/L,碳氮比例为40,pH为7.5,温度为26℃,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200 mL/L.此条件下,PHA产量为3.31 g/L.相对其未优化条件产量提高46.5%.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微波辐射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放大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肉桂酸0.1mol,酸醇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35%,微波功率400W,微波时间20min,微波温度120℃,在此条件下产率达98.04%。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弧炉炼钢过程的高度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基于BP算法,建立了增量神经网络电弧炉冶炼终点的预报模型。以废钢、铁水、铁矿石、通电时间、吨钢氧耗和电耗相对于参考炉均值的增量为输入节点,对冶炼钢水终点温度和碳、磷的含量进行预报。研究表明,当钢水终点温度和碳、磷含量的控制精度分别在±10℃、±0.03%和±0.04%时,预报值命中率分别为93%、95.2%和86.3%。  相似文献   

18.
蕨菜保鲜贮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菜为原料,研究安全性好、成本较低、保鲜效果好的蕨菜保鲜方法.保存液配方为维生素C0.10%,氯化钙0.30%,山梨酸钾0.05%,食盐1.00%,100℃灭菌3min.用此方法保鲜蕨莱安全性完全符合国家规定,在30℃下至少能保鲜3个月,在室温条件下保存一年也尚未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环已烷为溶剂和带水剂,有机锡为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缩乙二醇。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为:n(乙二醇):n(环己酮)=1:1.2,催化剂用量为2.0%(以环己酮和乙二醇总质量计),反应回流时间1.5h,反应温度80℃,其收率达85.43%.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响应面分析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3.5h,料液比1:25(g/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桦褐孔菌提取物多糖得率达到1.97%.桦褐孔菌粗多糖对正常小鼠和环磷酰胺致低免疫力小鼠碳粒廓清、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表明:桦褐孔菌粗多糖可显著提高正常和低免小鼠碳粒廓清功能和淋巴细胞增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